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开展乔灌木替代沙蒿生物技术推广试验 来源:榆林发布 作者:魏丽娟 延丹 时间:2022-05-18
2022年,榆林市政府提出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将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再次列为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市林草局快速行动,选定易致敏蒿属植物分布集中、规模适度的区域,实施乔灌木替代蒿属类植物技术推广,并同步开展蒿属植物抑制开花试点工作。
项目区选在榆阳区小纪汗镇,位于榆林中心城区西北约25公里处,是典型的风沙草滩地貌,植被以耐旱沙生和耐盐碱的盐生植物为主,与2021年度“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实施地块相邻,可便于形成比较。计划试验面积2000亩,其中栽植乔灌木替代试验1000亩,栽植1.5米高樟子松,在沙丘顶部、落沙坡等处栽植沙地柏,预计5月中下旬完成栽植任务。喷洒药剂抑制沙蒿开花试点面积1000亩,将在6月上旬沙蒿开花前1月左右开展喷洒作业。
今年以来,市林草局深入讨论调研,与市卫健委、榆林学院等部门沟通交流,形成《沙蒿生长抑制生物技术推广试验项目实施方案》《沙蒿花粉控制技术推广试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还与省市相关领域专家就开展市域内沙蒿分布现状调查、沙蒿致敏基因分析等工作达成合作意向。
沙蒿是榆林固有的乡土植物,榆林人工种植沙蒿主要是在飞播治沙过程中,作为伴生树种进行播种。所用沙蒿种籽大多数采收于本地,从未从美国引进沙蒿。随着沙区植被盖度增加,自2015年开始,榆林不再实施飞播治沙作业,人工种植沙蒿行为停止。目前,全市沙蒿总面积328.5万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沙固沙作用。
“沙蒿生物特性喜光,随着樟子松树种逐渐长大,遮蔽作用将使林下沙蒿无法接受光照,逐步退化减少,从而减少过敏源,有效解除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痛苦。”市林草局副局长王立荣表示,对沙蒿“一铲了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通过物种更替的生物措施,既能实现逐步替代沙蒿的目的,又能改善沙区植被状况、提高林分质量。(榆林发布 文/魏丽娟 延丹) 编辑:夏雨 责编:刘潇 终审:吴汉兴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