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电力工人:退伍不褪色 抗洪显本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邓锦龙 时间:2021-08-0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 全媒体记者 邓锦龙  通讯员 李玉朋)从郑州支援抗汛抢险一线回来已经三天了。“我曾经是一个兵,现在是电力铁军的一份子,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戎装虽脱,使命未忘……”这样的话语一直萦绕在耳边。

WechatIMG4.jpeg

回想在郑州抗汛抢险一线的点点滴滴,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的党员突击队们,以“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军本色,在河南省地质资源监测院、全威花园、大学南郡、观洲国际、二七区兑周局和帝湖花园社区的抢修现场,他们白天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脚底下有潮气湿热熏蒸,晚上闷热透不过气来,像群蜂似的蚊子隔着衣服反复叮咬,被汗水浸湿了的衣服能拧出水来,突击队员或跪或趴的钻沟道、擦设备,泥地上、草丛里、树林中、垃圾旁感人的场景历历在目。

WechatIMG1.jpeg

突击队员何欢曾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在单位是一名班长。他原来所在的部队在抗美援朝松骨峰战役中的光荣事迹,被当代作家、诗人魏巍写入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

记者在采访中,何欢说:“参加这次援豫抗汛抢险,虽然异常辛苦,但更多的是感动,因为有了自己的付出才感动了别人,也被河南老乡的乐观、坚定、热情而感动。当看到来电的那一刻,小区居民欢呼雀跃时,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一封加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感谢信,一杯双手递上的绿豆汤,还有居民亲手包的饺子、菜合会让我们一直铭记。”

WechatIMG5.jpeg

“一声到、一生到。”在这次援豫抗汛抢险的现场,80多名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里,有很多人曾经当过兵,他们有电缆专业的能手、有修试专业的专家、有配网专业的骨干、有新闻战线的记者,还有曾在单位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荣誉的,抗汛抢险一线又见他们。

WechatIMG6.jpeg

我当过兵我先上,我是党员让我来,我是班长看我的……在这些退伍军人里,电缆抢修的何欢、郑文平、黄东利、凤声、秦昆、徐勇在单位里都是骨干。他们在敷设电缆、做电缆头、环网柜就位、带电投运中处处身先士卒,冲在前、干在先,有的嗓子喊哑了、有的在地下室趟过泥浆,还有的中过暑,人人衣服上的汗渍成了地图,所有人员一条心,通宵达旦只为居民早用上电。

WechatIMG8.jpeg

配网抢修的李继国、白伟、孙炜、尹子俊年轻体力强,凡是急险重任务,都是抢着干、争着拼,开挖基础、箱变就位、安装调试、恢复送电、安全区隔离等现场,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恒胜工程公司的王晨,负责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安全高效的施工节奏,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使不完的劲儿,现场监护、物资配送、施工工艺这些必要的标准,在他的组织下紧张有序。

WechatIMG10.jpeg

负责应急电源车临时供电的许鹏、张亮,日夜蹲守在发电车跟前,随时监测电压电流运行数据和油量。

WechatIMG9.jpeg

驾驶员马根林、祁博华、吴军科、王卫东、王晓鹏,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与抢险人员一起逆行电力抢修一线,在做好本职的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后勤补给。

风里、雨里、水里,现场的退伍军人不负戎装,褪伍不褪色,同其他抢险队员一起踏泥淖、涉深水、顶烈日、冒酷暑,白天在现场拼搏抢时间,深夜累的干不动席地而卧缓缓劲接着干。

发生地抗汛抢险一线的各个点位,一幕幕场景,一路上的感人事迹太多太多。让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向最可爱的人致谢!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