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历史文化的成功之作 ——段继刚先生长篇小说《华阳奇缘》阅读印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振峰 时间:2024-07-08
文/李振峰 前日,在洋县华阳镇我与段继刚先生相识时,忽然想起《本草纲目》王世贞序言中写初见李时珍的话:“予观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段老师今年75岁,陕师大中文系毕业,是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和诸多学术职位,写过许多文章,曾出版了长篇小说《昨夜青鸟》。汉中市国学研究会主席、著名民间文化专家王继胜先生介绍,多年来,段老师热心于地方历史文化和非遗工作,奔走于古道山野,访古寻踪;专注于史料典籍,追根溯源。青灯孤影,掇笔挥毫,酸甜苦辣,孜孜不倦…… 段先生的治学和成就,令我肃然起敬! 32万字的章回小说《华阳奇缘》,讲述了一千多年前发生在洋县华阳镇地域内的爱情故事,描写生动,凄美感人。公元784年二月,唐德宗因泾阳兵变、朱泚篡权而仓皇出逃,带领家小近臣从傥骆道到汉中避难,途中在秦岭南边腹地的重镇华阳停留期间,德宗的女儿唐安公主出游巧遇当地书生羊祥瑞,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好人相助,结伴私奔,终成眷属。但是,德宗反对,官府追捕,威胁村民,扬言屠村等。唐羊二人义重情深、忠贞不二,顾及乡亲安全,毅然投华阳河殉情。看完这个故事,不由得有感:“体周而事核,辞清而理哀。”同时,作者以这个爱情故事为主线,以他丰厚的历史知识和非遗文化为基础,大量描写和充分表现了傥骆古道、华阳古镇的历史掌故、地理山川、风土民俗、奇珍异兽,等等。总之,作者通过对地理语境的精彩描述和对爱情故事的奇妙编写,我看到了一幅华阳古镇的历史画卷,听到了一曲傥骆古道的大唐悲歌。 在段老师面前,我是后学。不揣冒昧,说几点感受: 背景特殊,构思别开生面。这部小说依托于唐中期唐德宗李适从傥骆道翻越秦岭到汉中避难的史实,素材来源于德宗女儿唐安公主随行并病逝于洋县的事件。当年,这对皇帝父女因兵变突发,锦衣玉食立马降尊纡贵,顶风冒雪奔走傥骆,成为华阳古道上级别最高的匆匆过客。这段历史,史籍记载清楚,唐安坟冢尚在,《华阳奇缘》的历史背景是完全站得住脚的。段老师写作时三个手法运用纯熟。一是借题发挥,这也是作家们一个常用的写作方法,“凭借好风力,送我上青云”,即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方法——虚构。巴尔扎克说:“文学是庄严的谎话。”小说的虚构是客观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和再创造,即“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段老师借这个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爱情故事,并且取得了感人肺腑的好效果。二是无中生有。作者依仗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华阳古镇、傥骆古道超乎寻常的了解,生发出了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和出乎意料但合乎情理的动人故事,通过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的描写,阐发和宣传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美德善举。不少经典名著的人物并无原型,但作者把故事写得使人动情。即使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必须的而且令人叫好的无中生有,如汉中的多条古道上,一面悬崖绝壁,一面急流险滩,于是古人打孔、立柱、架梁、铺板,发明了栈道,并成为了崎岖道路上的精彩华章。三是虚实结合,既是写作手法,也是构思方法。书中的众多人物和内容,有实在的真实的,有半真实半虚拟的,也有虚拟的想象的。段老师在地域性历史文学作品的创作方面,是实践者,也是成功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光鲜亮丽的王朝,后来的文人们大都对其仰望并尊称为盛唐。从公元618到907年共289年,大唐确实有五彩缤纷、灿烂辉煌,歌舞升平、万国来朝,但也有很多云谲波诡、惊涛骇浪、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唐朝一共21个皇帝,唐德宗(742一805年)是第10个,在位27年,史载其先贤明后昏庸,从傥骆道逃至汉中时42岁。兴元元年二月兵变,唐军五月收复长安,德宗七月返回京城。之后,唐朝又延续了123年。某种意义上讲傥骆道救了唐德宗,救了唐朝。德宗是记了这个好处的,他把兴元这个帝王年号赐给了汉中作为府名,还免了汉中尤其是洋县的两年赋税,还升洋州为望州,升南郑县为赤县,提高了规格地位等。唐朝历史上有六个皇帝共出逃(亦称出幸)八次,在傥骆道和华阳镇就走过了德宗僖宗两个皇帝,这在秦蜀古道上名列冠军。真可谓:傥骆古道通南北,华阳始终关大唐。史载,那一年22岁的唐安公主随行,途中公主因风侵雨袭和行路艰难疾病加重,死在了洋县马畅,当时就地埋葬,后迁葬长安。此段历史记录文字很少,而段老师由此动笔写了30万字,真是令人佩服的好手笔。这部书给我们讲了一个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好故事。我相信,这个好故事会长期流传下去。并且,这部小说的问世,也为创作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提供了一部很好的脚本。 古镇古道,内涵宏大广阔。华阳古镇坐落于洋县北边秦岭南麓的一个船型盆地,是古傥骆道上最大的重镇。一千多年前,既是秦岭腹地的一个最大驿站,又是军事经济中心,是行旅官民、马帮商队歇脚之地。华阳在唐时曾设贞符县,直至民国一直驻有军队和设有关卡。唐时华阳驻军的最高首长级别很高,大多为“节度副使”。今天的华阳镇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多人,大部分地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长青华阳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王保庆介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华阳已是生物宝地、动物天堂,清凉世界、避暑胜地。因为朱鹮的生息对气候生态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华阳当然可称为生态上佳之地。另外华阳还是全国唯一的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生活于一镇的稀有之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2023年华阳镇农民人均收入17800元,超过了全省、全市农民人均收入。 华阳古镇与傥骆道 傥骆道,是从关中到汉中盆地最为捷近的一条古道,西安至汉中的飞机航线也证明了这一点。傥骆道开建时间不详,好些专家讲,开通时间晚于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金牛道等,但至少也有两千年。傥骆道从周至骆峪口入秦岭,经过华阳至洋县县城,全程480多里。傥骆道连通关中、汉中,虽里程捷近,但万山耸立、峰岭连绵,没有过硬的脚力和坚韧的精神,要想步行走通是难上加难的。途中,高耸入云的秦岭梁是关中和陕南的分界线,路过的人们总是感慨万千,唐代诗人欧阳詹诗曰:“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史料记载,唐武德七年(624),朝廷曾维修傥骆道以通梁州。著名作家、文史专家王蓬在其著作《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中记载,他曾和汉中文史专家郭荣章、周忠庆等专门考察过傥骆道,在牛蹄岭下发现了长有数千米的路基,其宽度竟达四米。尽管苔藓覆盖,尽管千年风雨,条石路基依然严丝合缝。古人的做事严细和大唐的雄风大气,由此也可见一斑!既使在今天,在秦岭山区这样来修路,无疑也是宏大的工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包凡八十四盘。”唐时傥骆道最为通畅,官方在沿途设馆驿十一处,足见朝廷之重视。一千多年前,这条路线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魏将曹爽带七八万人经骆峪伐蜀。甘露二年(257),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道路没有一定的宽度,几万人大军还有辎重等通行于羊肠小道,则是无法想象的。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官员、文人、商贾络绎不绝,诗词歌赋咏叹连绵。784年德宗逃难到汉中,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在长安到汉中的古道上先后奔走唐代两位皇帝,这是极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当然也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南宋开始,一是骑兵、火炮不适宜险山峻岭,二是汉中军民出于抗金需要,不仅放弃维护而且人为毀损堵塞道路,过后,傥骆道的通行作用日渐沉寂。但,遗迹众多,典籍仍在,今天,段老师这部小说,从讲述傥骆道宣传华阳镇这个意义上来讲,确实是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烟云氤氲、古道蜿蜒的华阳景区 段老师在小说中还讲述了两起重要的历史掌故,一是伏義曾封华阳为其母亲华胥的领地,我不知华阳地名与此可有关系?二是炎帝出生于华阳,幼年曾与母亲在此地生活,后来迁居宝鸡地区。段老师原就对这两说发过研究的文章,在《华阳奇缘》中予以载入当然无可厚非。我还知道洋县学者周忠庆和吕彦智等先生,对任姒炎帝华阳之缘也进行了多年的考据研究,他们令我心生敬意。段先生在《华阳奇缘》中记载,此地有旧石器遗址4处,新石器李家村文化遗址村落遗址39处。由此可见,这两说的考研绝非空穴来风。 特色突出,文字准确生动。小说开篇就迎面一个悬念,瞬间扣人心弦,唐安公主与羊祥瑞即将巧遇,突然出现正值发情期的大羚牛,耸肩勾首冲向公主,羊祥瑞奋勇向前引开羚牛,爱情故事由此发端:邂逅黑龙潭,对诗龙吟峡,献药搽耳崖,上香赠玉册,定情三台寺,藏身观音岩,佛庵说古镇,论法光湘寺,溯源炎帝洞,解梦青龙庙,讲道量天台,朱鹭传家书,羊家乐融融,护鸟柿油纸,牛岭说古道,青草谈嫁娶,论字遇熊猫,喜逢仰鼻猴,拜古二龙洞,纠结峻岭脊,九九结秦晋,珠泪别高堂,解囊惠桑梓,重阳庆满月,钦差传噩耗,舍身护全村。《华阳奇缘》可称得上:故事主线突出,情节曲折感人,爱情悲歌绝唱,历史风光非凡。 我不禁揣摩,写成什么模样的长篇小说?当时作者一定经过了耗掉许多根头发的反复思考。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如画山水、先民踪迹、古道遗存、山区民俗、淳朴民风、珍稀动物,等等。作者思绪辗转、易取难舍…… 多少次的构思、整合、调整、斟酌之后,作者依凭他的艰辛努力和强大的决心,还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呈现在世人面前。我在为唐安、羊祥瑞爱情故事触动心魄的同时,还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古道蜿蜒、烟云氤氲、山水相映的绝美华阳。只是一遍阅读,我心中的印象已十分深刻,颇有“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之感。 作者为描写华阳下了很大的功夫,本书第77页羊祥瑞介绍华阳太极图地形时,作者用500多字作了精彩的诗意描述,我觉得华阳称得上“山环水绕,负阴抱阳,造化神奇,生机万类”(作者语句)的赞誉 。 姿态万千的华阳瀑布 段老师才藻富赡,妙笔生花,书中多处情节和描写堪称精彩。如第9页对黑龙潭的记述,充分体现了黑龙潭的飞瀑溅玉、幽深奇绝、动静相宜、山水大观。还有作者对德宗出逃的原因、背景等交待的非常清楚,李怀光、朱泚、李晟、陆贽、严震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很自然地融入了情节之中。作者对得意阁和搽耳崖、三台寺、清凉川等古道上的有名遗址,作出了非常得体的介绍还点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洋县高僧法照大师,塑造了数名法师、道长的生动形象。同时,作者对唐时尊佛重道的情况和佛道的教义要旨,体现了相当的了解和很深的知识积淀。书中对朱鹮等华阳珍稀动物的介绍、对回河驿草料场深夜发生火灾时德宗光脚丫子跑到院子的描写,我看到了作者的博学和诙谐的情趣。 作者对华阳的地理环境、古道地名、风土人情、土特物产、饮食特色如数家珍,秦岭四宝、神仙豆腐、橡子凉粉、腊肉猪蹄,等等,书中几乎尽数列出。我曾多次到过华阳,退休后也曾全家数回住在华阳民宿避暑,清新干净的空气和奇秀险峻、千姿百态的山水自不消说,农户主妇的手艺也令我叹服,她们就地取材,总能麻利地加工出多种可口的佳肴。十多年前我在华阳陪同外地客人,丰盛午饭中就有洋芋糍粑,没想到一盘酸辣味一盘放蜂蜜的洋芋糍粑一上桌,几乎瞬间空盘。如今,您要走在华阳老街上,一定会对当地的琳琅美食留下深刻印象。 情节感人,描写自然瑰丽。我由衷佩服段老师的博学多才,厚实的文史知识和海量的诗词,在本书中比比可见。全书312页,其中67页有诗词,最多的第43页有7首诗,除引用了《诗经》1首和唐人崔颢、张籍的各1首诗,其他的诗歌均是段老师自己创作的,足可见其才华横溢、情采灿然,“妙善辞赋,下笔琳琅。”诗歌众多,成为章回体《华阳奇缘》的一大特色,整部作品是名副其实的“诗和远方”。阅读《华阳奇缘》,使我更加认识到,充足的知识是文学创作的基石,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积累,才能在创作的道路上取得成绩并走得更远。 华阳镇的风雨桥 《华阳奇缘》这面镜子,使我看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是此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更加相信,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工具,它更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生活环境、世道人心的桥梁。 书中虽用有限的文字写了德宗对唐安公主自主婚姻的反对,但已充分证明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联想到《竹书纪年》等古籍中对远古所谓“禅让”的记载,《史记》对刘邦被项羽打的狼狈逃跑时把子女踹下马车的生动叙述,都毫不无例外的体现了这般绝情现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现实人性,总是相互影响与交织的关系。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生活和精神的结晶,一直以来都是反映和探讨人性的重要载体。《华阳奇缘》中,作者通过对羊崇宝从自私阴暗到大义凛然的描写,还有唐安、羊祥瑞结婚前后各自的思想波动,充分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多面性。大善高义的铁血禅师、伯济道长、叔济道长、妙珍尼师、文峰法师等,还有舍生取义的武僧、朴实真诚的羊祥瑞母亲和妹妹等,小说的描写塑造了直率可赞的群体正面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具备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代表性,充分表现了人性的普遍规律和内在本质。作者通过描写,赞美了从古以来国家民族的人伦大道。经过几千年磨难锤炼的朴实的习俗、向善的民风,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价值观念,这种伟大的文化主脉,必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秦岭四宝 纵有万管玲珑笔,难写华阳水与山。我说一句估计争议不多的话:朱鹮生活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并且华阳还有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要说对生态条件的讲究,朱鹮的生态要求是很高的,全国唯一的朱鹮原生地、群居地就是洋县,与华阳近在咫尺的姚家沟1981年首先发现了七只朱鹮,姚家沟和华阳可称为朱鹮的“老娘家”。现在,省内外也有一些地方生活着朱鹮,但都是从华阳、从洋县迁居过去的。当然,必须要感谢包括华阳在内的党委政府和广大百姓,是他们的重视关心和大量的牺牲付出,才有这样世所罕见的优良生态。华阳很美,是非常典型的自然之美:青山连绵,飞瀑秀泉,林密草茂,空气清新,珍禽异兽,奇花仙卉,老街迤逦,古道沧桑…… 《华阳奇缘》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奇缘、大唐悲歌,也看到了作者对华阳山水、远古遗址、古道老街、深山民俗、风物特产的生动描写,呈现了难得的艺术之美,真是美美与共、绝美华阳! 段老师的《华阳奇缘》内容丰富,是综合性的地域历史文化小说,所以,解读起来必然是多维度的。不光是华阳、洋县,就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汉中,地域文化作品也应是越多越好,毕竟,汉中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的素材宝库。《华阳奇缘》的面世,也是汉中文艺界持续开展“汉风古韵”“书香天汉”活动的一个成果。 书中个别词句尚欠斟酌,如“四书五经”这个称谓应在宋朝及之后出现,当然,这是白璧微瑕。 总之,我认为从文学艺术性、主题思想性、故事趣味性等方面综合来看,《华阳奇缘》是一部成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长篇小说,值得品读和收藏。 【作者简介】李振峰,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市民间艺术家协会顾问,汉台区作家协会顾问。 编辑:西亮 责编:李彦锋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生态文学创作大赛举行颁奖典礼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