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定边县科技赋能小杂粮 穗浪滚滚丰收在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时间:2022-09-0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卢云云 任启瑞)“今年我的这个糜子比去年长的高,穗子大,主要是今年这个地膜的好处,往年没地膜,收成也不好。今年我这个糜子估计每亩能产700多斤,大概能收入30万左右。”定边县砖井镇黄湾村村民陈进华手捧糜穗笑呵呵地说道。


image.png

陈进华满眼笑意手捧糜穗   卢云云摄


近年来,定边县以“科技创新、提高单产、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广现代旱作集成技术项目,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攻关创新、打造亮点,为全县小杂粮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为高质量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image.png

万亩小杂粮长势喜人 陈煜摄


小杂粮插上“科技翅膀”

秋收在望,位于定边县砖井镇黄湾村的全县旱作农业现代集成技术糜子种植示范基地,集中连片的糜子长势喜人,一串串饱满的糜穗随风摇曳,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景致迷人,这都得益于渗水地膜穴播技术的推广运用。高级农艺师高彩梅看着试验基地的小杂粮长势喜人,满是欣慰:“传统糜子的亩产量一般就是300斤左右,咱们这个产量能达到700到800斤。”


image.png

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  卢云云摄


近年来,定边县旱作农业现代集成技术推广项目集渗水地膜、良种引进、配方施肥、适期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集雨补灌等多项抗旱科研技术于一体,将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种良法相配套,以田间试验示范为抓手,精量播种、精准施肥、播收全程机械化,实现小杂粮产业的绿色发展,规模化发展。

“通过示范点的示范辐射与引领带动,可以把这项技术在全县大范围推广,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高彩梅说道。


image.png

糜子颗粒饱满    陈煜摄


示范带动促增收

在全县旱作农业现代集成技术推广项目的带动下,定边县贺圈镇纪畔村也种起了小杂粮,400余亩的高粱顶着饱满的穗子迎风摇摆,诉说着即将丰收的喜悦。看到今年示范区的高粱长势喜人,纪畔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建平对全村来年的旱作农业发展更是充满希望:“国家扶持旱作农业,给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人带来了机遇。今年整体小杂粮价格不错,我们打算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


image.png

高粱丰收在望   陈煜摄


今年,定边县投资200多万元,在全县推广现代农业集成技术1.46万亩,种植糜子、谷子、黑豆、高粱等7种农作物,重点引进了山西白糜子、张杂谷13等小杂粮新品种。推广杂粮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旱作集雨补灌养殖增产增效集成等技术,将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转化在田间地头,让生态、高效、质优的特色小杂粮在广袤田野上“拔节生长”。

 

image.png

高粱顶着饱满的穗子迎风摇摆   卢云云摄


image.png

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   卢云云摄

 

“下一步,我们会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以‘强基础、重科技、聚合力、规模化’为工作思路,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将定边县打造成为西部旱区生态农业标杆,西北一流、全国知名现代农业发展强县。”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农牧推广中心主任李剑说道。

   

编辑:晓佳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