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拜望嶓冢忆先贤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振峰 时间:2024-05-21

文/李振峰

甲辰立夏,晴空万里,我夫妇和小吴、小谭(均为汉中新媒体主编)同行,迎着朝阳开始了古汉水源探访之旅。

图片1.png

烈金坝村的“禹宫古桂”

离开汉中市区,顺108国道西行约一个半小时即到宁强县大安镇,再前行十几分钟就到了烈金坝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古老桂花树,此地是金牛古道和到阳平关镇公路的分叉处,也是一处咽喉之地。我们从村头顺汉王沟沿溪向北,约五公里即到水泥公路尽头停车场,只见北边突兀一面白色绝壁十分醒目,此处即是名声响亮的白崖湾。郁郁葱葱的苍翠树林中有石板铺成的台阶盘旋而上,路边溪流清澈依山而下,多处呈现出连续转折跌宕的的小瀑布。石板路面铺就平坦阶梯式上升,总长约有一公里走了四十分钟。白崖之下赫然一个天然洞穴即是古汉水源头,洞口处明显可见两处大石,高约一米多,长约三米多,形如卧牛,头里尾外,在洞外适当位置往里望,右边之石状酷似回首之卧牛,堪称鬼斧神工。自古以来,人们称此洞为石牛洞,洞口最高约五米,最宽约八米,洞内有钟乳石串状滴水,石下侧有丝缕细水渗流,水量应属很小了。右边石牛身上有凿刻痕迹,字迹难以辨认。《陕西金石志》等典籍记载,石牛背臀部有八个古字,光怪陆离,不可辨识,不是当今公认的任何字体,大部分专家们认为这八个字是“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是大禹疏导漾水之源的标记。

图片2.png

作者拍摄古汉水源石牛洞

图片3.png

石牛洞

我仔细观察,洞内的石牛、石壁等,都有许多苔痕水渍,左边石牛臀部还有梳状钟乳石,看来古时还是有很多水的,四千年前可能还是有大水的,至于石牛的形成,则是美好的各种想象了。

“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流注入沔。”这是《山海经》所记载250条河流中,对汉江发源的描述。清嘉庆《汉中府志·山川·宁羌州》记载:“嶓冢山,州北九十里,在栈道烈金坝西十里,山势尊严,峰峦回合,望之蔚然深秀,其相连者为汉王山。《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孔传》:‘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流注入沔’。《山海经》:‘嶓冢,在今氐道县南’。《郭璞注》:‘嶓冢有二,一在天水,一在汉中。宁羌嶓冢以来,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山内有洞,宽数丈,深里许,为汉水发源处。水从山下涌出,有声砰砰然,天将降雨,其声愈大,如殷雷,洞外有石,砌台数丈,为往时祭汉源行礼之所。’”二百年前的汉中知府严如熤为《汉中府志》的主编,也是学养深厚、名重一时的地理学家,在汉中任知府、陕安道多年,又曾亲到石牛洞,所言应属不虚。至于当今洞内的深度,水的大小,则是沧海桑田之变化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经人们多次踏勘后。认定宁强玉带河为汉水之源,为有区别,石牛洞称为古汉源,玉带河之源则称为新汉源。

即使汉水之源的称谓有了古新之分,但,石牛洞的牛和金牛道的牛是否上苍安排的巧合呢!另外,嶓冢山流出的河溪至今仍是汉江最上游的源流之一,依然应受到人们的尊敬!

石牛洞为汉水之源,众多史籍均有记载,《尚书》《山海经》《汉书》《史记》《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典籍均认定此说。我站在石牛洞前石台之上,深感此洞此沟自然风光之奇绝清幽,以及空气非常之清纯新鲜,也对考证记录汉水之源的众多人士生发出由衷的敬仰之情!

图片4.png

远眺石牛洞

要说石牛洞的风景,明代诗人王一鸣写得好:“山势孤高耸翠峦,遥天凝望碧云端。 飞流燕尾迢迢落,仄径羊肠曲曲盘。 风送闲花粘客袖,烟横石岸隐渔竿。 飘飘我欲凌霄去,一笑长空星斗寒。”

古时石牛洞的水量一定是很大的,后来逐渐减少了。唐代诗人胡曾诗句:“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南宋陆游曾到过石牛洞,写下诗句:“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明代的大文人薛瑄《汉江源》诗:“巨峡自天开,峨峨嶓冢来。回还幽谷底,清浅汉江源。”看来,薛瑄当时看到的石牛洞,水量已经不大了。

图片5.png

石牛洞串状水滴

图片6.png

石牛洞旁导漾亭

在洞外石台上,今人修一红色亭子,名曰:“导漾亭”。大家极目远望,自是风景万千。除了拍照留念,还讨论了嶓冢山属于哪个山脉,我认为应属秦岭山脉,因为秦人、秦岭都从甘肃西来,嶓冢山也是自甘肃而来。

我们拾阶而下,坐车回到了烈金坝村路口。因为各种原因,这里已远没有旧时的宽阔大气,也看不到禹王宫的恢宏景象了,只有那棵久经沧桑的巨大桂花树依然挺立在古今大道之旁,默然注视着社会的变化和东去西来的各色人等。

这棵桂花树年代几何?目前尚无权威定论,有的说六百多年,有的称为“唐桂”,其高大巍峨,使人肃然起敬。无论是方志所载,还是百姓俗称,“禹宫古桂”的名号从古流传至今。

图片7.png

烈金坝村的“禹宫古桂”

《汉中府志》记载:“禹王庙,州北八十里嶓冢山下,明嘉靖十六年,知州王儒建,二十四年,知州萧遇祥重建。嶓冢为汉江发源,禹实经焉……”这座当年规模宏大、影响也较大的禹王庙(宫)已经荡然不存了,但路边竖有两块较大的旧碑,碑文模糊难辨,其中一块落款可依稀看出“严如熤撰”四字。我看着这位二百年前在汉中很有作为的廉洁知府的姓名,不禁顿生敬意。庙已不在,但严公当年修编的《汉中府志·艺文》收录了《禹王庙记》全文,使我们能完整看到这一真实的历史文献。

在桂花树下盘桓时,有几位老人与我们交谈,说起了这条古老的金牛道,大禹到石牛洞治水,禹王庙的旧闻轶事等,还说到九十年前,这里的共产党员陈锦章、妹妹陈真仁全家十一口人参加红军的往事,几位老人平稳的声调并没有掩饰住内心的些许自豪。

图片8.png

禹王庙石碑,中间碑落款有“严如熤”字样

“水由地中行,江河淮汉是也。”两千三百年前的哲人孟子,把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中国四大河流,奠定了汉江的大河地位。《左传》称:“汉,水祥也。”汉江又称汉水,古时亦称沔水。汉江出自秦岭巴山,连接汉中、南阳、江汉三大盆地平原,于武汉汇入长江,绵延三千余里,流域面积十五万平方公里,堪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滋秦滋楚、贡献巨大,而今,南水北调、造福华北人民,功德无量也!

在大桂花树下,我想起了大禹。许多史籍,尤其是《史记》载,禹出生于四川汶川一带的古羌族,名文命,字密,身高九尺二寸。其父鲧历时九年,筑堤堵水治水效果不明显而被杀,舜征求大家意见后决定让禹治水,“女平水土”。禹受命后全力治水十三年,数过家门而不入,禹以疏导为主治理大水,《史记·夏本纪》载:“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他开划九州,开辟九州道路、修筑九州堤障、勘度九州山岳,发展农业生产。禹吃苦耐劳,诚信亲善,“而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史记·李期列传》)是天下众人公认的榜样。汉中属九州中的梁州,《史记》记载大禹治理汉江“华阳黑水惟梁州,汶、嶓既蓺……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意思是汶山、嶓冢山一带经过治理,已可种庄稼了,长江、汉水也疏治了。西南进贡之物可用船由潜水运入沔水(汉江),再起岸由陆运至渭水。古时,人们曾把汉水也叫做黑水,如清代大文人王士祯诗《南郑至沔县道中杂咏二首》“黑水梁州道,停车问土风。沔流天汉外,嶓冢夕阳东”。清嘉庆《汉中府志》载:“黑水,出县(现汉台区)北山,南流入汉。”“黑水县,在马道西一百里,有故地‘残碑’。”禹道九山,其中就有汉中,“道嶓冢,至于荆山(在今湖北)。”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说禹治汉江是从嶓冢山开始,一直到湖北荆州,也都有清楚的记载。《史记》记载禹巡九州治水,当然包括汉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过三澨,入于大别,南入于江。”(《史记·夏本纪》)

图片9.png

古汉水源头打卡

我对大禹治理汉江的了解主要是阅读《史记》,而《史记》恰是最令人信服的权威典籍。一百年来,随着人们对甲骨文的识读,《史记》的许多记载被证明属实。依我愚见,四千年前,禹曾亲到汉中治理汉江,理由有四:一是许多典籍都有记载;二是石牛古字、从嶓冢山直到湖北荆州的汉江沿岸都有治水遗迹和官民祭祀大禹的宫庙、习俗等,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三是当年随大禹来治汉水后留居的羌人是汉中羌民先祖,并非没有可能;四是大禹分封其子时,安排一子在汉中为褒国国君,和他来过汉中,看到过这块当时已经广种水稻的盆地不无关系。

切不可对烈金坝小看或轻视,三千年前,三星堆的族人肯定曾经从此经过,商代女将军妇好率大军征战巴蜀从此经过,巴蜀军民随周武王伐纣从此经过,秦国大军灭蜀和后来治蜀的官员李冰等,都从这里走过。两千年前的一天,意气风发的司马迁也来到了烈金坝,从金牛道去四川云南出公差。我无法知道当时这位年轻的郎中(官名)在这里做了多长时间的停留,但我相信司马迁是从褒斜道来到了汉中,并且还游历了张骞的故乡城固等,当然,还去了拜将坛等地。

我从《史记》中看到,惜字如金的太史公在四十多篇文章中写到汉中,提及汉中、南郑有一百七十余处等,充分显示了他对汉中的重视和印象之深。两千多年前,太史公的前辈秦国大将司马错曾数次率领大军经过褒斜栈道从蜀、楚手中夺取了汉中,还由金牛道入川灭了蜀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切,司马迁是非常熟悉的。但,前辈的光辉不会影响到他的秉笔直书,恐怕主要还是汉中本身的独特战略地位和辉煌精彩的重要故事,使得太史公欣然命笔,使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曾经灿烂非凡的汉中!

图片10.png

石牛洞前留念

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非常具体地记述:“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太史公所说的蜀汉、巴蜀应包括汉中,有时甚至仅指汉中,如他在《自序》中感叹:“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判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这里说的蜀汉,即可理解为仅指汉中。

太史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字,如大禹疏治嶓冢汉水的长篇记述,刘邦与韩信五百多字完整的“天下第一对”(即《汉中对》或称《登坛对》)、“秦厉共二十六,左庶长城南城。”“惠公十三,代蜀,取南郑。”“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秦昭王四十六,之南郑。”“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还有关于褒姒、张骞的大段记述,等等。从《史记》的总体情况看,他对于涉及汉中的人和事的记载,可以说是不惜笔墨了。

石牛洞前石板路以及石牛洞下溪流

当年,司马迁经褒斜栈道到了汉中,又从金牛道入巴蜀,从《史记》的文字记载来分析判断应是完全可信的,另外,从《史记·货殖列传》中写“蜀、汉、江陵千树桔”这个结论来看,极有可能他当年还到了城固县,看了大片桔树的情况,还品尝过桔园的蜜桔。他写的“千树桔”不仅指多,还有好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名优特产”的意思。请看看太史公记述原文,“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河济千树荻;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那么,他到了宁强县烈金坝村踏上金牛道时,去看嶓冢山汉水源石牛洞没有?我想,肯定是去实地察看了的。司马迁幼时即博学多才,喜好亲历亲为、游学考察、探奇访胜、追根溯源,他在《史记·自序》中说自己:“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当时,江、河、淮、汉早已闻名于天下,汉水之源亦无争议,太史公行至汉水源头,理当亲至石牛洞察看才是;再者,《史记》写到大禹治水时,多次提及嶓冢山,这也使司马迁亲到汉水源头石牛洞察看之说增添了很多的可能性。

我们离开了烈金坝这个千年古村,关于汉水及源头的遐想还在延绵。我想:在烈金坝应该有大禹和司马迁的塑像。阳光之下,好象那棵有着六根枝干的高大壮观的桂花树就是二位先贤的塑像,再往远看,嶓冢山、秦岭、巴山也好像是二位先贤的塑像。

图片13.png

作文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汉台区作家协会顾问。


编辑:西亮           责编:鲍海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走进青木川古镇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