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宝鸡岐山: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邓锦龙 时间:2022-01-2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 全媒体记者 邓锦龙 通讯员 崔海燕)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唤醒文明乡风,厚植乡村文化土壤?近年来,宝鸡市岐山县积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为目标,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努力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WechatIMG3.jpeg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民风村貌

“村里环境治理好了,咱们生活真舒心!”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群众对环境治理后的村庄变化感慨不已。

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岐山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美丽乡村 洁净家园”为主题,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结合疫情防控和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微信平台、村村通大喇叭、组装宣传车、办宣传栏等有效方式,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和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生活陋习,杜绝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污水乱泼乱倒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养成了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全县2020年度“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扶贫扶志典型示范户”进行评比表彰,表彰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130户、扶贫扶志典型示范户20户。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开展“五好家庭”创建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引领广大妇女,讲好家风故事。截至目前,全县共征集“最美家庭”23户、“好婆婆”10名、“好媳妇”10名。其中,挖掘出的“最美家庭”韦录焕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现水玲家庭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

WechatIMG11.png

文化惠民拉近邻里关系

“我们年纪大了,孩子们都在忙事业,我们这些老人能聚在一起参加村里的活动,非常开心。”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的刘阿姨脸上挂满了笑容。文体队伍红红火火,惠及村民,这与岐山县注重丰富文化活动载体,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分不开。

为更好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断改善生活品质,岐山县文旅局精心组建文艺演出队,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集市、广场、村头、田间,处处都有志愿服务演出小分队的身影,旗袍秀、戏曲、古会、广场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输送到了基层群众的心坎里。

WechatIMG13.jpeg

文明乡风涵养和谐乡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岐山县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新多种举措、开展多样活动、搭建多元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传承家风家训,突出乡土文化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新风正气。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村史馆30个。其中召亭村、堰河村、八角庙村等8个村史馆建设达到了高标准。各村史馆以留住乡愁记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特色,把党史融入重要内容之一,发挥了“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WechatIMG5.png

同时,岐山县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强化村民自治作用,不断健全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度。以制度上墙、扩大宣教、上门走访、耐心劝导、积分管理等工作方式,有效增强村民自我监管的自觉性、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齐参与、齐监督、齐治理”的良好局面。

WechatIMG7.png

如今,清澈见底的池塘、错落有致的房屋、绿树掩映的村庄……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朝着富裕岐山、开放岐山、美丽岐山、和谐岐山的目标奋力前进。

WechatIMG9.png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