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佳县王家坬村:推广渗水地膜谷子 奏响旱地丰收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3-08-3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许倩)近年来,榆林市佳县兴隆寺便民服务中心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推广集成技术为抓手,统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业结构,打造王家坬村渗水地膜谷子基地,为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政策帮扶有准头 “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集节水、省工、增产优势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渗水、保墒作用,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探墒、膜上覆土、打孔穴播、精准镇压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亩均产量较传统种植方式可增产250公斤以上。”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尚武平介绍。 王家坬村地处黄土高原,农作物产量低,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天然之地。近年来,在佳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兴隆寺便民服务中心坚持“区域化布局、组织化推动、示范化带动”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渗水地膜谷子种植为“牛鼻子”的有机旱作农业,倾力推动王家坬村渗水地膜谷子产业向强、优、精、细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山坡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今年以来,兴隆寺便民服务中心采用机械进行穴播,一次性完成开沟铺膜、覆土、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免间苗、省除草、不灌溉且出苗好、产量高。同时其厚度只有0.007毫米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还具有保水和渗水等功能,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该地膜绿色环保,180天降解50%以上,365天降解95%以上,有利于消除农田白色污染。 农民致富有盼头 2022年,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基地采取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共建成 500 亩的高标准农田,其中种植渗水地膜谷子 300 亩(流转 150 亩),地膜高粱 200 亩。流转费用每亩 100 元,农户直接受益 15000 元。 谷子收成后由各村集体组织面向全镇以高出市场价 0.05 元/斤向农户进行回收,并由中硷村、刘仓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杂粮加工场负责进行加工、包装,“消薄培强”领导小组成员和兴隆寺乡贤人士进行市场销售,加工销售利润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今年此基地预计亩产量达 1000 斤,以市场价每斤 3 元计算毛收入可达 45 万元。 正在干活的王家坬村村民说,“我们不懂产业发展,不明白啥大道理,只知我们能够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光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渗水地膜谷子种植,给附近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编辑:夏雨 责编:李奕铮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安康市平利县:满目皆景绽华彩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