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神向我们走来 ——我看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郝臣 时间:2020-07-31
央视9套今年7月中旬热播的《文学的故乡》,引起了文学界不小的轰动。这部纪录片从2016年夏开始拍摄,历时两年,跟随6位著名作家,呈现出6部同名作品:分别为《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上、下集)。 镜头聚焦贾平凹的秦岭商州、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河南延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还原作家们的童年往事、青春岁月,以及他们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 用这种自述式的电视文艺形式,为国内当代大作家拍系列专题片的,可能还是首次尝试,那些“文坛诸神”用方言或夹杂乡音的普通话谈及自己的故乡经历,他们在故乡的原野上行走,毫无雕饰地展现他们的故土情结,让观众、读者看到一个和我们离得很近的人,是如何从自己的“血地”,一步步地成长、奋斗,一步步地走向文学的神坛。 这部片中的几位作家,从行业地位上来说,都是当前我国文坛上的顶尖、领袖级作家。其地理位置也涵盖祖国西北、西南、东北、华东。从各自的年龄层次、性别结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上也都很有代表性。 本片用高度浓缩的叙事风格,借用作家之前的部分录影资料,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一个作家的诞生记,也简明扼要地展现了他们代表作诞生的历史。 这些大作家们的自述,朴素、真实、纯朴,让我们看到了走下神坛的,生活中的他们,也是如此得和蔼、可亲,甚至和我们一样平凡、简单。 现在,我就把自己对他们的印象一一记载下来:
贾平凹—— 片中唯一一个不说普通话的大作家,那是他的自信呢?还是不会说,不想说呢?对我而言无所谓,他是我们家附近50多公里的乡党,说啥我都听得懂。 虽然离得近,但他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我虽然读过他很多的书,但也只见过其本人一次,请签名,让合影,他都从了,别无其他。 片中的贾平凹是最真实的他。说话慢条斯理,走路不紧不慢,不苟言笑,可一开口便和蔼可亲,就像清风街头的老村长、老大哥。他说,故乡是他作品的源头活水。他从丹凤棣花写到商州、商洛,再写到秦岭地区,一辈子都离不开这个地方。这个的每一寸土地,都跳跃着他灵感的音符,只要坐在他的“上书房”里,点燃一支香,拉上窗帘,那些秦岭诸神就围绕在他的身旁,和他窃窃私语,他就有写不完字。 他绝对是那种看起来大智若愚,近乎木讷的人物,性格内向,作品恣肆。言谈寡淡,文趣绵长。可他胸有秦岭,思若神助。他的成功既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奋斗的必然。他对商洛文学的“引教”作用是巨大的,他催生了又一支文学劲旅——商洛作家群,现在,这支队伍又吹响了“再进军”的号角,新人辈出,佳作不断。
阿来-—— 四川作协主席阿来的故乡在四川马尔康,也是本片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他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他很儒雅,也很从容,仿佛一切都是《格萨尔王》给他安排好的。 作家的突围都得用“笨办法”,要找到那些属于文学的表达方式,就要走,要游历,要不知疲惫地求索,要不断超越自我。要背着行囊四处走动,做调查研究。如果没有用步子丈量,没有对嘉绒藏族土司衙门的深入了解,就不会有后来的《尘埃落定》,就不会有后来的《空山》。 阿来很有才也很幸运,刚参加工作教书就发表作品,第一篇作品的稿费就50元,那时他工资才30多元。激励的作用力,让他从此就把文学当做了自己的信仰、宗教。他爱自己的故乡,他也曾恨自己的故乡,但这种恨,是基于爱不可得的恨。他说自己不想美化,也不想丑化故乡,只想反映真实的故乡,因为故乡就是本来的自己。 他是藏族儿女,是自然之子,他是写作达人,他是植物猎人。他挺洋气,开着车,又像个孩子一样地端着单反,趴在草地上拍小草小花。端着碗,在高山草甸上野餐,他就是冒着热腾腾的生活气的大作家阿来。
迟子建—— 她是片中唯一的女性作家,过去,我没有见过她的影像,在片中,最受感染的是她的笑声,她很美,自小就美。她很欢快,好像打小就没有烦恼,因为她是北极村的女儿,一个早已被极致侵染的女人。 冰雪天地里,她像一个欢快的小鸟,躺在兴安岭的雪地上,仰望蓝天和顶天的白桦林树梢,扬起一把雪,让雪花飘散再落到脸上、身上,笑声震林越。 她回到故乡,在童年的小屋里回忆和姥姥一起生活的往事,回到供销社,她回忆起童年喜爱的糖果,在黑龙江上,她破冰垂钓,在林海雪原中,她辨认动物的足迹。这里是她文学生涯的起点,关于故乡的回忆深刻而温暖。 年轻的她早早上就了鲁迅文学院,走上了专业作家之路。也因外国电影的“少儿不宜”,被莫言从“鲁院”剧场嘻嘻哈哈地哄了出去。 可谁能想到,像她这么一个情商极高的女作家,父亲的早逝、丈夫的意外去世,都给她带来无尽的苦痛。可她坚强如初,把那些浓缩的幸福和快乐,自我延伸到未来的生活中,在文学的田地里尽情抒怀,写出了那么多感人肺腑的佳作名篇。 是故乡北极村那种苦寒之地,给了她那种与生俱来的意志力,和爽利洒脱的生活态度。 因为她是迟子建,不一样的奇女子。
毕飞宇—— 这位“老毕”是片中唯一的一个光头大作家,而且是特别帅的那种。 他在专集开篇就说,“我没有乡愁,没有故乡,甚至没有姓氏,我天生是个小说家”。 由于自己的父亲解放前是被陆姓人家领养的,后来政府给他父亲改姓为“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祖先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杰出作家,他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写写那块土地和祖辈。他像是大地上的游侠儿,铆足了劲儿往前冲,寻找到了思想的边界,也找到了文学的故乡。 特殊的出身,特殊的际遇,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老师的经历,塑造了特殊的毕飞宇。他是一个从小就目标明确的人,大学让他爱上了诗歌,为此,他作品中总是不乏诗意。他还告诉我们一个自己内心的秘密:他爱仰头看树,他觉得树的自由长势永远是对的。这种习惯和他的写作是一样的。这种发现,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勇气和自由。 最初,他和我们许多的写作者一样,作品完成后,等待发表的焦灼和我们一模一样。他27岁的处女作中篇小说《孤岛》竟然等了一年。是《花城》的责编朱燕玲在故纸堆里发现了他,让他从此开始了职业的写作,那天他意识到“属于我的时代来了,春天到了”。 童年应当是和自然在一起的。他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小时候,为看人反着字刻章,他竟然忘记了去上学。他经常在家和学校的路上,看人家打铁、捕鱼、绱鞋,心生感悟。他在水乡凫水,生吃水里的虾、摸芦苇荡里的鸟蛋,看天上飞过的鸟,把童年和自然融为一体。第一次见电灯,他把电灯的拉绳拉了一次又一次。他热爱虚构,热爱生活,也是好奇心驱动了他的写作。他说“酒和酱油都是时光熬出来的。任何东西,只要经过时间的处理都好”。 他说:一个小说家要实现两个任务,一个是精神诉求,一个是美学呈现,这样才能锻造为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看了他的故事,我记住了南京现在很有名的两个光头男人:孟非、毕飞宇。
刘震云—— 他应该是本片中“过电”最多的一位作家。他是大导演冯小刚的“御用”编剧。相貌一般但才气冲天,因他作品成名的俊男靓女演员数不胜数。他是成就了很多人的人。 在他的故乡——河南省延津县,在童年小院里,他深情回忆了与姥姥之间那些难忘的往事,讲述了姥姥的人生智慧。“她为什么割麦子比别人快一大截,因为她每次只要低下头割麦子,就从不直腰休息。因为直两次就会直二十次。”成功,从来都是比别人做更多的付出。 赶马车也会做木匠活的“哲学家”舅舅刘麻子给他说,“你要一直在村里呆着,长大后最多娶个小寡妇,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出去。离开熟悉的地方,去个陌生的地方”。正是这个“哲学观念”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后来,他从军、当民办教师、写作。 世界通过他的书认识了中国,世界也通过他书、他的电影认识了另外一个中国。他成功了! 故乡的“明星”姥娘、故乡的“哲学家”舅舅等亲人教会他如何走好人生路。姥娘的去世,更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作家要有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他看母亲刘素琴包饺子,认为那就是在“写小说”,饺子皮是结构,饺子馅是材料,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不同的配料总会包出不同的味道。母亲也说他这个儿子“你不定啥时候说个啥,他就在小说里写进去了”。老人说完哈哈一笑,那种自豪、得意和幸福溢于言表。他看晚霞中在塔铺河边梳头的姑娘,那一瞬的场景,就让他萌发了写小说《塔铺》的念头。 他曾是一个很新潮、很时尚的长发河南小伙。贾平凹至今不用电脑创作,但刘震云可能在286时代就已经用电脑创作了,又因为“充电、过电”,让自己的小说插上了电影的翅膀。 他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曾经看过他的很多电影《一地鸡毛》、《手机》、《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以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同名电影等。他的作品都是现实魔幻主义,每一部都是——票房大卖。 他很幽默,爱说笑,他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名人”,因为全村的人都认识他。就像贾平凹说“刘高兴现在比我有名”,刘震云夸知道纪晓岚他妹夫姓“步”的老乡比他的学问大。他游荡于市井之中,走在凡尘俗人当中,倾听他们的语言,感受他们的生活,把他们那些无处倾诉的话和生活写进小说,让平凡感动平凡,让肺腑之言产生力量,让文学充满力量。
莫 言—— 莫言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是莫言,他不善多言,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他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就算他已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可回到他山东高密大栏乡平安庄的家中,进门喊的第一声“爸”,就让人热泪盈眶。他是成功的,但更是幸福的,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对着另一个96岁的老人痛痛快快地喊一声“爸”,天伦之乐啊。正如他所说“家中有老人,背后有靠山,干什么都特别有力气”。 孤独的、恐惧的、充满想象力的童年让他刻骨铭心。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坚定了最初“逃离”故乡的信念。几经周折,终于在21岁的时候参军入伍。为了改变命运,他在部队拼命干,也逐步尝试文学创作。为了不复员,不被送回乡下种地,写作也成了他改变命运,获取新生的一条希望之路。终于,他的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在其部队驻地的文学期刊《莲池》上发表了,这也得益于编辑毛兆晃老师的悉心指导。莫言因文学在军营崭露头角,也终于当上了干部,考上了新开办的解放军文艺学院文学系,遇到了恩师徐怀中、刘毅然等老师。正如他大哥所说“莫言总是遇上贵人”,而这些“贵人”,正是他拼搏征途上的真实见证者。也是文学,改写了他的生命轨迹, 作家应该有他的生活地理空间,也必有他的思想空间。他在《秋水》这部小说里,首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样,随后,这里也就成了他的文学地标。他说,一个作家写作应该有自己的一块故土,这地方即便很小,也可以一辈子去写,这个地方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后来,他也把这个地方当成了自己精神的故乡,文学的故乡。 正如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北极村”、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真是诸多名家写作的诀窍之一。 他为纪念抗战四十年而写的《红高粱》、他为纪念母亲所写的《丰乳肥臀》,灵感之源均是来自他的“高密东北乡”。 他对文字无比敬仰,手稿的钢笔字很工整,左手书法也很令人惊奇。同事,他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快手作家,写的过瘾的时候,每天能写到一万五千字的时候,那绝对都是一泻千里的精品。 2012年获得诺奖后,他父亲让他大哥转告他“获奖前可以和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就要比别人矮半头”,这既是一种低调的家训,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父亲对儿子最大的爱。因为他知道,他这个看起来懦懦的儿子管谟业,内心其实十分倔强刚强,“我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不想说的时候,任何人也无法让我开口,我不能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说违心的话”。这也是一个大作家良心的真实表达。 莫言确实是一位奇才,他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是从短篇、中篇、长篇开始,继而又写戏曲、散文、诗歌,甚至是打油诗,永不停歇,越来越接近民间。 正如他的“奇文写给知音读,美酒酿成与友酌。不必强求人懂我,无愧于心既是佛”。
《文学的故乡》真是一部文学爱好者都应该静气观赏的纪录片,片中的每一位作家,都可以用“著名”、“杰出”、“伟大”等形容词来描述。过去,虽然他们的很多作品我们读过,但他们就像天上的神,我们无法了解这些传世佳作是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今天,这些“神”一样的作家,踩着乡间小路上的泥土,伴着或浓或淡的乡音,正活灵活现地向我们走来,他们出现在了我们的眼中和心里。他们真切地告诉我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一样吃饭、喝水、睡觉;也一样焦灼、苦闷、痛苦、欢乐。 他们是文学人的高山仰止,虽然不可复制,但是精神可敬可学。他们不是因为飞得多高多远而令人羡慕,而是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和归途。 作者简介: 郝臣:笔名浩晨,陕西商州人。生于1972年9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各级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诗歌学会会员。任陕西省散文学会商洛分会副秘书长、商洛民进文化艺术传媒专委会主任、商企高管等职。以文为乐,以文会友,业余爱好散文、杂文及诗歌创作。 编辑:庞阿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