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评《张富清传》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炳银 时间:2020-06-17


  老英雄张富清
  佩戴共和国勋章的老英雄张富清
  张富清荣获的“人民功臣”奖章(左)和纪念章
  张富清立功获得的报功书
  1953年朱德亲批的立功证书


  从2019年初夏开始,每每打开电视,都能与张富清相遇。一位慈祥的老人,一番诚挚的话语,一颗高洁的心灵,无不令人感怀,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当我从新闻报道中不断学习张富清事迹的时候,收到了作家钟法权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张富清传》。读完全篇,顿觉耳目一新,手掩长卷,不禁感慨万千,忍不住拿起笔来,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金子深埋于大地,总会有面世之时。张富清深藏功名60余载,如今广为人知。这是金子的本质,是张富清人格贵重的地方。对这样的英雄,我们应该给予时代的礼遇与人民的敬重,并使英雄的事迹不被岁月尘封。正是基于对英雄的崇敬之心与感动之情,作家钟法权适时地出现在了英雄的面前。于是,我的桌案上就有了这部颇为厚重的英雄传记。 
  作家亲赴来凤,到英雄曾经奋斗的山区,回访英雄在陕西的洋县老家,在直接接触和现场采访中追寻、还原英雄一步步走过的人生岁月。少年时的不幸凄凉,在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因为行动目标明确而无私无畏的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贪图名利、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朴实作风,等等,都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许多生动感人的画面。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富清对于那些为人民和国家牺牲了的战友的真情缅怀,以及他时时以战友的牺牲精神来规范自己一言一行的个人品质。他不居功、不贪功,将自己的军功章深藏不露,连儿女都不肯告之实情,一般人谁能做到呢?张富清犹如沉默的大山,壁立千仞,不言自伟;犹如无垠的大地,载育万物,包容丰厚。对老英雄张富清看似平淡却隐藏着人生真谛的事迹的忠实记录,恰是这部作品价值的硬核所在!这种启迪,是寻常文字难以企及的。 
  《张富清传》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崭新的阅读视角和体验,大体上可以归结出以下几个鲜明的文学艺术特色。 
  第一,《张富清传》用质朴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自身的创作高度,又以思想的厚度完成了张富清这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的艺术塑造。综观全书,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贯穿于作品始终,使读者在阅读中很自然地感悟到张富清之所以60余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是因为其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正来自为人民服务的朴素思想。张富清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在他看来理所当然,但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却弥足珍贵。这正是张富清一生奋斗奉献、初心不变的源头活水,也是本书的精神旨归。不仅如此,作者的思考不满足、不局限于徘徊在老英雄隐藏功名的表层,而是对老英雄有功不居、有功不享、有功不傲的胸怀气度进行了深度聚焦与挖掘,对老英雄心系人民、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再立新功的豪情壮志进行了满怀深情的讴歌与赞颂。 
  第二,《张富清传》以多元化的文学手法对生命个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清晰客观地还原了人物的血肉之躯与军人本色,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作者抛弃了模式化、概念化的英雄人物传记套路,向读者呈现的是情感饱满、内容扎实的文学传记作品。这本书从故事切入,又借助故事展开,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精彩的故事与生动的细节骨肉相连,骨感与肉感相互依存,浑然一体。这样的叙事,就如一座山离不开石头和土一样,土是山的肉,石头则是山的骨。没有石头的山是无法矗立的,而只有石头没有土的山则是缺乏生命力的。《张富清传》从头至尾都在讲述故事,一个个故事被巧妙地衔接起来,情节流动就像汩汩的酉水河贯穿来凤县域,两岸尽是无边风景;作品中绵密的细节描写,如“找水”“风暴”“一双草鞋”“连心路”“重新站起来”等等,像酉水河绽放出的朵朵浪花,斑斓多姿、异彩纷呈,让人过目不忘。 
  第三,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画面,无数的画面使《张富清传》既好看,又耐看。可以说,这是《张富清传》的又一个亮色。《张富清传》少有铺陈、少有渲染、少见解释,只有素描般的用笔。从头至尾,作者像旁观者一样,不议论,不评价,只是充当了一台摄像机的角色。无论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是大漠戈壁的征程;无论是深藏功名向深山,还是初心永恒担道义;无论是置身贫困的农家,还是迎接黎明的曙光;无论是困局坚守永向前,还是为民修路攀绝壁;无论是病痛的折磨,还是大爱与亲情;无论是最后一站,还是本色一生;无论是山水的壮美,还是大自然的清香……一幕幕拉近的镜头都好比让读者置身4D影院一般,能够触摸到生活的温度与质感。作品传递给读者的,是直观的情节、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情节,读者从中亲耳聆听人物原声,直接追逐他的人生轨迹,感受他的初心跃动。这样的创作手法,让阅读有了现场感和亲历感,人物因此而看得见、摸得着,读者也因此有感觉、有温暖,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好感和亲近感。 
  截至2019年冬,老英雄张富清已95岁高龄,如果把他生命的长度用文学的长度来丈量,写95万字也未尝不可。但作者采取的是淘金术,在主人公长达95年的人生长河中,沿着时间的脉络,以26个节点为闪光点,然后把这些闪光点像珍珠一样穿起来,使英雄的一生有声有色,光彩夺目。作者又像养花的高手,十分注重打顶,以防长出过长的枝条,以防过于散乱,以保持完美的造型。同时作者也像养花那样注重疏剪,以防枝条过于密集。“打顶和疏剪”使这部传记作品保持了干净与疏朗之美。贝茨在形容海明威的作品时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作者对这样的写法显然心领神会,不该写的绝不多写一笔,做到简洁明快,带给读者流畅舒适的阅读享受。 
  《张富清传》就像一台挖掘机,挖出来的尽是富矿。活生生的素材为张富清身上所独有,被作者独具慧眼、不辞辛苦地深挖了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在平凡中更见伟大。张富清的军旅生涯只有6年时间,战斗历程也只有3年,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则度过了30多年时光。如果《张富清传》仅仅写一个老英雄深藏功名的故事,那就太过肤浅、流于平庸了。作者别出心裁,以他深藏功名为原点,左右开弓,向面上拓展,向深处和高处延伸。张富清在战场上不怕死,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转业分配时,主动要求到偏远贫困的山区来凤去建功立业;在基层工作时他又从县城一路“逆行”到乡镇,无怨无悔。对张富清来说,“苦”就像一个淬砺不熄的熔炉,炼就了他一身铮铮铁骨。他小时候家贫如洗,是受饥寒的苦;给地主当长工,是受剥削的苦;在乡公所当苦力,是受压迫的苦;被拉壮丁到国民党部队里,是受欺凌的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是心甘情愿受打仗行军的苦;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义无反顾地埋头苦干;截肢后,忍受的又是疾患之苦。可以这样说,他一辈子都在吃苦,真是把苦吃够了。在《张富清传》里,我们借助作者的文字,领略到张富清的一生,经受了那么多“苦”,才臻于人生的精神完满,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张富清在“苦”中证明了自己是真金,作者亦在“苦”中发现了真金。这是人生的宝藏,也是人生的真谛。 
  张富清95年的人生,正好亲历并见证了民族独立、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展示他的一生,既要有群山连绵,还要有高峰迭起。对于浴血沙场的情景,《张富清传》没有“记流水账”般平铺直叙,而是浪潮式层层推进,使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那些战斗场面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节的“血战永丰”,那是张富清战斗生涯中永世不忘、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第二次是在第五节“激战壶梯山”,那是张富清勇当突击队员的英雄序幕;第三次是在第十七节“连心路”,传达出的是英雄的血性不只显现在战场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第四次是在第二十六节“初心永恒”,可谓此书的“压舱石”,借助张富清回忆杨家凹战斗的攻坚场景,既收束性地追忆过去的烽火岁月,又凸显并升华老英雄永远向前的意志。老英雄浴血疆场、勇炸碉堡、获得功勋的战斗故事,自然而然成为《张富清传》的高峰,并借助这个高峰,完成了对英雄的历史雕塑。当然,高峰离不开群山铺垫,像“进疆出疆”“到来凤去”“驻村”“本色”等的层见叠出,使高峰更显巍峨,使老英雄的人生更见绚丽。 
  假如有人问我《张富清传》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将如此回答:这是一部围绕英雄人物史话展开的书,它给人以榜样的力量,使人深感英雄就在身边,并非遥不可及;这是一部探寻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书,让读者切身体会到时代楷模不同寻常的人生况味;这是一部凝结英雄人物闪光点的书,点亮的是人生信仰的灯塔;这是一部还原英雄人物血肉之躯的书,给人以全身心的洗礼,树立的是精神的坐标。 
  我深深地感到,钟法权对报告文学有一种虔诚的热爱与旺盛的创作冲动。据我所知,他至今已出版的《那一年,这一生》《陈独秀江津晩歌》《雪莲花开》等都是厚重之作,都倾注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心血,其艺术性与思想性都高度融合,让人对他不能不刮目相看。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如果说创作也有高峰,那么即将出版的这部《张富清传》应该说是钟法权个人创作上的又一个高峰。如果说时代塑造了共和国英雄张富清,那么《张富清传》则以文字为载体塑造了另一个张富清,一个注定将载入史册,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的丰碑人物。在当下的语境里,把报告文学写得如此厚重饱满、如此打动人心、如此富于精神皈依感的作品并不多见。基于是,我要向作者钟法权既表示祝贺,又表示感谢!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这一次,你又成功了! 
  (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