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西安:“夜间经济”推动文旅市场消费新升级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2-06-30

夜幕降临,位于西安市龙首村的红街夜市灯箱亮起,在一家陕北羊蹄摊前有不少等候的食客。“每天晚上可以卖200多个羊蹄,一晚上能赚4000多块钱呢!”摊主何摞来自陕西榆林市,在这里摆卖家乡小吃已有两年多。

红街夜市是西安市有名的一条“宝藏”夜市,500多米长的街上汇集了50多家小吃。“这里太热闹了,桌子太少人太多,好不容易才抢到个位置。”第一次来红街夜市的大一学生冯嘉瑞说。

傍晚,位于西安龙首村的红街夜市热闹非凡。(新华社记者 张健 摄)


红街夜市只是西安发展“夜间经济”的一个缩影。5月底,西安市多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支持“户外经济”和“夜间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允许具备条件的商业步行街、商业综合体在夜间规定时段外摆经营,适当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等。

6月9日,西安市启动第三届“长安夜·我的夜”夜游嘉年华活动,为市民推荐了14条夜游线路和20个夜间特色文旅消费空间,策划了满足市民和游客不同需求的夜间文旅活动50项。

夜色中,钟楼广场吸引了很多听现场弹唱的观众。(新华社记者 张健 摄)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余亚军说:“‘长安夜·我的夜’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夜间旅游文化品牌,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了夜游新体验,同时不断发掘夜游新场景,推动文旅市场消费新升级。”

距离西安钟楼不远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也是年轻人的“朋友圈新宠”。街区依托百年秦腔剧社易俗社,以秦腔文化为特色,打造了一条集秦腔演艺、老字号美食、国潮新零售为一体的文化步行街,被陕西省商务厅认定为“2021年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说,西安“夜间经济”形成了项目丰富、文化高度融合、多集群规模的西安“夜”色。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夜间经济”打开了慢生活时段的消费潜力。

如今,西安的“夜间经济”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夜食、夜游、夜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新华社记者李亚楠、张健)


编辑:王俞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