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诗画鄠邑 文艺石井:绿色名片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芝林 时间:2022-08-1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芝林)  一排排灰顶白墙的中式风格房屋、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平坦柏油路、设施多样的村民文化活动室……这是坐落在西安市鄠邑区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石井街道栗峪口村一角。 

8月9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绿动陕西新画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栗峪口村,探访这座位于秦岭脚下的美丽村庄之嬗变。


9b77a4dfc9ef8551f0d8dc8903b0d71.jpg


栗峪口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地处秦岭北麓中段,紧邻107省道和西汉高速涝峪口出口,由栗峪口、涝峪口、土门、白云四个自然村组成,现有耕地3344亩、林地2725亩。

“我们村曾经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说。近年来,栗峪口村以建设“诗画鄠邑 文艺石井”为目标,积极创建美丽、整洁、和谐、生态、宜居村庄,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2021年,栗峪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6800元。

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栗峪口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建立并逐渐形成了以“红色资源+亲子劳动研学+民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并建成“红军过境户县陈列馆”,吸引了西安乃至外市县党员干部和市民参观学习。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在以前都是荒滩、荒地,自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村上采取保留树木,清理杂草等办法,把这里打造成了研学基地。”王利军向记者介绍,村里的研学基地建成后,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研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还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秦岭的魅力,培养学生保护秦岭的意识以及对动植物的热爱之情。


7b3f537cbc96484c06c022e4bd47337.jpg

摄影\刘芝林


良好生态环境培育出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吸引了更多企业在栗峪口村落户。“栗峪口村大山小院民宿”便是陕西山水乡居实业有限公司和栗峪口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开发打造的乡村旅游民宿。 

据陕西山水乡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海斌介绍,栗峪口村大山小院民宿项目土地性质为村集体建设用地,以“村集体产业基地+乡村民宿产业”为依托,发展乡村民宿+红色旅游+农旅+研(游)学,组团打造精品乡村公园,带动乡村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经济,发展壮大村经济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村上现在环境好了,周边市区来旅游的人也多了,村民自然收入也就高了。”王利军说。环境提升带动文旅产业,产业发展反哺乡村环境。目前,栗峪口村集体经济稳定,直接带动村内群众就业。如今,行走在栗峪口村,“乡村景色美如画,幸福生活甜如蜜”的场景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445808144565a0f90b48186323a0edd.jpg

摄影\刘芝林


端起“生态饭碗”,日子越过越红火。未来,栗峪口村将继续依托绿色生态资源赋能乡村产业勃兴,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让乡村田园变产业景区,让当地百姓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编辑:文之木          责编:寸化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