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渭南市合阳县:“四个关键词”探索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岳采丽 时间:2024-06-2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岳采丽)黄河岸边的合阳是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其古老与美丽无不与文化相关联。

合阳古称有莘国,是《诗经》开篇之地,自古崇文尚教,重教兴学相沿成习。孔子弟子子夏曾设教于此,明代的西河书院享誉三秦。改革开放后,又先后在初等教育普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方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进入新世纪,合阳教育继续阔步向前,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强县、“双高双普”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国家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合阳中学是陕西省第一所县立中学,城关中学被人社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实验中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探索其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不仅蕴藏在“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强教育”的决心和信心里,蕴藏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修为和气魄里,同时也蕴藏在“四个关键词”之中。

1.jpg

全民重教的情怀

“要是哪个村的学校办不好,村委会脸上都没光彩”,合阳县南沟村村民薛经齐这样说教育。二十年前,南沟小学“危改”,村委会发起“每人筹一厘地、交10斤粮、搬400块砖”倡议,全村齐心协力,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危改”。学校建成后,70多岁的老党员秦振武捐出节省的10元钱,并主动提出免费看守校门一年。一时间,全村人人捐赠书本、课桌、教具,一些人还捐出了养老钱、寿材钱。薛经齐告诉记者,“对我们农民来说,每个家庭都一样,教育就是第一大事。”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合阳教育的发展,与长久以来全民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密切相关。

在合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兴县富民的基础工程积极推进,把教育发展目标定位从打造“品牌教育大县”,上升为“品牌教育引领区”,到现在的打造“基层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地”,建设“美好教育新高地”。坚持实行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教育制度,3年来先后出台79项政策性、法规性、事项性文件,教育经费逐年提升,每年教师节重奖教育、激励教师,四大班子领导走进教师群体走访慰问,全力支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在重教的浓厚氛围下,全民兴教助学成为一种热潮。陕西好人党宏超年年倾心助学,先后捐资200余万元用于添置学校设施设备,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民营企业家杨百章2023年向合阳中学捐资10万元、第二高级中学捐资5万元用于两所学校高考奖励;从2007年开始,合阳中学校友设立“赵民昌奖学金”每年捐资奖励高中考优秀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迄今已持续17年。

45万合阳人同心同力,汇聚了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如此深切的教育情怀之下,合阳走出去的栋梁之才不计其数,更有雷凡培等顶尖级的航天人物放大着“榜样的力量”,励着一代又一代合阳人。

2.jpg

创建引领的气魄

多年来,合阳教育始终用着一种力量支撑着发展的坚定信念,以一种目标形成发展的不竭动力。那就是“忠诚敬业、负重加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合阳教育精神。面对穷县办教育的实际,合阳县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敢试,在渭南市率先实施各类教育创建工作,为教育高位优质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合阳就是陕西省普及初等教育状元县。本世纪以来,合阳县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政策,抢抓有利时机,在渭南市率先实施了国家“两基”达标、“两基”巩固提高、陕西省教育强县、“双高双普”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等综合创建工作,为全县教育高位优质发展创造了条件,赢得了先机。

一次创建就是一个台阶,就是一次嬗变,合阳走出了一条以创建促发展的独特轨迹。创建中,合阳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教育更显公平。近十年来城区累计划拨土地1000余亩,新建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5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少年宫各1所,改扩建初中小学各1所,增加学位20000余个,有效破解了城区就学难问题。投资3亿余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创建中,全县各级各类教育高水平发展。按照“全类别、全层次、全覆盖抓创建”的思路,合阳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整体提升,从2003年以来,先后创建省级示范高中1所、标准化高中1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所,示范初中4所、示范小学4所、示范幼儿园4所、示范成技校15所,在渭南首家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创建中,合阳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总引擎,着眼推进教育方式信息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深度推进全县教育教学信息化、优质化、现代化,抢占发展高点。

3.jpg

丰盈内涵的品质

“让教育内涵更加丰盈、更具品质”,这是教育人的呼声,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如何将内涵发展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教育内涵发展所必须首先考虑的。鉴于此,合阳县十分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德育工作,总结提出了仪式育德、知识润德、读写养德、技能强德、习惯立德、实践寓德的“六德”育人体系,得到省市文明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精品立教、 精致育人”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德育优秀案例。

教育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德育”,还体现在“智育”。围绕打造“基层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地”目标,合阳县稳步实施“课堂革命 合阳行动”,与北京华樾教育科技研究院合作,引进“语文主题学习”,与《中国教师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行探究自主式教学法,打造激情、趣味、创新课堂。同时创新推进“双减”实施,深耕课后服务,构建学校文化,系统提升教学质量。

“把孩子从分数中解放出来,不比分数比进步,不比成绩比成长。”这是合阳教育领先全省的特色,也是其不断丰盈教育内涵的初心。

长期以来,合阳教育着眼于系统化思维、体系化构建,全学段实施,系统推进“双减”实施,提升教学质量,深耕课后服务,构建学校文化。3年来全县1000余名学生在科技创新、艺术展演、演讲比赛等方面荣获国家级奖励。“美好教育 诗韵合阳”的教育文化名片享誉三秦。

4.png

锻强队伍的决心

“合阳教育的高位优质发展,得益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育人才队伍。”该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增龙认为,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合阳县坚持立足根本,创新优化人才补充、选任、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好有人用、用好人、管好人的问题,确保全县教育拥有持续强劲的竞争力。

“到偏远农村去,带着优质资源扎根农村,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才对得起培养我的这片土地”,魏锋校长先后从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到县城周边的和家庄镇中心小学再到偏远农村的同家庄镇中心小学,他放弃了城区的繁华和舒适,踏上了艰苦和艰辛的前行之路。这是他的家乡,他带着多年在城区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要改变这里的落后。同样,从城区走进农村的马超峰、侯永强、张经鹏等等,他们都是同样的想法。

这是合阳县为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合理流动,而推进的“双向选择、公开竞聘、指令性交流、跟岗挂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形式。同时合阳县确立三大类27项“三支队伍”培训项目,每年县财政列支教师专项培训经费200万元,近两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教育干部、校(园)长及教师3300余人次。启动实施青年教师“新竹工程”,推动全县360余名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两年达标、三年优秀。以校(园)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为抓手,连续举行校(园)长管理能力培训、校(园)长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旨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园)长队伍,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这里,有全国优秀教师郭晓露,有陕西省领航校长魏改芳、省劳模王军玲、省师德标兵柳晓东,有三秦名师乐兴贵,全国金牌指导教师张亚凌,更有无数默默无闻、勤勉敬业的教师,他们把最好的一面都给了学生,成为三尺讲台上学生百读不厌、书香四溢的“大书”。

 

编辑:佑怡           责编: 王越美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