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榆林佳县赤牛坬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时间:2022-07-05


仲夏时节,距离榆林佳县城南30公里处的赤牛坬村,层层叠叠的窑洞如玉石般镶嵌在绝壁下的绿水青山之间,一幅清新淡雅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现眼前。这是佳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赤牛坬是佳县坑镇的一个自然村。过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资源的匮乏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村民一直以种地、打工为生,村民生活非常困难。近年来,赤牛坬村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做“旅游”文章,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建成了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馆内展品3万余件,打造了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每年出演可达260余场。赤牛坬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中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造乡村旅游,助力群众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赤牛坬村就地取材,围绕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投资等方面实现群众致富增收。

“赤牛坬村兴办了农家乐26家,货摊4家,游戏娱乐7家,其中脱贫户17户,每年农家乐户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最高收入达8万多元。”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介绍,全村130余人参与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出,每人每场可获得25元的报酬,年演出场次达260余场,每年可增收6000多元,景区还为脱贫户优先提供后勤、环卫、临时用工等就业岗位32个,年人均工资1.5万元。

2021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0万元,村集体收益达70多万元,每年将承包费的50%用于村民分红,其中45户入股村民,户均分红1.5万元。



鼓励返乡创业,培养本土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赤牛坬村能从一个普通的沿黄小村庄发展到今天的国家3A级景区、民俗文化村,靠的就是人才。这个能人就是众所周知的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永东,他把全部的精力、心血投入到赤牛坬的乡村旅游事业,他身体力行,参与景区的规划、建设,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随着赤牛坬村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根强、高向阳等几十名返乡创业青年积极投身其中,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发展规划的制定,从承包经营到乡村旅游衍生产业的探索,从村集体经济收入破零到持续壮大后的管理和经营,赤牛坬每一次的跨越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挖掘乡村文化,提振乡风文明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程度。一是建立村级图书馆。图书馆于2019年建成,面积达150平方米,可容纳60多人同时学习,藏书三万余册,内容以陕北文化为主,涵盖政治经济、人物历史、文学作品、红色革命等八个领域的书籍。自建成以来,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主要活动场所,群众在领略陕北文化的同时,提高了知识水平,丰富了文化活动。二是开设道德讲堂。每年至少举办道德讲堂30多期,受教村民达 2000 余人次。为确保道德讲堂持续开展,建立学习积分机制,参加一次得一个积分,一个积分兑换五元,对积极参与法制教育和政策学习的村民按次进行积分奖励,道德讲的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夯实生态根基,绘就美丽乡村


赤牛坬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村组和农户整体联动,制定了赤牛坬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对村内破旧房屋和窑洞改建翻修,统一更换了窑檐,粉刷了门窗,垒砌了围墙,铺装了院落及入户道路。

高根强介绍,赤牛坬村已建成垃圾填埋场1座,配备垃圾桶200余个,户内均实现卫生厕所普及,配备有环卫人员10余名,划片管理,确保村内环境整洁干净。绿化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对村内的旅游步道、交通要道和村组道路实施绿化全覆盖。下一步将持续改善赤牛坬村宜居环境,争取将赤牛坬打造成为榆林及周边城市的后花园、休闲度假区、宜居康复疗养地。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堡垒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坚持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的原则,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5岁,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党员管理。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近两年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8名,进一步充实了后备力量。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村级阵地服务功能健全,设有书记办公室、会议室、调解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室,方便群众办事。四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赤牛坬村创新推出“党建+旅游”工作模式,全面助推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设立党员游客引导岗3个,党员示范商户2户。2021年赤牛坬村成功创建为“五面红旗村”。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魏杰鸰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