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70年:民政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编辑2 时间:2019-10-14
“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材料十四 近年来,镇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相关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立足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不断织密织牢民政兜底保障网,有力促进了全县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用兜底政策暖民心 近年来,镇巴高度重视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将社会兜底保障政策作为每年中心组必学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年对全体县级领导、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镇(办)负责人进行一次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宣讲培训,并通过举行专题培训会议、进村入户开展宣讲、公开咨询电话、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层层宣传,使兜底保障政策在我县处处看得见、听得到,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 二、落实各项措施,以政策保障解民难 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兜底保障工作会议,扎实安排部署兜底保障各项工作,每年一季度,结合低保年审复核,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兜底保障工作大排查,并结合“下基层、大调研、促落实”活动,对全县兜底保障工作进展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镇巴严格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创新实行低保对象县、镇、村“三级联审”制度,对审定的低保对象信息由民政局统一制作喷绘在镇、村长期公示,确保低保对象确定“精准”、信息公开、评选透明。2019年镇巴审定农村低保人口6610户14204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5%,落实“分类施保”6495人、“渐退帮扶”3147人,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按程序审定新进和退出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尽兜”,确保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此外,低保、农村特困人员生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坚持以“一卡通”方式按月发放,确保各项惠民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三、完善救助机制,依救助服务顺民意 镇巴不断完善“救急难”救助服务机制,各镇(办)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及时、高效办理社会救助各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镇巴医疗救助工作率先在全市开展“一站式”救助服务。截至2018年底,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到市、县、镇37家公私立医院。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新农合“一单式”结算。民政医疗救助从2010年8566人次504万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32555人次2989万元,为全县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7年开始,镇巴将1000元以下临时救助委托镇(办)办理,并与次年将临时救助标准提高到2000元,临时救助由2012年的1150人(次)203万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4537人(次)、1608万元,充分发挥了“救急难”兜底作用。 四、加大敬老院建设,托养老服务增民福 镇巴农村特困对象现有4118人,特困人员供养压力较大。2012年以来,镇巴持续加强敬老院建设,敬老院从零发展到现有的7所标准化敬老院。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财政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6所敬老院改扩建,敬老院床位数由2012年43张增加到现在1030张,农村特困对象集中供养1300人以上,集中供养率超30%。近两年,镇巴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两所护理分院,为3所敬老院安装中央空调,为各敬老院购买了电视、音箱、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娱乐体育器材,改造了无障碍通道,安装了监控设备、建立了微型消防站、消防值班室和标准化医务室,极大改善了集中供养特困对象的生活环境。2020年底前,镇巴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预计可达2000人,集中供养率达50%。此外,为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镇巴先后建成农村幸福院118个、日间照料中心4个、扶持兴办民办养老机构2个。 五、完善区划地名工作,凭新旧变化展民风。 按省市要求,镇巴完成了对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完成了对三溪镇,泾洋街道鹿子坝村,盐场镇盐场、奎星村等42个行政村的撤并。区划调整后,全县现辖1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157个行政村,24个城市社区,1040个村(居)民小组。同时,镇巴积极争取中国地名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申报千年古县镇巴县、千年古镇渔渡镇、千年古村碾子古街、著名山川地名巴山林、近现代重要地名纪念地青鹤观等,开展县城新设街道和道路区域地名命名、更名调研工作,维修了县城部分街道、道路地名标志。2018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全面审核和入库验收。 “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材料十五 镇巴70年:林业篇 70年来,镇巴林业产业从单一到多元,从仅有木材产品发展到林果、药材、森林食品、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多产品齐头并进,2018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8万户、5.2万人。 镇巴地区大巴山腹地,山多林地也多,山区也是林区。近年来,镇巴把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结合,把山区生态优势转化为脱贫资源优势,坚持走“生态立县、生态脱贫、生态富民”的路子,围绕茶叶、小杂果、中药材、林下养殖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了调结构、保生态、稳增收的生态扶贫目标。 一、精心设计,造林与富民同步走 “居室闻茶香,推窗闻鸟语,出门摘叶子(茶叶),进门数票子。”这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镇巴县观音镇星子河村村民幸福生活的写照。 “我家把10多亩山坡地租给了茶厂种茶,每年能得到2000多元租金。另外,我还在家门口的茶园里上班,全年下来收入近3万元。”谈起收入情况,正在采茶的星子河村农民洪富荣兴奋地说。 镇巴县坚持生态林向经济林靠拢,积极调整林业生产布局,把茶叶、核桃、木本油料等作为造林重点,扎实推进林业经济“1115”工程,即建成核桃10万亩、茶叶10万亩、板栗10万亩、油茶5万亩。大力实施“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林业经济运行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引导企业包山租地,对荒山和坡耕地实行企业直包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以荒山坡地经营权出让和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基地建设和造林绿化。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园12万亩、茶园12万亩、板栗园15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林业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二、种养结合,林上与林下齐发力 镇巴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宽林业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把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生态精准扶贫等工作相结合,努力开创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良好局面,引导山区群众真正实现 “靠山吃山”,走上致富路。 镇巴把林下种植与林下养殖相结合,延长了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长线生态效益与短线经济效益双赢。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林下空间资源,围绕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两大主题,实施林农间作、林菌间作、林药间作,全力推进魔芋、香菇、木耳、天麻、灵芝及木本中药材枸杞、厚朴、枳壳、金银花、杜仲等产业的发展和基地建设。全县种植魔芋9万亩,建立菇农合作社20个,栽培食用菌袋料400万袋,段木耳20万架,木本中药材面积3.81万亩,食用菌总产值达1.6亿元,年产木本药材6860吨。 同时,镇巴以产业支持、企业扶持、贷款贴息扶持等优惠政策为推动力,大力开展林下“生态养殖”,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养鸡、养羊、养蜂等林下养殖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注册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153个,养殖生猪80万头、牛7.5万头、羊30万只、土鸡80余万只,发展年养50只以上养羊大户200余户,占全市肉羊养殖的47.2%。 三、放活林权,改革与创新增收入 “当上护林员后,每个月有500块钱的工资,我天天都在山上放牛,一方两便就把护林员工作做了。”镇巴县62岁的贫困户马孝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指着家后面的山林高兴地说。 镇巴把经济林发展与造林绿化相结合,在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同时,持续推进以“三权分置”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林权配套改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致富动力更足。通过搭建资源资产评估、林权交易、金融信贷等林地流转平台,让沉睡的林业资源流动起来,农民按“林权入股、统一经营、按股分红”模式加入到合作社,2016年以来林农流转林地11.5万亩,交易金额达29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全面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为全县2.53万户农户发放生态补偿资金3436.63万元,贫困户年均增加收入465.3元;开展生态护林员配套扶贫工作,从在册贫困户中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4341名,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经济收入。 同时,镇巴把退耕还林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产业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将基地建设管理投入、技术服务作为贫困户专项扶持项目,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5.7万亩,覆盖85个贫困村,占全县贫困村总数的67%,发放补助资金5060万元,通过优先安排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森林抚育面积2.5万亩,带动全县17个村1100名贫困人口参加森林抚育活动,人均获取劳动报酬3800元。 编辑:唐伟 米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