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聚力“八个新突破”:西安碑林莲湖临潼三区共谋2024新发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马溯萱 时间:2024-05-2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见习记者 马溯萱)5月2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碑林区、莲湖区、临潼区三区代表人就2024年如何深化“三个年”活动,紧抓“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展开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各区在科技、文旅以及民生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1.jpg

 

碑林区:优“千亿级实力城区”,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努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碑林区委书记张帆表示:2024年,碑林区将扎实开展全省“三个年”活动,围绕全市“八个新突破”,聚焦“六个碑林”,聚力“六个奋勇争先”,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努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2.jpg


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科创碑林”。发挥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亿元。设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金,新建2个概念验证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以上。

扩大有效需求,建设“活力碑林”。坚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实施102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49.7亿元,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培育“五上”企业不少于40家。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提升钟楼—大南门都会级商圈,打造小雁塔片区高能级商圈,建设4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1个省级示范商业步行街、3个市级夜间消费聚集区。

深化文旅融合,建设“人文碑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数字文旅“五个一”工程,设立数字文旅发展基金,打造数字文旅产业园区,开展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扩大优质数字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新模式,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2%左右。全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创“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碑林”。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9个老旧小区改造、9条次支路整治、10公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和210公里水气热管网改造。坚持大城细管、名城严管、老城新管、依法柔管,深化城市治理主题月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办好民生实事,建设“幸福碑林”。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新组建3个高中教育集团、4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围绕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托管等9大功能,逐步实施19个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新建改造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广泛开展综合性群众文体活动,建成40个全民健身路径。

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平安碑林”。树牢底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综合治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莲湖区:围绕“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西安核心城区”总目标,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做到“六个再提升”

莲湖区委书记马翔表示:2024年,莲湖区将持续深化拓展全省“三个年”活动、聚焦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围绕“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西安核心城区”总目标,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做到“六个再提升”。

3.jpg


在推动产业转型上再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北院门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庆智路高端智能科创、枣园桃园都市工业、南二环现代金融等四个产业聚集区。在西大街、玉祥门等区域,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

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再提升。狠抓长安先导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实验室、第一工园·莲湖智联创星中心等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个以上。

在推进项目招引上再提升。全年盘活闲置楼宇6.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栋、星级楼宇6栋以上。抓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持续优化《产业招商地图》,积极招引优质龙头企业,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深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新登记市场主体1.5万户。深化“1+5+N”法律服务模式,推进企业“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跟踪式全过程法律服务,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再提升。完善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任务,新增学位1200个。加快三博脑科医院、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扩大“卫星医院”范围,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优化养老服务均衡供给,建成4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

在夯实基层基础上再提升。实施5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补齐路网、管网、电网等短板。新建1000个停车泊位。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加大社区建设保障力度,加快推进“多网合一”,建强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等群众有感的安全创建,全力争创“平安金鼎”。

 

临潼区:打好文旅和先进制造业“两张牌”,勇立潮头,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临潼区委书记黄可表示: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市委“八个新突破”工作要求,打好文旅和先进制造业“两张牌”,勇立潮头,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潼新篇章。

4.jpg


聚力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华为公司合作推进临潼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组织招商小分队,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培育,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

聚力产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丰、代新工业片区“腾笼换鸟”、提质增效,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施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医工智能等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五上”企业新增35家以上。

聚力文旅兴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省市共建秦始皇帝陵大景区、秦文化集中展示区、秦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深度挖潜生态、文化、温泉等资源优势,策划实施东安村民宿集群、周家场特色食宿体验区等项目,打造“温泉之城、演艺之城、度假之城”。

聚力设施提升,提升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陇海铁路城区段明洞城市缝合工程,推动临潼新区等8个片区建设,加快建设秦汉大道TOD、凤渭路两侧居住区,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统筹抓好村庄规划建设、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用全年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省级30个、市级60个、区级100个。

聚力合作共建,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以文化交流带动商贸合作。加强与浐灞国际港产业联动,推进现代物流区、新丰铁路编组站融入全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渭南高新区联动协作,打造西渭融合“桥头堡”。

聚力绿色发展,绘就生态临潼美丽画卷。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扎实推进零河水库扩容改造等治水项目,争创“幸福河湖”。打好控车、减煤、禁燃、治源、抑尘、增绿“组合拳”,落实“一站一策”重点区域网格化监管,确保全年优良天数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前列。

聚力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左右。全力办好2024年民生实事,规划建设新区实验小学,提升秦汉幼儿园及火车站小学设施配套。开展健康临潼17项行动,加快区中医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作用,扎密织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各领域安全防线,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图片来源:谢伟)


编辑:以太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