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孵化季 汉中洋县今年第一只人工孵化小朱鹮“破壳”了 来源:西部网 作者:李卓然 邓军 何龙 时间:2022-04-26
汉中洋县今年第一只人工孵化小朱鹮顺利出壳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邓军 何龙)每年三至七月是朱鹮的孵化季节,4月24日上午8点,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传来好消息:在历经了30多个小时啄壳,2022年人工繁育孵化的第一只小朱鹮顺利出壳。 汉中洋县今年第一只人工孵化小朱鹮顺利出壳 在人工繁育中心的孵化室里,记者见到了这只刚刚出生的朱鹮宝宝。毛茸茸的小朱鹮身上残留着蛋壳,还不能睁开眼睛,它努力地摇晃着小脑袋,扑棱着翅膀,时不时发出稚嫩的叫声。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段文斌告诉记者,人工繁殖的小朱鹮出壳后,10个小时前是不进行喂食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给小朱鹮喂一点水,到10个小时后才给它开食。“给它主要做的食物是泥鳅、蛋黄、牛奶一些加到一起做的流食,这样保证它的营养供给,还有给它放到一个温暖的环境当中,保证它顺利地成长。” 朱鹮幼鸟 工作人员介绍,这只小朱鹮从4月22日下午6点到4月24日早上8点,整整历经了34个小时,才全部破壳而出。由于气温原因,同去年人工孵化的朱鹮出生时间相比,推迟了22天时间。截至目前,这只小朱鹮的身体十分健康,它还要在孵化室经过40多天的育雏期,才能完成整个人工繁育过程。 “我们今年第一批人工取了5枚卵,后期我们预计还会取卵5至10枚。”段文斌表示,今年预计有10只左右的人工繁育的小朱鹮出生。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 据了解,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人工孵化、育雏研究起步较早,朱鹮人工繁育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孵化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21年人工孵化的10枚朱鹮卵中有8只顺利破壳出生。预计2022年,整个人工繁育中心将有人工繁育和人工饲养状态下的自然繁育约60只朱鹮幼鸟出生。 朱鹮成鸟 朱鹮人工饲养繁育数量的增加,将有效保障朱鹮野化放飞工程种源供给。为恢复陕西省朱鹮野外种群数量,2004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在陕西省洋县的华阳镇,成功放飞人工饲养朱鹮个体23只。不仅如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陕西省政府,分别在2007年、2013年、2017年,先后在陕西省宁陕县、铜川市、宝鸡市等地,实施了朱鹮引入工程,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进一步增加。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陕西全省野外朱鹮种群数量,已经突破4000多只。朱鹮活动范围也从不足几平方公里,扩展至陕西省的汉中、宝鸡、安康三市的16个县级区域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 编辑:晓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