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石泉县池河镇:小蚕“织出”致富路

来源:国际在线陕西 作者:柳洪华 时间:2019-08-14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今年种了5亩桑树,养了10张蚕,都卖完能收入一万四五千元。” 8月9日,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脱贫户邱明芳对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说道。提起今年种桑养蚕的收入,邱明芳笑的合不拢嘴。

8月的池河,正值夏蚕卖出、秋蚕未养的间隙,像邱明芳一样的蚕农们,忙碌过后终于能从辛苦中获得短暂的解脱,卖掉夏蚕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值得全家人高兴。

在池河,作为主导产业的蚕桑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池河镇的养蚕量一直保持在15000张左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蚕桑第一镇。2019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陕西省入选的9个强镇中便有池河镇。

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脱贫户邱明芳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卢剑利

合作社养殖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比于其他养殖业,养蚕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的优势,因此,种桑养蚕成为池河镇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蚕桑业的发展,政府希望将产业做大,带动地方经济;农民更希望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眼看着政府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好,养了十几年蚕的胡宇明开始捉摸着大干一场。2008年,胡宇明的池河镇大阳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按照“公司+合作社+蚕农”的模式,与缫丝企业签订蚕茧订购合同,进行蚕茧代购。

池河镇大阳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宇明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卢剑利

“现在有258户村民加入合作社,他们有育小蚕的、养大蚕的、烘干蚕茧的、种植桑树的,加入合作社的形式不同,从事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合作社的蚕农一张蚕能有1850元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胡宇明指着一望无际的桑海,描述着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胡宇明所在的池河镇明星村,在陕西省的“蚕桑圈”都算是一个“明星”。2018年,明星村养蚕5200张,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6543元,是当地的蚕桑综合示范区。“我们合作社中大概有13户是贫苦户,目前已经脱贫了7户,今年其他的贫困户也要全部脱贫。”胡宇明提到带来贫苦户脱贫,说话的语气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除了养蚕,明星村结合池河镇“中国·金蚕小镇”申报,已建成桑品种博览园1个、观光旅游步道1000余米、观光平台3处,推动蚕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明星村正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聚集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就地社区化”的发展思路,推动着乡村振兴。

成片的桑海,风一吹过,桑叶飘动,似乎也律动着乡村的发展、百姓的希望。胡宇明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桑园中散落的砖瓦院落,都是乡亲们通过种桑养蚕改变生活的见证。

位于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的桑树园 摄影 柳洪华

能人兴村

“蚕医生”建立家庭农场

相比于胡宇明,同为明星村村民的刘小兰是个“多面手”。作为村里的蚕桑辅导员,首要工作是为蚕农义务的提供各类服务,比如技术指导、给幼蚕看病……用刘小兰的话说,自己再忙也要去。

除此之外,刘小兰还是池河镇的养蚕能人。由于小蚕孵育技术要求高,养好小蚕是确保收成的关键,池河镇政府开始引导小蚕共育的发展,解决大部分蚕农无法高质量孵育小蚕的问题。养了多年大蚕的刘小兰,在2008年开始接触小蚕共育,帮蚕农孵育小蚕。

池河明星村养蚕大户刘小兰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阮班慧

“蚕农将蚕种放到我这里,我把小蚕养到3厘米左右再交给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让蚕农省工省时,又能保证产量。即便是不会养蚕的人,我把育好的小蚕交给他,也能保证80%的产量。”在刘小兰看来,做小蚕共育的责任更大,这要对所有的蚕农负责。

后来,随着规模逐渐变大,池河镇政府鼓励刘小兰创办家庭农场,大蚕小蚕一起养。刘小兰也开始了从普通蚕农向能人的转变。2018年,刘小兰的养蚕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获批,此时距离刚接触小蚕共育之时,正好又是一个十年。“目前除了小蚕共育,还有四十多张大蚕。”刘小兰说。

虽然是养蚕的空档期,刘小兰接受采访时,她看起来并没有像普通蚕农那样清闲。“8月16日秋蚕发种,到时候蚕农又会将蚕种送过来,我就继续为他们育小蚕。所以我要提早准备,虽然辛苦些,但是听到蚕农跟我说又增收了,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刘小兰灿烂地笑着。  

推着蚕茧的明星村村民 摄影 柳洪华

做强配套

要让蚕桑业“人丁兴旺”

以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蚕桑产业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是决定产业规模的因素之一。而当被问到年轻人是否从事蚕桑产业,刘小兰直言儿子不会养蚕。

池河镇政府也看到了“人”的问题,“目前养蚕的人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年轻人基本上是在外打工,考上大学的更没有回来养蚕的。”池河镇政府副镇长张辉成说道。

池河镇作为“鎏金铜蚕”的发现地,种桑养蚕的历史绵延千年而不断,如今产业正处于蓬勃的上升期,不得不针对“人”的问题提早谋划。

石泉县池河镇副镇长张辉成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摄影 卢剑利

“我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模式,向蚕桑深加工、服务业扩展,打造‘桑旅融合’,延长蚕桑产业链,把产业发展好,用产业留住人、吸引人。目前,我们有缫丝厂2家、桑葚饮品企业1家、桑叶粉企业2家、桑叶糕点企业2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起池河镇蚕桑产业的发展蓝图,张辉成还是颇有信心。

小小的“鎏金铜蚕”,“吐”出了池河镇的千年岁月,也养育着池河镇的普通百姓。脱贫后的邱明芳,希望孩子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就不像她这么辛苦;创办合作社的胡宇明,希望带领未脱贫的蚕农脱贫;能人刘小兰,希望继续扩大小蚕共育规模,为蚕农做好服务;副镇长张辉成,希望从技术创新、产业配套、蚕旅融合等方面壮大蚕桑产业……

他们与蚕为伴、用丝织梦,通过努力实现一个个小愿望,继续讲着蚕桑故事,铺出致富新路。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