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长安》(连载202)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阿莹 时间:2024-07-24


文/阿莹

    

  即使坐上开往哈尔滨的军列,忽大年对伪造绝密任务也没有丝毫反悔,若不戴上绝密帽子,谁把科研当回事了?

  九十六
  那个矫造的绝密任务在大踏步地推进,兵工城的人都在啧啧感叹。
  那天连续半个月的试验结束了,靶标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弹洞,几乎所有长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忙碌,都在为反坦克火箭弹五发五中欢欣鼓掌,忽大年坐在靶场招待所的餐厅要了一箱西凤酒,他喊来了所有的参试人喝得昏天黑地,每个人都敢抓住麦克风,放开喉咙唱一段家乡民歌。
  忽大年唱罢沂蒙小调,突然趴在饭桌上哭了,都说人醉爱哭,实际是自己想哭了。那孩子般嘤嘤的哭声,把田野搞得兴趣索然,以为老厂长是为历史问题没下结论而伤感,便举着酒杯过去,拍拍他肩膀劝慰:你也是枪林弹雨冲过来的,不值得为点破事烦恼,你放心吧,你的问题包在我身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决。可忽大年并没有被田野所感动,手臂趴在剩菜盘上,半边脸贴着桌沿,汤汤水水顺着他胳膊肘流进了袖子。
  焦克己过去推推他说:行了吧,今天应该高兴才是,你关在牛棚给我偷下指令时,哪能想到会有今天?你该给科研所每个人敬上一杯酒,可你才喝了几杯呀,就醉成这个熊样子了,不怕人说你借酒浇愁啊?忽大年听罢再不出声了,但他还是趴在剩菜上不起来,像是真的醉过去了。哈运来悄悄给田野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想哭就叫他哭吧,你想想,他身边俩女人都不在了,谁想起来不难受啊?
  谁知忽大年听到这话,把桌布朝里一拥,倒了满满一茶杯酒,说:这杯酒我敬靳子和月月了,她俩为火箭弹没少操心,光靳子为我传递指令就不下三四次,跟解放前地下工作一样啊!月月当年翻译的那些资料,也解决了不少问题啊!后来,大家都喝得东倒西歪,有人笑,有人哭,他这才被已顶替妹妹上班、当了靶场试验工的子鹿给架出去了,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竿头。
  回到长安以后,工厂在俱乐部召开了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庆祝绝密任务取得圆满胜利。想不到两派群众都编排了文艺节目,大合唱、小合唱、舞蹈、曲艺,从傍晚一直演到半夜,把大家心里压抑的情绪都释放了。尤其那个“三句半”,总结了长安人从生产第一发炮弹到完成火箭弹科研,鼓钹镲锣,诙谐幽默,让参与过这个过程的人格外兴奋。忽大年在台下看得高兴,让那四个人早晨上班时,又站在宣传栏下表演了一番,就像当年杀敌的战斗动员,激情便情不自禁澎湃起来了。
  但是,那天忽大年午饭后在办公室吮了口茶水,田野急急地过来敲门,门改户示意厂长还在休息,可田野不由分说推门进去就说:刚刚接到了北京电话,长安伪造绝密任务,总部可能要追究责任。
  忽大年嚼着茶叶末:怎么?我们排除万难,把科研任务完成了,不表扬还要打板子?但他发完了牢骚,感觉上级能来问责,肯定是知道了内情,俩人默默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愁得几将红疤挠破,依然一筹莫展。
  眼看第一批火箭弹装箱上车,要求日夜兼程运往沈阳军区,田野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看见忽大年准备进秦岭山里寻选备用靶场,紧跑几步到吉普车前说:我看你还是去押运吧,先离开一段时间,我守着长安看看动向。
  你尽胡说。忽大年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堂堂厂长怎么好去押运?
  你是火箭弹总指挥,去前线考察武器效能理所当然。营长被自己的神思妙想所激奋,说:到时候你人在中苏前线,调查组也只能干瞪眼。
  那你就替我抓紧进山去,一定要找到备用靶场。忽大年觉得去押运有点道理,却又放心不下眼下:你说吧,试验靶道都需要啥条件?
  你放心吧,我把一个营的战士撒进秦岭,还怕找不到一两条靶道?田野有点小得意,说:等你回来,我们就开工剪彩!
  不过,忽大年即使坐上开往哈尔滨的军列,也没对矫造有丝毫反悔,长安两派人整天想着咋能压死对方,若不戴上绝密帽子,谁把科研当回事了?恐怕到现在部队也拿不到火箭弹,战士们靠什么在乌苏里江畔跟老毛子坦克抗衡呢?
  由于任务特殊,列车只挂了两节货厢和一节卧铺,风驰电掣般向着冰雪大地狂奔,中途加水都没超过五分钟。忽大年遥望着铁路边积雪覆盖的麦田、茅屋、山坡,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涌上来,那首领袖描绘漫天风雪的诗词多有气魄啊,看看现在这两派头头为谁进革委会都快打破头了,一个个声言若进不了厂级班子,就整体退出管理机构,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吗?他能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想出这么一个妙招应该表扬才对呀?但现在却没人愿听你讲道理了,算是一丑压百俊了。
  这次出征不仅仅是押运,还有实战效能考核任务,所以忽大年临走把连福叫上了,他听说这小子知道小月没看到他的回信,居然恼得拿脑袋猛撞墙,直把一块墙皮撞没了,千万不敢把人撞傻了呀。忽大年还把子鹿也带上了,这倒不是他怕遇上麻烦找个帮手,而是为让儿子见识火箭弹的威力,让他懂得自己职业的价值。这小家伙能够进厂是他姑姑拿命换来的,可他还不知足,还一个劲嚷嚷要跟同学去上山下乡,胡说自己穿上工服就变成了革命的逃兵。
  其实,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未完待续)


编辑:晓佳

上一篇:豇豆花开藤缠人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