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闻敬白兄热爱美食,尤其擅长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探索不同味道间独特的文化品性。他原名李晋,在文化旅游部门工作,散文与诗歌创作成绩颇丰。生活在泰州的他,熟稔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各种带有浓郁地方风味的食材小吃,成为作家在文字中着力表现的焦点。凭借对维扬文化的特有偏爱和研究感悟,以及对地方饮食的亲身体验和文化梳理,李敬白写下了《人间滋味,温暖可期》。在这部谈论美食的新作中,作家用韵味无穷的笔触带领读者去寻找温暖和美好,将萝卜青菜、鸭蛋鱼肉、凉拌小菜、酥饼汤圆等普通人家的寻常食物都描绘得头头是道、饶有风味。作家从泰州美食言起,由味道谈及心情,由饮食联系历史,为我们展现出一部融合温度与深度的美食传奇。
《人间滋味,温暖可期》收录九十四篇文章,每篇文均千字左右,分为赶早有福、市井温度、蔬赢舌尖、优哉游哉、正儿八经五个章节。其中写到我们熟悉的维扬美食三丁大包、五味干丝、翡翠烧麦、白切羊肉、香甜熏鱼、醉虾醉蟹,还有那些看似平常,却能让舌尖收获另一番风味的新鲜时蔬,诸如朴素的青菜、格高的茨菰、沁香的莴苣、清淡的白菜经过他的巧妙点化,于平淡间散发出不一般的况味。那是家乡的味道,是故土的温暖,也是作家人文情怀之所在。他借助文字来感恩饮食,享受食物所带来的愉悦。无论是街头小食、日常小菜,还是田间野味、地域珍奇都被他细细道来。既有关于味道的详尽描述,又尽得吃的门道,使观者看后,单凭视觉与文字的交融,便品尝了一席味道的盛宴。
在李敬白笔下,凡俗的美食仿若艺术品一般,就连烧个菠菜、切个皮蛋都能令人垂涎。他说菠菜要买那些带有青翠茎叶,艳红菜根的,买回去,烧一锅菠菜粉丝汤。汤水的浸润,令粉丝愈外银亮,菠菜显现稠绿,氤氲热气中,插上一筷子,呼溜溜地吸入嘴中,托在舌面上,细细咀嚼,伴有无限的鲜味和若隐若无的甜意,再喝上几口热汤,胃便如国王般幸福。而骄阳如火的夏日,若是把切成小丁的湖彩蛋,也就是家乡的皮蛋,配上内酯豆腐、榨菜丁、蒜泥、香菜段一起搅拌,仅需加少许的细盐及香油,盛一碗略带余温的白米饭佐食,精神便可为之一振。可以看到,平淡无奇的菜蔬和佐餐小食,却在作家的细致观察与敏锐体验下变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这份化平常为神奇的笔法,看似举重若轻,实则深藏功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文人最为关心文人的生活,特别是先贤的衣食住行,往往伴随着他们的文字一道,成为后世学人企慕的目标。李敬白写自己的美食故事,同时也不断将文学大师的美食情缘纳入他的视界。如鲁迅和周作人吃春卷的经历,梁实秋对青菜火锅的特殊情感,张爱玲对上海白斩鸡的钟爱都被他精心发掘、明快呈现,使人感受到来自中国文人的那种一脉相承的对于味道的记忆与缅想。看他的文字,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周作人的《知堂谈吃》,袁枚的《随园食单》,汪曾祺的《四方食事》等美食文学经典。如著名作家、书画家陶文瑜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写,他在阅读李敬白的美食文字时,“在字里行间时不时地感到汪曾祺先生和周作人先生的影子一闪而过,这样的邂逅,让人感到美不胜收”。汪曾祺曾写过茨菰,说他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李敬白也提到了当年沈从文以茨菰肉片招待汪曾祺的往事,谈起沈从文认为茨菰“格比土豆高”,对此李敬白并不认同。作家觉得食物皆平等,人的主观意识无权决定它们的高低贵贱,或许是北方茨菰比土豆少见的缘故,才使得沈从文有了这样的理解。借助对茨菰的叙写,李敬白与先贤大师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对话。在这种对话之间,他的文字既有了接触现实生活现场的烟火感,又具备了历史的厚重感。
一部美食之书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食材的介绍,那么它无非是一本文字精美的百科资料,而本书的一大特色,便是把地理、美食、旅游、情感等多种要素完美地融合一体。如同汪曾祺先生对高邮的热爱一样,李敬白在谈论诸多吃食之时,总会穿插一两句谈及他生活的泰州,进而延展到江南地域间的民俗文化。说到韭菜的特色,作者便讲述了释迦牟尼佛将它列为禁食的前因后果。提到冬瓜,便讲到冬瓜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典籍。谈起香甜熏鱼,作者猜想苏州人说话委婉动听,大概得益于一辈辈人对它的食用,让当地人原本粗犷的血脉里增添了温柔和细腻的基因。朴素有趣的叙述,使这部美食小记随时散发着灵动与通透。
仔细品味书中的精致章节,还时刻能够感受到作家宣扬的“慢”生活。他写厨师在包笋肉包子时,需要气定神闲,饕客品尝包子时,也要心平气和。“慢条斯理”的饮食态度,透露出淡定与从容的心态。在这个日益崇尚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慢”无疑是回归生活本真的一种态度,而饮食文化,则是这种“慢”文明的最佳承载者。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