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榆林佳县:“双长”联动,厚植“绿水青山”底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3-03-28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魏杰鸰)近年来,榆林市佳县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压紧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落实落细落小各项工作,切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林长”护林绘“青山”

全速推行林长制,出台《佳县林长制县级会议制度(试行)》等五项林长制配套制度,各镇办均设立镇林长制办公室,各行政村均指定专人负责林长制日常工作。


 

佳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长廊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9万亩。以建成“山水葭州·康养胜地”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为目标,2022年,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第二批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从林业休闲旅游到森林运动、森林养生等森林康养发展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展开,真正实现了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不断创新“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模式,协同保护森林资源发展。强化“三线一单”成果管控,持续开展“人工+飞播”造林,重点开展沿黄绿化造林和红枣林保护,建设营造林4万亩,实施秃尾河流域山体治理5000亩,加强森林防火和封山禁牧管控,加大枣疯病等林业病虫害防控力度,推进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机制落实,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河长”护河描“绿水”

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佳县持续推行河湖长制,加强各级巡河力度,县级河长共计巡河82人次,镇级河长共计巡河440人次,村级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创新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镇两级河长办、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职能优势,实现业务监督、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有机衔接。


 

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落地,规范黄河河道采砂管理,严格执行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加强佳芦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整治,确保黄河干支流水质良好;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深化节水控水行动,制定佳县水网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落实源头管控和“一河一策”,强化秃尾河、店镇河等小流域水环境日常监管,新建乡镇污水处理站3个,确保全县主要流域2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以上。

新建淤地坝82座、粗泥沙拦沙坝7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4平方公里,全面完成泥河沟—潘家畔—东方红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佳芦河入黄口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乌龙河入黄口生态保护修复、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建设项目,构筑黄河中游生态屏障。

让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河长”,每一片生态林区都有自己的“林长”,实现河长、林长全覆盖,确保佳县青山“安好”、绿水“无恙”,这是佳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编辑:夏雨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