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财政局派驻碑坝社区第一书记陈瑞: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实干赢得民心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2-06-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汉中市南郑区持续选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及成员下沉一线,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他们把岗位当战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初心和使命。 陈瑞担任碑坝社区第一书记以来,他带领工作队员和该社区“两委”干部,通过全面掌握村情民意,聚力抓好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急难愁盼等,有力推动了社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2021年9月,南郑区委调整新一轮驻村帮扶单位,碑坝社区继续由区财政局帮扶。在接到区委文件后,工作队员很快就确定了下来,但选派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却让局领导班子犯了愁,虽说局机关几十名工作人员,但满足条件的人员也就几名,且都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有着20多年党龄的陈瑞看出了领导的为难之处,便主动说:“不好派人了,我上。” “你被派去参加省市督办的重点项目建设三年多才回来,况且你父母也80多了,到碑坝驻村会更辛苦,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吧。”“工作上的事我自己拿主意,我是党员,我上!”在几番寒暄后,一个让局领导班子犯愁的问题迎刃而解。很快,他便带上简单的行李、老人的叮嘱、爱人的关心开始了离家近百公里的驻村之旅,从此,他便多了一个响亮的称呼,人人都叫他“陈书记”。 “第一书记”不光是个响当当的称谓,更多的是沉甸甸的重任,他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为尽快掌握村情民意,他主动向该镇包村领导和社区干部请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利用各种时机到老党员、致富能手、脱贫户等家中,进行谈心交流。经过一次次深入走访和不厌其烦的询问联系,他很快摸清了社区“家底”, 掌握了全社区372户1303人的全面真实情况。社区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弱,当地群众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外出务工。针对摸排的情况,他与社区“两委”认真研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返贫措施,为巩固衔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重于泰山,陈瑞以身作则,扎根社区,与3名工作队员始终做到“人在社区、心在社区、干在社区”。 党建引领,狠抓社区党组织建设。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及社区“两委”干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通过第一书记示范带动和教育培训,碑坝社区全体干部开展党务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指导社区党总支严格发展党员,2022年初3名预备党员经过组织的考验顺利转正,同时又动员2名优秀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效强化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力量。他指导社区党总支严格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进一步建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履职尽责,全力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陈瑞利用最短的时间摸清掌握社区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先后制定出包联单位、驻村工作队的目标计划和“三类人群”帮扶措施,迅速掀起乡村振兴、强村富民、为民办事的热潮。他带领社区“两委”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和“脚步丈量、不厌其烦”的工作标准,投身到“四边三撤”、“抗霖秋冬播”、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一卡通”涉农资金及政策性补助的清理清查、“六查六问”、“第一书记遍访”、“进、知、解”活动及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并上门为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年审、高龄年审、养老保险缴费等系列便民服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目前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起、解决317组群众饮水问题1起、房屋排险加固1起、冬春困难群众救助24户,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全力做好防返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工作。陈瑞严格推行风险摸排网格化和监测预警信息化两项措施,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个到位”。对社区“三类人群”,他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在他驻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带领工作队在局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帮助社区新建茶园100亩,新发展优质水稻种植100亩,养殖中蜂150箱、生猪300头、肉牛30头,落实花椒基地100亩的补植,新增苏陕合作项目1个,申报十四五项目27个。强化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将收益分红3.432万元落到实处。全村获得贴息贷款8户40万元,全部助力产业发展。 他争取到项目产业道路建设资金340万元,新建元门组道路硬化3.5公里;争取水毁资金15万元,修复了元门组滑坡路堤;争取慈安桥建设资金8万元,建设便民桥一座;争取帮扶资金5万元,更新了社区办公设备及便民服务大厅的维修维护;争取其他资金1.88万元,解决了碑坝社区的资金不足;争取民政资金8万元,建设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目前,正在制定碑坝社区“2022—2035”乡村振兴长远规划,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计划把社区打造成红色旅游项目示范基地。 2022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陈瑞带领工作队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轮班值日,严格管控社区主要路段进、出人员,大力做好群众的政策宣传。他严格执行上级安排部署,坚持“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还是社区第一书记,关键时刻决不能退缩”的初心使命,始终冲锋在前,协同社区“两委”组织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做到了社区1092户2218人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众志成城、同心同向,坚决筑牢了防疫战线。 “你好好恢复身体,你是一位好书记,你对我们关心,我永生难忘,可我无以回报!”317组村民刘明贵得知陈书记躺在病床上后,发来深情的问候! 大家眼中的“铁人”陈书记因那段时期汛情、书记遍访、“六查六问”、“进、知、解”,以及为迎接国家后评估检查,“5+2”、“白+黑”,使原本身体的一点小伤,没能及时去医院处理,导致伤口恶化。利用休假一天时间,他到医院就诊,大夫看过伤口后,立马让其住院治疗。“我是党员,还是第一书记,近期西安疫情严重,返乡人员太多,关键时刻不能请假。”大夫拗不过他,只好简单给他作了伤口清理,并一再叮嘱多注意休息,可他第二天又返回到工作岗位。 该社区建新组罗文俊因病丧失劳动力,妻子赵清秀也患有糖尿病,女儿患有抑郁症,全家享受低保,其因2012年给他人担保贷款,2021年被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每月的低保收入及公益性岗位工资一到账就被自动划转至区人民法院执行案款专户,全家生活成了问题。在入户开展“进、知、解”活动中,陈瑞了解到他家情况,迅速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通过协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法院恢复罗文俊账户解冻,其一家也恢复正常生活。 期许不负未来、努力正需当下。驻村以来,陈瑞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踏遍了社区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走遍了老百姓的村庄院落,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他的奋斗目标。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