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定边县冯地坑镇接续奋斗 小康之后再出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叶子 陈煜 时间:2022-09-0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叶子 陈煜) 近年来,榆林市定边县冯地坑镇坚持全面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结合村级产业发展优势,创新经营机制,实现村村有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全镇。


image.png

定边县冯地坑镇全貌 陈煜摄


处暑时节,冯地坑镇新城滩村村民李永富家门口的荞麦花开得正旺,未到收获的季节,李永富却闲不下来,这几天他都在忙着检修农机。今年68岁的李永富曾是因灾致贫的精准扶贫户,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李永富流转了土地,建起了仓房,购置了全套的农机农具,也凭着对农田的执着与热爱,成为了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从机械的操作、加工、维修我自己都可以干,家里种的地都是我自己一手经营的,今年下来估计毛收入能有4万元左右。”李永富高兴地说。


image.png

李永富检修农机  叶子摄


曾经的扶贫户到如今的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李永富的这一转变,也是新城滩村种植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写照。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新城滩村带领农户种植中药材黄芪、黄芩2000余亩,累计带动脱贫户48户。此外,新城滩村还与任塬村示范养殖湖羊1120只,通过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创建经济实体,增加农民收益。“通过养殖、种植、油服企业帮扶村民务工,我们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相比前几年都实现了翻番。”冯地坑镇新城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德元说。


image.png

新城滩村与任塬村示范养殖湖羊  叶子摄


在冯地坑镇冯地坑村,除了从事传统的种养殖业外,村民们还多了一种就业选择,就是在冯地坑村的劳务公司打工,不仅顾得了家,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近年来,依托驻地企业,冯地坑村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为驻地企业提供各项劳务服务,根据群众劳动技能,精准对接企业招聘,安排群众就近务工,实现村集体和劳务者的双赢目标。

冯地坑村民张生霞一家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张生霞曾因丈夫久病欠了外债,被评定为贫困户。2015年,张生霞经介绍到村里的企业做厨师,自己的儿子则在企业里当司机,几年下来,张生霞一家早已摆脱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谈起家里的变化,张生霞满是感慨:“现在我的工资加上我儿子的工资,一年收入有十几万,我这几年外债还完了,家庭脱贫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image.png

张生霞在劳务服务公司打工 叶子摄


新城滩和冯地坑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举措是冯地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冯地坑镇坚持以产业兴镇,努力破解产业增效难的困境,发展中药材种植、湖羊养殖、设施农业等产业新路子,持续加快产业优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我镇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重点抓产业发展,另外我们还依托境内的油气企业,加快劳务输出、车辆配送,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总的来说,我们全镇在这几年的巩衔工作当中,群众面貌有改善,群众收入有增长。”冯地坑镇镇长李东玮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县的整体安排部署,继续按照我镇的总体发展思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编辑:晓佳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