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理论观点 >
近日,新版《还珠格格》拍摄又将开始,这是继1998版和2011版之后,这一IP又一次被拍成影视作品。与此同时,“古龙新影像计划”也正式宣布,首批片单包括《楚留香》《萧十一郎》等10部影视作品。对此,网友们的态度是褒贬不一,有人表示期待“新惊喜”,也有人倍感担忧:经典之作一再被翻拍,到底是想拍出新意?还是想消费情怀?

常拍常新还是消费情怀?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岸 时间:2018-09-21

近日,新版《还珠格格》拍摄又将开始,这是继1998版和2011版之后,这一IP又一次被拍成影视作品。与此同时,“古龙新影像计划”也正式宣布,首批片单包括《楚留香》《萧十一郎》等10部影视作品。对此,网友们的态度是褒贬不一,有人表示期待“新惊喜”,也有人倍感担忧:经典之作一再被翻拍,到底是想拍出新意?还是想消费情怀?

《欢乐英雄》剧照

经典版《还珠格格》剧照

2003年版《还珠格格》剧照

2011年版《还珠格格》剧照

近日,新版《还珠格格》拍摄又将开始,这是继1998版和2011版之后,这一IP又一次被拍成影视作品。与此同时,“古龙新影像计划”也正式宣布,首批片单包括《楚留香》《萧十一郎》等10部影视作品。对此,网友们的态度是褒贬不一,有人表示期待“新惊喜”,也有人倍感担忧:经典之作一再被翻拍,到底是想拍出新意?还是想消费情怀?

琼瑶、古龙作品又要被翻拍 网友:又来“毁经典”?

近日,腾讯影业在其年度发布会上宣布,将携手琼瑶,基于《还珠格格》开启包括影视、动漫和游戏等形态的全新系列合作,将于2019年启动拍摄。琼瑶透过视频表示将亲自投入到项目之中,且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重新讲述这一经典故事。消息一经公布,网络上几乎炸了锅,大部分网友感到惊大于喜,纷纷表示“求放过”,质疑这是又一次地消费情怀。

除了新版《还珠格格》之外,腾讯还宣布将全版权开发古龙的57部作品,包括将一系列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首批公布的片单中,《欢乐英雄》《楚留香新传》《陆小凤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七种武器》《萧十一郎》《大人物》《九月鹰飞》等悉数亮相。其中,《欢乐英雄》已经杀青,导演是尚敬,由杨玏、蓝盈莹、白客、孙艺洲主演,是一部主打喜剧的武侠题材作品。

而古龙粉丝对于这一消息的反应也是喜忧参半:“我们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希望看到更多古龙先生的影视作品拍出来,让现在的年轻人认识他,一方面又怕拍不好,最终反而毁了经典。”一古龙“铁粉”说。

琼瑶、古龙小说变影视创作宝库 争议虽多仍翻拍不断

从1998年播出至今,《还珠格格》一直经久不衰,不仅当年风靡大江南北,时至今日也依然是学生族群的“暑期标配”。通过这部剧,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主演纷纷走红娱乐圈。此后,这个IP被多次翻拍。

1999年,《还珠格格》原班人马继续推出系列第二部,还加入了新角色。该剧的收视率一度刷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最高纪录。2003年,《还珠格格3》则迎来了一班新主演,“小燕子”和“紫薇”换成了黄奕和马伊琍,“五阿哥”变成了古巨基。然而,无论从话题性还是可看度,《还珠格格3》已远不及前两部。

2011年,《还珠格格》首次被翻拍,效果却“雷人”。新“小燕子”李晟被指模仿赵薇,演技不佳,“紫薇”海陆的长相、表演也在网上掀起“表情包大战”。这一部还新加入一个外国人角色班杰明,让网友大呼“好突兀”。

凭借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古龙不仅征服了亿万读者,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影视改编热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台电影界就有“楚原+古龙+狄龙=卖座”的说法,郑少秋等主演的《楚留香》当年掀起收视热潮,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古龙的小说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还具有多样性,涉及悬疑、喜剧、动作,是一座影视剧全方位开发的“宝库”。从1976年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开始,古龙的小说被一次又一次地搬上影视舞台,“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武侠人物,借着古龙的金字招牌,不少影视作品都曾创下收视奇迹。因此,这也令更多后来者对改编古龙小说情有独钟。

改编经典困难重重, 诚意之作才能受欢迎

纵观这几年来翻拍经典题材的影视作品,成功的例子乏善可陈,几乎是拍一部骂一次。

毋庸置疑,经典IP已经经过无数观众考验,相比新创作一个IP有着天然优势,但大多数观众也会对经典翻拍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

经典永远是经典,再怎么翻拍都难以超越,很容易吃力不讨好——经典之作被不断翻拍,就像反复咀嚼的口香糖,越嚼越没味,但对于翻拍的创作者来说,能够改动的空间非常有限,更何况粉丝们对经典原作有着强大的记忆基础和情怀元素,稍有改动则可能挑起他们的“敏感神经”,很容易破坏原版名声。演员们也面临着很大挑战,珠玉在前,他们很容易就被拿来对比,稍有逊色,便会引来骂声。

事实上,对于这一类的翻拍作品,观众也不必过度敏感。经典固然难以超越,但一部有诚意的作品自然也会受到欢迎,只要认真打磨故事,选择合适的演员,精心做足准备,在经典呈现的同时,加入更为符合时代的语境和受众审美,以契合年轻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经典作品也能常拍常新,还能让新一代观众了解认识往昔的经典佳作。

不断翻拍经典,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圈内影视创作乏力的窘状,如果创作者缺乏创新精神,转而用经典IP“偷懒”,肆意消费观众情怀,这种浮躁的心态才是应该警醒的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