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2025全国秋季“村晚”周至示范展示活动落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11-05

    全国秋季“村晚”周至示范展示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青秋色浸染,秦韵悠扬。11月3日傍晚,西安市周至县二曲街道镇东村的乐天公园内人潮涌动,欢声如潮。“源来周至 多来多福”2025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精彩上演。本次活动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陕西公共文化云、西安发布、西安文旅等多个平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诗意演出
  当秦腔遇上摇滚,当剪纸舞动麦浪,当非遗集市飘出农特产的香气……一场属于农民、源于乡土的文艺盛会,在激昂的鼓声中拉开帷幕。演员在台上倾情表演,观众在台下驻足欣赏,歌声、掌声、喝彩声交融,构成了一幅展现新时代关中乡村风貌的动人画卷。
  鼓舞《龙腾盛世》以铿锵节奏擂响振兴强音,气势恢宏;舞蹈《簪花赋》演员衣袂翩跹,舞姿曼妙,尽显古典韵味;周至县剧团带来的秦腔《白蛇传·游湖借伞》唱腔醇厚,表演精湛,让戏迷们大饱耳福;摇滚说唱《秦川谣》以动感的节奏、青春的演绎,赢得年轻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尾声的《秦腔荟萃》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喝彩声此起彼伏。
  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当地村民王女士激动地说:“我是秦腔戏迷,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特别开心!孩子们都看得目不转睛。”
  “村晚”搭建群众展示大舞台
  据了解,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以“农民编、农民演、农民看”为主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形式,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传递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这次‘村晚’充分体现了‘群众主角、专业赋能’的特色。”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白利群介绍,“我们不仅选派了馆内优秀辅导干部和精品节目参与,更重要的是前期深入周至各镇村,对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进行指导和提升,让原生态的乡村文艺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村晚”舞台,已成为激活西安基层文化细胞、发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展现出一座城市深厚而鲜活的文化底蕴与创造力。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与精彩演出相呼应的是热闹的“非遗+”集市和农特产品展销区。周至小吃、非遗手作、秦岭山珍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品尝、购买。这种“看大戏、品美食、购好物”的一站式体验,有效拓宽了周至特色商品的品牌推广与市场销路。当地果农李师傅高兴地说:“今天带来的猕猴桃样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还有很多游客加了微信,准备长期订购。”

    村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这场以“源来周至 多来多福”为主题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成为周至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果的集中展示。
  “我们今年举办‘村晚’,就是要做实‘乡村景’、唱好‘文化戏’、走稳‘振兴路’。”周至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村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而且是我们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通过让农民当主角,既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成果,也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造‘源来周至 多来多福’文旅品牌,让文化活力转化为产业动力,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让农民的口袋更鼓、精神更富足!”

编辑:一加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