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晒娃,要晒出生命的成长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庆环 时间:2021-03-09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幼儿园教师黄晓艳在家中利用辅导2岁半女儿的机会,宅家教学将绘画、讲故事、弹电子琴的课程免费用手机对外直播,并录成视频分享。黄善军摄/光明图片

2021年2月28日,地处农区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第一中心校130余名学生和教师踏着春雪,放飞寒假里自制的传统风筝,开启新学期。王正影/光明图片

晒娃是很多新生代父母朋友圈的主题,也是抖音等各种网络分享平台上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围绕亲子育子做微信公众号成为新一代父母的独特经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执行秘书长胡俊是微信公众号“泥巴青年”的主持人,多年来坚持在公号上发表育儿实录。为此,记者采访了他,请他谈谈相关的体会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记录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记者:作为一名北大老师,你注册微信公众号“泥巴青年”坚持5年发表育儿实录。为什么?

胡俊:身在学校工作,天然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北大招的学生很优秀,提供的教育很优秀,但人的成长肯定不仅在大学四年。上大学之前,来自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了哪些特质,大学毕业之后,又将如何继续学习、发挥能力和潜力?通过对大学生的观察,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过于着急。我常对学生们说两个词,一是“学以成人”,二是“功不唐捐”,学以成人是目标和期望,功不唐捐是方法和路径,没有一点儿努力是白费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如果父母和家庭及早地有这些理念,认识到教育和成长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事业整体都是大好事。

我在公众号发表育儿实录有个偶然的起点。2016年10月,一个周六早上,儿子胡萝卜五岁半,不大乐意起床。哄孩子起床,常见的做法是编故事。我信口编起了床前桌子上小蜡笔和小画板的故事,他很感兴趣,起床后把故事画了出来。我发给朋友一看,挺有意思的,于是就在公众号上发表出来。随后,读者的反馈、鼓励和催更,激发了孩子更大的创作兴趣,也反过来督促我坚持更新。

坚持做了5年,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给自己和孩子的时光留一个有意思的记录。当然,随着记录越来越多,家长读者也越来越多。有些家长很有经验,有些家长焦虑紧张。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记录和展示,传导两个积极的信号,一是唤起对父母角色真正的重视,二是试图说明做好爸妈虽然不容易,但只要用心,注意学习,人人都有可能做到的。大家看着我们记录的日常,如果觉得“看吧,北大老师在家带娃也不过如此”,遇到的都是类似的问题,也有类似的趣味和麻烦,这样带娃就会轻松一些,更有信心一些。

记者:泥巴青年的内容很丰富,不仅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而且也把孩子画的小画,写的小诗、小故事发表在公众号里。这种记录和发表,是否也反过来影响了你的亲子育子?请具体谈谈。

胡俊: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刚才说了,我理解的教育成长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那么自然不仅是孩子的成长,也包括我们作为父母乃至作为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成长。

我在公众号发布的第一篇文章是2016年的教师节。当天收到各地学生的问候信息,有感而发,回忆自己从幼儿园到大学深受老师教诲的细节,写了一篇“老师到底教什么?”这篇点滴记忆都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这篇文章提醒我,师者,育人为先,用心为本。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知道多少年后在某个时机某种情况下,会发生某种作用。远在山村里的八十多岁的退休小学老师,肯定不知道他当年的某项举动三十年后让我在教师节的夜晚提笔记录,并把他的一些善心善行,融进了我的工作之中,让更多的北大学生受益。

公众号上发布的第一篇亲子实录,是2016年秋天傍晚5岁多的胡萝卜与妈妈的几句对话。小鸟飞过天空,妈妈想用手机拍照,可是没来得及。孩子跟妈妈说,“拍蜗牛吧,它们慢。那天我在画画时,就觉得慢是蜗牛的好处,大家都来得及。”孩子无心的话语,对大人有一种特别的心灵震撼。从这个第一篇起,我就把“一切都来得及”作为亲子教育的信条之一,微信群的名字也叫“静待花开”,至于“输赢在起跑线上”“冲刺”“速成”之类的想法,从一开始就踢出了我的亲子教育词汇。

公众号的记录经常展示孩子的视角,独特而发人深省。胡萝卜两三岁时学读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画了几幅小画。如果让我想象,这首诗的画面应该是月黑风高、郁郁森森、将军射箭、士兵搜寻。胡萝卜的画中有一张非常简单:画面的主体是块巨大的石头,上面插着一根箭,没有森林,也没有士兵,只在画面左右边缘各有几根细棍,压着几丛草叶。他的解释是:“这是平明寻白羽啊!寻找的人趴在地上,拨开草,看到了前面巨大的石头,上面插着箭。”我指着纸上左右边缘的几根细棍问,“这几个是什么?”他说:“这是士兵的手指啊。你趴着地上,拨开草,是不是只能看见自己一点点的手指?”我当即把双手举到眼前做扒开草丛状,果然如此——视野所及,只能看见自己的一部分指尖。脑补一下,趴在地上,眼前的石头一定很大,而森林的磅礴,反而看不到了。从那之后,我再也不会哪怕一丁点儿地“指导”他画什么、怎么画,因为孩子有自己的视角和想象力,我们不能用大人年龄优势积累起的知识来俯视他、限制他。

这样的例子还有非常多,比如坚持。最难的是坚持、最可贵的也是坚持。孩子坚持每天画每天写,我坚持每天编辑每天推送,到底是谁鼓励了谁?其实已经很难说了。

分享让父母得到学习和反思

记者:我还注意到泥巴青年还带动了周围的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把亲子育子的故事和经验分享到公众号里。对于这种记录和分享,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胡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人小孩都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心理取向,其实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家长,都有可塑性。在分享中感受到正向的鼓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对亲子教育的不断反思和改进。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我们曾经有个学英语的小群,从每天一句开始,三年多下来,已经有从零开始的7岁小朋友英语阅读水平超过母语国家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我们有爱好画画的小朋友,因为分享和鼓励,现在每天创作一幅速写,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

去年我们还开展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活动,叫作“亮点行动”,就是读者们一起来给孩子的作品找亮点。这个名字很好听,但由头却是一个悲惨的真实事件——去年有个小学生因为作文被老师不妥当的批评,受了很大的委屈,跳楼了。这事让我们很受震动,我就在公众号上征集孩子的作文等作品,号召读者寻找亮点,通过发现美好、鼓励细节,而非打压挑刺,更好地成就孩子、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

有些家长的育子经验很丰富,孩子培养得也很成功,比如一些优秀的北大学生的家长。有位北大学生家长多年记录育子日记,有些是我专门邀请他们写经验分享。他们的具体做法、孩子的具体特点都可能不同,但他们分享的内容,特别是其中包含的理念和感情,是非常有启发的。

所以总体来说,分享记录和经验,是一个利人利己、有用有趣又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晒娃要晒出正能量

记者:在这个新媒体产品铺天盖地的时代,你认为公号对传播亲子育子的正能量的作用是?

胡俊:新媒体时代,信息纷繁杂乱,获取真实和有用的信息未必更容易。在资本的推动下,育儿的很多焦虑和困难会无限放大,可能已经到了吓人的地步。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一个公众号能够踏踏实实地坚持记录真实、传递美好和希望,就是一种正能量。毕竟靠焦虑只能卖广告卖商品,焦虑养不好娃,面对现实、相信美好和希望才能帮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育儿。所以一个好的公众号,既是理念传递,也是经验分享和情感共鸣,还可发挥一定的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好作用。

记者:我总有一个担心,一旦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他们会对记录自己婴幼儿成长的公号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对此,你的想法是什么?

胡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抛给了胡萝卜。他的回答很果断,“没事啊!记录自己的成长,挺好的啊!”我又问,“那有些糗事的记录呢?”他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啊,小孩子时候的事,长大了就没关系了。”

实际上,我们注意把握了两点。一是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每一篇涉及孩子的育儿文章和孩子自己的作品,都是征得孩子同意后才推送的。还有很多漫画、故事、日记,包括一些囧事或者涉及其他同学小朋友的事,因为他不同意推送,都没有发表。二是大人有总体的把关。比如,五年来,除了一张经胡萝卜同意的,从来没有推送过他个人的正面照片,都是侧面、背影或者合影的照片;胡萝卜的妹妹小花婴儿时期推送了几张照片,也都是爸妈认为是合适的。

这里需要一个平衡。一方面我们希望记录真实,另一方面确实要注意保护隐私,不仅是自己孩子的隐私,还有他的同学、朋友的隐私。必要时,我在推送中都做了隐私处理,比如漫画打码、隐去姓名等。我们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自己,长大后对这些内容会不会持否定态度?只有我们当前和未来都会认为是能愉快接受的,才推送出来。

我担心的是那些视频号,录了很多幼儿孩童的特写,而且唯恐不搞笑、生怕不吸睛。孩子们长大后会怎么看自己的这些视频记录呢?未来即使他们反对,也无法消除影响。这里可能需要有些舆论的引导和规则的约束。

记者:现在有一些儿童网红带动流量和广告,涉及经济利益,对此,你怎么看?

胡俊:打造儿童网红是个有很大风险的行为。胡萝卜五岁多时,因为画画出了两本小书,有人建议往扩大知名度的方向发展,我们没有同意。

如果一个形象有影响和受众,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这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本身无可非议。但是,专门瞄准流量和广告的网红,其实就是一种消费品、一种工具。而消费品和工具这两个词,不应该与儿童连在一起。全社会努力的目标、追求的梦想,应该是让我们下一代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该读书、该玩耍、该运动,该长好身体、打好基础,可以劳动、可以锻炼,但绝对不该在这个年龄被工具化、商品化。有些父母为了博眼球、赚快钱,为了经济利益而推动儿童做网红,是坑害孩子的行为;但更大的推手来自一些商家和资本。过度消费孩子的做法,从保护未成年人和维护公序良俗的角度,应该要被干预和制止。


编辑:小树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