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深挖红色资源 全力打造红色精品纪念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花明方 刘青 时间:2017-05-15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兼书记霍学进.JPG

霍学进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兼书记,长期从事文博工作。曾任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2014年2月至今担任八办纪念馆书记、馆长,出版过《西安钟鼓楼》《永远的丰碑全国八路军办事处抗战纪事》等书籍。

我是小八路2.jpg

我是小八路.JPG

在西安北新街中段东侧,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平房建筑群,一排连墙式的宅院共有十个,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七贤庄。这一带,原是清代满族居民区,辛亥革命时期毁为废墟。1934年,陕西省银行购买地皮修建。著名报人成柏仁借“竹林七贤”之名,题名为七贤庄。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先后设立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抗战结束后办事处撤回延安。1959年纪念馆建成,2006年免费开放。

作为我省红色旅游免费开放的第一家纪念馆,有关其保护情况和未来规划,我们本期邀请馆长霍学进先生予以阐述。

西安“八办”成立最早、影响最大

文化艺术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建于1959年,迄今已有58年了。请您给读者介绍一下“八办”的历史。

霍学进: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一号院,就是当年“八办”最初的办公地点。现有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由叶剑英在1979年9月10日题写。

众所周知,“八办”是延安的南大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因为缺乏医疗器械和药品,当时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1936年春夏之交,刘鼎来到竣工不久正待出租的七贤庄。这里交通便利,特别是利于物资的输送,当时就用200块银元作为押金租下了一号院,后来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机构的扩大,最多时有300多个工作人员,又相继租下了三、四、七号院,这些现在都是作为革命旧址加以保护和展示。

当时成立秘密交通站的时候,我们挂的是德国牙科博士冯海伯诊所的牌子做掩护,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因为是在国统区开展工作,所以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1937年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秘密交通站”改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叶剑英在这里主持工作,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团结联络工作,促进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文化艺术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设在西安的公开办事机构。作为当时陕甘宁边区沟通全国乃至世界的“枢纽”及“桥梁”,“八办”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霍学进: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对于“八办”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的作用我认为是巨大的,它是通往延安的桥梁。在1936年到1946年的十年间,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林伯渠、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七贤庄工作生活过,他们在这里主要协调各方关系、稳定西安事变后的形势。从秘密交通站到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再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当时全国18座“八办”之中,西安“八办”是成立最早、坚持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

“八办”利用其特运动的发展,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为八路军领取、采买、转运物资,组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项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向延安输送了将近两万名进步青年学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创建爱国教育基地,学生来当“小八路”

文化艺术报:去年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时,强调“要深入挖掘提炼‘八办’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党性修养”,您如何理解“八办精神”?

霍学进:“八办”精神的提炼是我们今年的工作方向。其实近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做相关方面的工作,因为“八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资源。全国各地有很多好的纪念馆,比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提炼了“延安精神”,重庆红岩提炼了“红岩精神”。所以我们也应该有“八办精神”。

到底什么是“八办”精神?我认为“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非一朝一夕,要深入研究,调整方向。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要将红色历史宣传好,展示好,深挖红色资源,深入研究“八办”精神,因为所有的结论都要有大量的史料支撑。同时,我们在馆内研究人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开放式办馆,不能闭门造车,动员社会力量,吸引大专院校、党校、社科院等等,来与我们一起完成这个大课题。我们已经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让更多的人提意见,让更多人认可,最后形成一个真正能反映“八办”实际面貌的“八办精神”。

文化艺术报:我们注意到,“八办”近年来经常与高校合作,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誉为“昔日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您是否能谈一下这其中的想法和做法?

霍学进:我认为保护革命文物最主要的,是传承它的精神,挖掘它的文化和内涵。在这其中青少年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有的教育,归根到底其实就是青少年教育。习总书记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所以青少年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空军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等40多所大专院校都形成了共建关系。我们的关系不仅仅只是像以前挂一个牌子举办一个仪式就结束了,我们都是长期的合作关系。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加强革命教育,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所以,西安“八办”根据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寻找切入点,在科学整合的基础上,要把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一些。

首先,是创造良好环境,让青少年参与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及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其次是讲解方法的改变,我们让学生自己担任讲解员,他们在向观众讲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良好的素质锻炼。同时,我们还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我们建设了青少年活动基地,还有一直坚持举办的“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活动”。我们让学生走进纪念馆,走进第二课堂,体验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体验当年老八路那种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历史文化,让他们亲身来体验,进行队列操练、站岗放哨、医护包扎等,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听革命历史,看革命影片,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未来将建立西安红色纪念馆联盟

文化艺术报:“八办”纪念馆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这些建筑年久失修逐渐老化。如何保护?

霍学进:作为旧址“一、三、四、七”号院来讲,如果要进行保护维修的话,必须要经过一套非常严格的手续。首先,要请专业的文保单位进行缜密的设计方案,其次就是按照程序上报审批。

保护维修,必须按照“原工艺”、“原材料”来进行,不能随意采取新型的材料等科技手段进行擅自修改和保护。保护分为两点,一个是对物质的保护,另一个就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这里指的就是工艺和技法。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文物保护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我们国家的文物建筑多数属于土木建筑,而国外是以石材为主,所以在保护和修复上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我们现在的油漆门,都是按照“原工艺”、“原材料”来完成保护的,从打腻子、上油漆都是严格的过程,打腻子都是根据过去的手法,用猪血调配制作完成,所以这是一个很严格也很复杂的过程。

文化艺术报:近年来,红色旅游带火了一批革命老区。去年底出台的《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有关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为“八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八办”纪念馆准备怎样来抓住这个机遇?

霍学进:“八办”纪念馆作为西安地区重要的革命红色文化纪念地,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我们馆要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以王永康书记来我馆参观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争做新时期的“店小二”,将纪念馆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强,为西安市注入强大的文化元素。

为此,我们准备盘活馆藏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适当调配展厅文物展出的时间,让更多文物从库房中走出来,真正实现让“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还要充分发挥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引领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通过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拥有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获得感”,使博物馆走向社会、走近民众。将“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升,节目丰富、深入人心,成为活跃在大专院校的“移动的博物馆”,形成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的新品牌。同时要将“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活动”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馆的经典品牌,我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互联网+智慧博物馆”工作,争取早日与市民见面。

为进一步树立好西安红色文化之城形象,我们馆还将结合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工作,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遗址群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广大市民。同时,作为全国“八办”领头羊,我们将集思广益、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西安红色纪念馆联盟”,使西安辖区内的红色纪念馆更好地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提高西安市红色文化教育的辐射力。

文化艺术报记者 花明方 刘青


编辑:admin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