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一位画家的“英雄礼赞”——3年,5万多公里,为百位老红军画像的背后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李旭佳 时间:2021-07-06

baed9b0f4d7cf152b6590754d0e12e33.jpeg

这是一件再也没有人能够完成的事情。

一名画家,一个团队,从延安出发,历时3年,历经艰难,跨越24个省市,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125位老红军,以现场写生的方式完成了100幅老红军肖像,为共和国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资料。

这是一次抢救性的文化保护项目。

詹大南、杨永松、邹衍、黎光、张力雄、姜钟……画中这些面孔,在那场举世闻名的长征中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征服了人类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工农红军(以下简称红军)。画家潘皓用自己的画笔抢救性地勾勒出这些老英雄的风骨神采,用艺术的方式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6月26日,“英雄礼赞——老红军与潘皓的再长征”展在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100张震撼人心的面孔背后,是100个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的英雄故事。

历经岁月,长河奔腾。红军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嵌印在共和国的基石中,构成了一部壮丽的红军英雄谱——

5c9be8fc13192481801492a1efb014c9.jpeg

“1、2、3、4……”一边翻看着潘皓手机里100位老红军的画像,杨毅(右)一边嘴里喃喃地细数着,直到看到老伴儿的画像,她眼睛一亮凑了过来说:“哟,画得真好!”

再启征程 “黑夜之光”从延安出发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英雄?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写生机会,也许潘皓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3年前的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组织了一批教师来延安进行写生创作。落单的教授潘皓夜晚从火车站出来经过宝塔山时,他惊呆了。

这是他第一次来延安,也是第一次见到宝塔山。

“宝塔是民族危难时的希望之光,是那个时代的象征。那晚的宝塔在五光十色的荧光灯照耀下,让我心潮澎湃。”激情瞬间在时年56岁的潘皓心里“迸发”,他让司机绕宝塔山转了两圈才离开。

宝塔山,光明的象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文艺青年汹涌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熔炉,接受革命的洗礼,在血与火的交战中,他们用文艺的力量唱响了雄浑激荡的战斗旋律。

“当时无数人奔赴延安,以笔为枪用艺术的形式呈现炽热的爱国情怀,创作出无数鼓舞人心的文学艺术作品。”夜空下的宝塔山激起了这位教授的创作热情。

次日,一幅240cm×120cm尺寸的巨幅画作在宝塔山下完成了,惊艳了在场所有人。“宝塔山是延安精神的象征,我为这幅画起名《黑夜之光》。”潘皓告诉记者,随后他去延安八一敬老院为几位老红军创作肖像。

也正是这次偶然的创作,让潘皓深刻了解了这个英雄的群体。

“老人眼神慈祥、衣着朴素,要不是别人说我根本想不到他是老红军。”画101岁的王步福时,潘皓被眼前的老人打动了,当晚在创作日记里他这样写:“我凝望着老人的双眼,虽有些浑浊但仍然闪着深邃明亮的光芒,我仿佛看到了他为首长站岗,看到他参加了延安抗战胜利的大游行,看到他跟随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保卫延安、转战陕北的身影。”

潘皓笔下的王步福画像“写真”与“传神”相统一,作品中透溢出老红军人老志坚、一如当年的精神风采。这吸引了延安枣园美术馆馆长李旭冉的目光,两人一拍即合,萌发了为老红军画像的艺术宏愿。

“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我们决定从延安出发在全国寻访健在的老红军,为100位老红军写生画像。”军人出身的李旭冉迅速组织摄影、摄像及联络人员会聚延安。

303362ed13f3b0ea0d56ba3309fea940.jpeg

潘皓正在为老红军杨光明画肖像


于是,一场艺术的“长征”开始了——

延安、南京、北京、兰州、广州、佳木斯、南昌、龙岩……3年来,他们5次出行,一路从西北到祖国最南端,在老红军的住所里、病房里、院落里作画,同时,团队还以摄影和摄像的方式全程记录下每位老红军画像背后的故事。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80多年前,在漫漫征途中,英雄的红军将士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80多年来,多少英雄血染大地?多少英雄解甲归田?

“除了健在的老红军,还有无数前行者倒在了革命的路上。我知道这件事难度很大,但必须坚持下来。”在潘皓看来,这是艺术真正为社会服务的一个“机会”,也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初心。

如何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讲述长征故事、传播主流话语?在李旭冉看来,能否成功应对这一问题关乎民族精神的传承。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英雄?

一次次潜心创作,一次次心灵洗礼,一幅幅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作品背后,都在告诉潘皓答案:“千千万万的红军将士参与了民族解放和建立富强国家的伟大事业,他们是英雄亦是平凡人!”

169ed4651bbaa522ba363f98289288ff.jpeg

每次凝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潘皓总能回忆起当时创作的情景。记者 李旭佳摄


百张面孔 背后是鲜活的红军史

6月12日的北京,太阳火辣辣的。

“戎马生涯志求江山永固,军营岁月情系百姓安宁。”驱车到99岁的“红军诗人”杨光明家时,门口的对联异常醒目。

“老头子住院很久没回来了,你们快坐。”杨光明的爱人杨毅边扇扇子边招呼我们,她腿脚不便,脸上满是汗,桌子上摆满了药瓶。

1922年出生于四川苍溪的杨光明,参加过嘉陵江、辽沈、平津等战役。瞥一眼窗外,潘皓回忆说:“那天为杨老画像时窗外光线非常柔和,所以我用自然光和平和的笔触去表现老人温和平静的气质。”

“他当时在剧团做宣传工作。笛子和马刀就是他的‘战斗’装备,因为要为大部队鼓劲加油,爬雪山过草地时他总要走在最前头。”杨毅告诉记者,长征开始时杨光明仅12岁,因为没理发穿着地主的花衣裳,总被人取笑是个女娃儿。

“1、2、3、4……”一边翻看着潘皓手机里100位老红军的画像,杨毅一边嘴里喃喃细数着,直到看到老伴儿的画像,她眼睛一亮凑了过来说:“哟,画得真好!”

在杨光明家的柜子里,用红丝绒布盖着一件“宝贝”。

这是一把镀金的仿真手枪,上面铸有“中国革命第一枪”字样。

“这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由中央军委颁发的,寓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提起这把枪的来历,杨毅骄傲地告诉记者。

……

1d30bdc91a5d07f51a1e83f2629966c6.jpeg

在北京开幕的“英雄礼赞——老红军与潘皓的再长征”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


百幅老红军画像 助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画中的很多老英雄已经离开了我们。”6月26日,在北京如期开幕的展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百幅大肖像‘带领’人们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感受红军当年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望着3年来的成果,潘皓却失了神。

“他们是让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浴火重生的英雄,能够用自己的手法与方式再现英雄的历史人物,我感到很幸运!”潘皓告诉记者,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些画看到这些伟大的英雄,感悟长征精神。

让团队为之震撼的是,当年红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这些平均年龄100岁的老人,却依然惦记着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

身上7处枪伤,被炸掉半只脚,至今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还做学习笔记的余新元;要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授勋将军礼服的开国少将杨永松;一顶旧的裂开了又缝合的老式“六五式”帽子,他戴了40多年,还坚持讲长征故事的张天武……

为英雄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一次超越了绘画写生的艺术实践,是在记录历史。”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说。

红军,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丰碑不倒,火种不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这是老红军形象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一位美术工作者以艺术的方式献给英雄前辈的真诚心意……正是他们的用心、用情、用力,使百幅老红军肖像成为永远的留念。”

岁月峥嵘,历史常青。

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提出疑问。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已经很好地回答了斯诺的问题。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百幅老红军画像让我们在建党百年忆起往昔奋斗岁月,更坚定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心和决心。”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被访者提供

陕西日报记者 李旭佳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