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创新消费场景 激活“春日经济”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朱浙萍 时间:2025-04-09

清明假期,各地“春日经济”滚烫热辣。据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的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人们高涨的出游热情,勾勒出一幅“春日经济”的活力图景。
  在浙江,15 条春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诗画浙江”花事胜景;在四川,直升机带领游客“云端瞰花”,解锁赏花新玩法;北京多家老字号企业以春菜为主题密集上新,破圈激活“咬春经济”……各地特色文旅不断出圈,让假日经济热力十足、成色十足。
  今年以来,各地“赏花经济”“春日经济”持续升温。透过清明小长假,我们看到在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文旅市场正涌现出更多元的消费新“燃点”。
  比如,今年清明,“堵山”替代“堵车”成为热门话题,多个山岳类景区不得不发布限流提示。山上人满为患,村子里也挤满游客。某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境内“村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年轻人为了邂逅乡村音乐会进行“特种兵式”奔赴,中老年人乘坐“银发专列”开启诗与远方的暖心之旅……一幅幅“上青山、下花海、赏春光”的出游画卷,映照出人们文旅消费的多元精彩。
  “春日经济”热辣滚烫的背后,是消费活力的充分彰显,更是消费场景创新的主动探索。以浙江为例,此次清明假期,各地结合踏青赏花、节气文化体验等,精心策划“赏花+”“民俗+”等文旅活动。乌镇通过蚕花庙会叠加话剧体验,吸引众多年轻人打卡;温州雁荡山景区运用 AI、VR 技术推出“机器人+剧本”,解锁传统景区新玩法;天台赭溪老街青年华服日,让衣冠风雅与流水年华撞个满怀……一系列体验感拉满的“春日仪式”,将传统习俗与现代创意精巧融合,为“春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小长假撬动大消费。“春日经济”郁郁葱葱,文旅消费红红火火,既让我们看到了国内超大规模文旅市场的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也为各地进一步繁荣假日经济提供了启示。今年以来,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各种跨界玩法提升了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不仅拉动了文旅、餐饮等传统消费,也催生了低空飞行、文创手作等新兴业态,让“泼天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增量。
  提振消费关键在于优化供给。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要让“假日经济”进一步焕发生机,就要坚持在增加消费供给的多样性上下功夫。抓住文旅消费新“燃点”,因地制宜挖掘新亮点,以文化赋能彰显各地特色,以创新体验盘活存量资源,不断通过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春日经济”必将更加春意盎然、蒸蒸日上。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朱浙萍

编辑:晓佳

上一篇:执“笔”共绘乡村振兴锦秀新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