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陕西“画像中国” 东府同州揽尽四方客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余楠 时间:2023-03-28
3月27日,在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地带——渭南市大荔县,一群年轻充满活力的“Z世代”海内外青年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画像中国”之旅。 多国青年在“Z世代”画像中国——工笔绘陕西网络互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合影 摄影 宋姝君 “对话”历史风流人物,共“画”农业新图景,眺望当地风光山水,品尝特色鲜瓜果蔬……在这趟旅程中,来自罗马尼亚、叙利亚、韩国、泰国、越南、卢旺达、加纳、赞比亚、摩洛哥、喀麦隆等国家的青年,和中国青年一起畅游美丽大荔。满满当当的行程,让他们认识了渭南大荔,感受到了全新的陕西风韵。 历史打底 多国青年触摸大荔文化肌理 “大家好,我是来自罗马尼亚的安娜。”在当天活动的启动仪式上,身着戏服、脸涂油彩、款步迈上舞台的安娜(Crivat Ana-Maria)吸引了众人的眼光。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博主,她觉得这次体验同州梆子演出戏服是一次难得又难忘的经历。 来自罗马尼亚的安娜向大荔县剧团工作人员学习戏曲知识 摄影 彭一鹏 在上妆过程中,大荔县剧团申梅芳老师向安娜介绍同州梆子,还现场教学一些基本的手势和动作。启动仪式上,安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冠”,这个动作意为整衣掸尘,是对台下观众的一种尊重。看着小“徒弟”在台上的大方举止,申梅芳点头微笑,肯定了安娜的悟性与礼貌。 大荔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除同州梆子外,还有10余项传统技艺列入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自叙利亚的拉丁走入皮影戏幕后,与艺人互动 摄影余楠 这次活动中,来自叙利亚的拉丁(Ali Zein Alabdin)迷上同朝皮影,主动走向幕后,向操纵皮影的表演艺术家讨教。作为一名视频博主,拉丁用相机记录精彩表演,用镜头聚焦皮影表演艺术家的辛劳生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得知这些人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后,拉丁由衷地表达着敬佩之情。 来自越南的阮氏清清(左)与来自越南武庆玲(Vu Khanh Linh)手拿大荔面花合影 摄影 张雨晨 “没想到,小小的面团可以捏成小兔子的形状。”来自越南的阮氏清清(Nguyen Thi Thanh Thanh)对大荔面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引下,她用面团捏成了自己喜欢的形状。阮氏清清表示,中国文化很特别,她完全陶醉在这个过程之中。 科技赋能 大荔产业发展走向新图景 吊篮西瓜糖度可达15以上、西瓜幼苗和南瓜幼苗可以嫁接在一起……在大荔新颖园区,多国青年近距离观赏农作物,第一次进入大棚的他们十分好奇,不停地咨询园区工作人员。在获得新知识以后,他们还会彼此交流和分享,一起辨别农作物的不同特征。 多国青年博主参观大荔新颖园区 摄影 彭一鹏 在农业方面,中国自媒体账号“雄飞来了-就大一圈”的运营人郭雄飞正是一个深耕农业领域的新农人。他是现代化农业设施棚常客,经常和各大棚主一起讨论种植、棚温等农资保值问题。这次参观,他化身“向导”,用专业知识向多国青年科普。 “其实,大荔县阳光玫瑰(葡萄品种)也很不错,我们经常和当地种植户打交道,想办法改善种植成效。”郭雄飞介绍,他主要针对葡萄产业,所谓“就大一圈”就是指他们给种植户提供技术帮助,让葡萄树结的果子越来越大。在帮助种植户之余,他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 郭雄飞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柳洪华 漫步畅家村,随处可见的“绿”着实吸引住了韩国青年金峻范(Kim Junbum) 。在浏览村史照片时,金峻范发现过去的畅家村环境较差、垃圾堆叠,与眼前的美景天差地别。为了解决疑惑,他找到畅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红利了解详细情况。 多国青年漫步畅家村太兴龙池旁 摄影 彭一鹏 为了打造环境,畅家村从基础的清洁开始,每一株花草都精心挑选和设计,在村民的集体努力下,群众收入逐渐提升。找准了发展赛道后,畅家村逐渐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3A级村庄景区”等荣誉称号。 增进交流 汇聚海纳百川的开放气魄 “历经130年风雨沧桑的丰图义仓仍在为国储粮,在历次灾荒中,放粮赈济,救民无数,发挥了储粮救灾的重要作用。”多国青年饶有兴地听讲解员的介绍,遇上有意思的地方,便立刻记录下来。 丰图义仓航拍图 摄影 彭一鹏 等到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穿梭在丰图义仓各个角落,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探索。“我来渭南一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渭南的乡村,看到这些古建筑,我觉得非常好,感觉很有历史。”来自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欧赛说。 一路同行,让各国青年之间结下友谊。中国青年贾博涛,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为了增添这趟旅程的趣味性,向他的新朋友表演戏法。“他们很热情,对我的戏法很感兴趣。表演期间一直试图解密,不过都失败了。”贾博涛笑着说道。 华山戏法传承人贾博涛(中)与海外青年互动交流 摄影 吴明玲 坐船横渡大荔朝邑湖国家湿地公园,凉风轻拂,“Z世代”青年们观赏水中鸥鹭,美好的自然风景排解疲惫,给心灵以更好的理由出发。但这里有的不只是美好的风景,多年前此处被称作“盐池洼”,遍地盐碱,不宜耕作。特殊的地形环境让众人好奇,“以前只听说过海盐,没想到还有池盐的说法。”金峻范感慨道,中国地大物博,来到陕西见识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多国青年与大荔朝邑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摄影 彭一鹏 渭南大荔县,具有县域广阔、三河汇流、水草丰茂的地理风貌和先民人脉久远、传承有序、生命不息、精神长存的人文特征。这里,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大荔猿人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成为人类史诗中最早的“大荔身影”;魏长城遗址、唐金龙高塔,宋岱祠岑楼、清丰图义仓等文物古迹,代表着多个朝代“大荔印记”;同州梆子、碗碗腔、同朝皮影等非遗艺术,彰显着丰富多彩的“大荔文化”;以大荔冬枣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讲述着黄河哺育下的“大荔巨变”。 赏大荔的山河之美、品大荔的人文之美、看大荔的发展之美,便是“Z世代”青年画像“大美大荔”的难忘之旅。(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文 余楠) 编辑:晓佳上一篇:“良法善治——读懂习近平法治思想陕西行”网络主题活动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