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采风团走进安康市平利县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唐伟 王韬 时间:2021-03-30

e77ffa023661052321c67dafa03ff18.jp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王韬)三月茶乡迎贵客,女娲茶香醉游人。3月27日至28日,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采风团30余人走进安康市平利县采风创作。平利县文联、安康市民俗摄影家协会、平利县摄影家协会班子成员和相关人员陪同。

742c7ff1ccccceb95ae08f92f2576c2.jpg

采风团首先来到老县镇蒋家坪茶山,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考察路线,现场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的讲话精神,充分激励广大会员扎根基层,俯下身子,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用光影讲述小康路上精彩故事的信心。

b147ba9c09c55f6d0f70ff05a01ee3b.jpg

云中千树花开艳,碧波万顷硒茶香。当摄影家们走进长安镇的十里茶园时,被美丽的茶乡风情折服,各自寻找最佳的视角创作,爬茶山、进茶园、入车间,全程记录一片茶叶从田间枝头到杯中香茗的奇妙旅程,快门声声,流连忘返。

aca5d9ca1613509918ddc2386a62c0a.jpg

28日上午,采风团登上陕鄂交界的关垭楚长城遗址,聆听朝秦暮楚和解放战争年代那悠远的声音,仿佛烈烈战旗和隆隆炮火在耳边呼啸。楚长城约建于公元前七世纪中叶,是用黄土、桐油、石灰和野生植物洋桃液粘筑而成,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关垭子是楚长城的西部起点。

走下关垭,采风团来到中国平利绞股蓝博物馆,在这里品茗、聊天,交流采风心得,领略茶乡舒适的慢生活。参观时,讲解员全面介绍了已获得国家地理认证的平利绞股蓝生长分布、科研开发、产业化建设等一系列情况,摄影家们来到田间地头,亲眼目睹绞股蓝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大家对有“福音草”之称的平利绞股蓝有了直观认识。

67d5964db0e71d1ab2de8dea80c4fb0.jpg

采风行程最后一站来到平利县新农村建设代表的龙头村。徽派民居依山傍水,茶叶、绞股蓝产业园集中连片,生态环境优美,是体验农耕文明、茶乡风情、观光休闲的理想之地,2014年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平利县之行,摄影家们充分领略了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采风创作收获颇丰。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