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第九届秦腔节 >

秦腔现代戏《铡刀下的红梅》:致敬英雄 致敬经典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光 时间:2022-06-2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心怀崇敬,要让英雄的事迹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6月23日,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剧目推介会上,新疆乌鲁木齐秦剧团团长王永立为大家介绍新剧目《铡刀下的红梅》的创作初衷,并把秦腔版的刘胡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铡刀下的红梅》讲述的是英雄刘胡兰的故事。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疯狂向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进行反扑,山西云周西村面临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血腥镇压。阎匪为蛊惑人心,派特派员打着“自白转生”的伪善旗号,一手掂着屠刀,一手捻着佛珠,妄图从云周西村儿童团长刘胡兰的身上打开缺口,以期赢得民心。但事与愿违,少年英雄刘胡兰像傲雪中的红梅迎风挺立,面对敌人的铡刀和引诱不为所惑,更无所畏惧,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彻底摧垮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展示了共产党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民族精神。



乌鲁木齐秦剧团常年坚守在边疆,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秦腔艺术。“能够参加秦腔艺术节,我们很高兴,大家知道新疆是歌舞之乡,相对来说秦腔显得基础弱、底子薄,但我们毅然坚持到了现在,这次抱着学习的态度跟兄弟院团交流,取长补短。”新疆剧协秘书长古丽娜·克依木如是说。



“这次参加秦腔艺术节,算是这部剧真正意义上的首秀。”王永立告诉大家,《铡刀下的红梅》是去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的,因为各种原因排出来后没有完全面对观众,“全剧紧抓刘胡兰牺牲的最后一天,通过铜板、辫子、军帽等桥段的设计,运用大量的闪回手段,把刘胡兰光辉灿烂的一生呈现出来。”



“时代呼唤英雄。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义不容辞担起这份担子,向经典致敬,向英雄致敬。”作为该剧的导演,吴根邦表示,《铡刀下的红梅》有成熟的剧本,适合秦腔剧种的表现,刘胡兰的精神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他和王永立团长一拍即合,把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搬上了秦腔舞台。在保持剧本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有的地方做了更多的艺术加工,让音乐更加适合秦腔的演唱风格,词的结构和韵律,更符合秦腔的表现形式。



《铡刀下的红梅》中刘胡兰的扮演者李敏是陕西人,坚守边疆剧团已经17年,这次回到家乡参加秦腔艺术节,被浓厚的秦腔氛围所吸引,看着青年演员的表演,仿佛一下子回到自己当年在省艺校学戏的岁月。“特别羡慕这样的秦腔氛围,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年轻演员走出来,多学习,多交流。”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戏曲院团有重要的承载能力。这次排演《铡刀下的红梅》,所有演职人员感受到了英烈的崇高和伟大,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希望通过参加秦腔艺术节,能有力激发边疆院团的创作热情和激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马上就要亮相舞台,王永立既兴奋又自豪。

通过艺术的手段,再现英烈的英雄事迹。《铡刀下的红梅》好戏即将登场。


编辑:大风扬沙           责编:王越美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