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神木:全力做好抗旱保粮工作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惠刘艳 时间:2021-08-2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 通讯员 郭芳 丁向龙)今年以来,陕西省神木市雨量偏少、气温偏高,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农作物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面对旱情,神木市积极采取蓄水、引水、提水等抗旱措施,强化抗旱设备安装与维护、抗旱浇地等服务工作,并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农业生产抗旱自救,消除农民群众坐等降雨的思想,科学开展抗旱减灾保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我们村的农作物主要是马铃薯和玉米,长时间没有下雨,旱得很严重,这几天政府给我们村安装了2台水泵,1200多米的管道,并协调用水库的水来灌溉受旱的玉米和马铃薯,这水真是及时。”神木市西沙街道燕渠村第六小组组长杨治和正在灌溉自家农田,自安装设备以来,他已经是第三次灌溉了。他说:“浇过的农作物明显大变样,村内80多亩地得到了有效灌溉,今年的收成基本可以保障。”

面对旱情,神木市西沙街道首先全面摸排了受旱面积,掌握了现有水源情况,针对各村组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引水蓄水、打井、流动灌溉等应急措施,同时,积极对接神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厂和神木市兰炭产业特色园区进行水资源调配,使用抗旱抽水管道等各种措施扩大灌溉面积,全力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截至目前,神木市西沙街道共投入抗旱资金和物资20余万元,灌溉面积达4900余亩。

走进神木市贺家川镇的农田里看到大片玉米已经出穗,但由于缺水,不少玉米叶子已经泛黄。面对此情况,镇政府干部组织农民利用管道、水车等工具组织村民积极开展自救,争取让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

“我们根据各村受旱的实际情况,通过引水、打坝、修井等措施,解决了百姓灌溉难的问题,全镇10000余亩水浇地得到有效灌溉,同时,我们用水车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村组送水上门,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神木市贺家川镇副镇长杨利军说道。

“眼下正是庄稼需水关键期,镇政府及时拨给了我们2台6寸潜水泵,解决了庄稼的灌溉问题。”神木市张斜塔村村民贺海良感激地说道。今年他们家种植了10多亩玉米,先前他是通过自购的柴油机和水泵来抽地下水灌溉农田,后来,在政府的帮扶下,利用管道将河道的水引流到农田,水量大,灌溉更加充足。目前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在神木市刘家湾村,村民们和专业指导人员正在黄河岸边安装抽水泵,一切准备就绪后,看到黄河水流进农田,村民刘秋郎高兴地说:“我们村有600多亩水地,今年遇上干旱,政府拨了2台抽水泵,把黄河水引上来,缓解了旱情。”

针对当前旱情形势,陕西省神木市把抗旱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技术创新上、改革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问题,为全市农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神木市水利局为旱区安装了40多台潜水泵和汽油水泵、铺设水袋2000余米、白塑料水管2000余公斤等,组织村民自救和设施灌溉农田2万余亩,有效缓解了旱情,确保人民群众保产增收。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