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勃牛沟村支部筑基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11-0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康亮亮 薛江江)佳县店镇勃牛沟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本是山地苹果的优质生长区。但正如一位村民所说“以前种苹果靠经验,养牛羊没技术,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一番话道出了曾经勃牛沟村所面临的“种苹果凭老经验、养牛羊缺真技术”困境,这也是勃牛沟村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为唤醒勃牛沟村的沉睡资源,有效激活乡村产业潜能,近年来,店镇党委锚定“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在勃牛沟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一线,实现乡村产业从零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该村党支部主动做好“领头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牵头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整合土地资源,将800余亩闲置坡地建成标准化山地苹果基地。不仅如此,村党支部还主动走出去找资源,引进“瑞阳”“瑞雪”等优质苹果品种,摒弃过去“靠天吃饭”的老办法,全面推广起垄覆膜、疏花疏果、绿色防控等科学种植技术,让山地苹果从产量没谱变成品质可控。 针对过去“种果、养殖两张皮”的脱节问题,村党支部又牵头探索循环农业新路径。党员致富能手率先 “吃螃蟹”,在果园里试养土鸡、肉牛,探索实践出“果林生草养禽——禽粪发酵喂牛——牛粪还田育果”的生态循环模式,即土鸡啄食果园害虫,减少农药使用;禽粪、牛粪经发酵后成为有机肥料,改良土壤肥力,这样既降低了种养成本,又提升了苹果和畜禽的品质,实现一亩果园两份收益。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为破解村民“想干不会干”的难题,村党支部主动对接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搭起“专家+党员+农户”的技术帮扶桥梁。先后邀请农林专家进村开展20余场专题培训,内容涵盖酸枣嫁接、病虫害防治、养殖防疫管理等,覆盖种养全流程。同时,村党支部带领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队,分片包户手把手指导帮果农修剪枝条、精准施肥,教养殖户配比饲料、规范防疫流程等,真正做到农户有难题,党员上门帮。 如今的勃牛沟村,800余亩苹果基地硕果满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兴旺,合作社已培育出12名技术骨干,技术服务队覆盖全村所有种养户。曾经的“产业洼地”,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变成了“增收宝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干劲越来越足了,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