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陕西凤县:绿水青山践初心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2-04
原标题:绿水青山践初心——凤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在全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大背景下,发源于凤县秦岭西部主梁的嘉陵江却自东向西流淌,穿过凤县,流进甘肃省两当县,正如1932年那支参与“两当兵变”的革命队伍,在崇山峻岭中一路西行。“我们凤县既是‘两当兵变’策源地,又是嘉陵江的源头所在。”守护了嘉陵江源头几十年的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副局长王向阳说,“不论是坚守革命初心,还是贯彻落实‘两山论’,我们都要守护好我们的‘源’。”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为凤县在新时代的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近年来,在红色精神的鼓舞下,凤县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社会事业稳步前进,民生改善步履铿锵。 守护绿水青山 推动高质量发展 沿212省道南行,登上秦岭山梁,在直奔凤县县城的路上,位于凤州古镇旁的凤县革命纪念馆非常引人注目。凤县革命纪念馆内,在红旗的衬托下,“两当兵变”主要领导者习仲勋和刘林圃的雕像威武庄严,让参观者肃然起敬。 凤县的绿水青山里,形成了“两当兵变”策源地、工合运动纪念地、航天三线精神发祥地和宝成铁路文化体验地四大旅游板块,四大旅游板块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新冠肺炎疫情前,我家的农家乐每天能吸引不少游客。”凤县双石铺镇曲家店村村民职勇说,工合运动纪念地、革命纪念馆等红色纪念场馆建立后,自己在宅院里建起农家乐,发展花椒种植等特色产业,每年赚十几万元不成问题。 红色旅游的兴起与村民生活的变化,是凤县聚焦绿色转型发展的生动体现。“十三五”期间,凤县用经济增长的“伤筋动骨”换来了结构调整的“脱胎换骨”,曾经“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得到了有效的转变。 秦岭重点保护区内38家企业矿业权全部退出;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4.5∶81.5∶14调整到2020年的11∶57∶32,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农业农村部将凤县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凤县用奋斗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 “组合拳”助力 决胜脱贫攻坚 凤县红花铺林麝产业扶贫示范园里,弥散着淡淡的麝香。对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脱贫户苏小平来说,一只只活泼的林麝,就是帮助他脱贫的“精灵”。 “过去,我在家务农,偶尔出去打打零工,收入低不说,还很不稳定。多亏了2019年县上提供的林麝专业培训,我开始养殖林麝。”苏小平说,“养殖林麝有贴息贷款,缺技术有统一培训,缺时间还能让合作社代养。这两年,我收入提高了,生活稳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苏小平的生活变化,正是近年来凤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沿着凤县的山道一路走来,每一个镇的特色产业都不相同。平木镇的蔬菜、双石铺镇的花椒、唐藏镇的苹果……“十三五”期间,凤县立足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建成了林麝小镇、凤椒农业公园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林麝养殖“六种模式”成为延链增效的典范,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嘉奖与肯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凤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1799.9元,高标准通过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核。 凤县脱贫攻坚的成绩不止于此。5年来,凤县紧盯全面脱贫目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累计投资6.75亿元,全面推进产业增收、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医疗救助、社保兜底和危房改造等“八大工程”。全县4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5159户151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坚守初心 消除民生痛点 “坐在家里,躺在炕上,就有120公里外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专家给我看病。”凤县河口镇安河寺村村民邓跟燕说,以往,她都没有想过,自己住在深山,还能医在“云上”。 在当地,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过去,在凤县平木镇平木村,村上有人突发脑出血,得走70多公里山路往县医院送。这一耽误,也许就是阴阳两隔。如今,有了“云医生”,镇上的医生也能在县医院大夫的指导下抢救病人,这让当地群众心里倍感踏实。 “通过建设‘云健康’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让凤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是发展山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一个方向。”凤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陈安平说,“我们创新开展的‘云医生’诊疗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医疗和交通一直是山区县凤县的民生痛点,“十三五”期间,医疗得到长足进步的同时,交通也齐头并进。5年间,凤县彻底改变了不通高速公路的落后局面,相继建成灵官峡隧道、月亮湾隧道等瓶颈路段治理项目,圆满完成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工程。全县新增公路里程354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通客运班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今后,我们将继续传承与发扬‘两当兵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红色血脉永不褪色。”凤县县委书记张扬说。 成绩单 凤县紧扣“坚持绿色发展、聚力转型突破”总目标,5年来,聚焦绿色转型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彻底扭转,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4.5∶81.5∶14调整到2020年的11∶57∶32,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凤县紧盯全面脱贫目标,发放农村低保等兜底补助资金1.14亿元,落实教育资助资金1.02亿元,受益学生25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7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81户、危房改造365户;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6个,建成产业扶贫基地87个,去年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是2015年的3.3倍。全县4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5159户151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 “十三五”期间,凤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6.5亿元,实施民生项目970个,被列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年产1000万平方米无纺布生产线建设项目。记者 申东昕 摄 凤县幼儿园。记者 申东昕 摄 凤县为贫困和偏远地区群众提供远程诊疗服务。记者 申东昕 摄 编辑:慕瑜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