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岐邑,古丝绸之路由此滥觞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智宝 时间:2023-10-29
文/赵智宝 多数学者都知道,“丝绸之路”的开通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即公元前138年,以古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市为起点,开通了中国与亚欧大陆间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也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距今大约有2100多年。
但也有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是从西周时的周原开始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贺家村西土壕周墓出土的西周早期驼首青铜四足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物证明。 1966年12月,岐山县贺家村西壕周墓出土青铜器十七件,长矛、弓秘、恋玲、盖弓帽、铜泡等百余件。其中有一件铜器器身由四个圆筒组成,中间连接处有圆孔,上下贯通,前有昂首的兽头,下有四足,左右各设兽首粗耳。此器通高15厘米,重1.8公斤,属西周早期青铜器,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骆驼形体高大,背上又有负驮的双峰,再加上其胃分三室,有特殊功能,耐饥又耐渴,是古代沙漠中的主要运输工具,人称“沙漠之舟”。据文物学者专家考证认为,此器形象颇似驼首四足器,其兽首就是“驼首”,可名为驼首青铜四足器,也可称之为“西周青铜第一驼”,应该视作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形象标志。 1979年发掘的扶风云唐村制骨作坊发现的西周中晚期骆驼骨,是又一例证。专家认为,该作坊“可能属于西周王室所直接占有的一座大型骨器制造作坊”。据鉴定,在这些出土的骨骼中,有牛、马骨骼,还有猪、羊、狗、鹿骨和骆驼骨。特别是骆驼骨的发现,说明骆驼在西周中、晚期已进入了周原,其死后的骨骼被用来制作生活用品。 还有,1986年秋,陕西周原考古队在扶风召陈遗址内发掘一大型西周晚期建筑基址时,在该建筑废弃时形成的红烧土堆积中,发现两件作为骨笄帽使用的蚌雕人头像。一件高2.9厘米,另一件高2.8厘米。许多考古学者研究,这种深目、高鼻的人头雕像是当年居住在中亚古代伊朗语系民族的塞族。从周原西周晚期塞族蚌雕人头像的发现,证实中国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和经济往来,要比张骞通西域至少提早700多年。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春日迟迟,采桑祁祁。”这是我国首部《诗经》诗歌总集《豳风·七月》这样描述当时妇女们采桑忙碌情景的一首诗歌。《诗经》中像这样描写蚕桑的篇章还有许多许多。到了周代,栽桑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养蚕织丝被认为是妇女们都必须参加的副业劳动,说明西周时我国的丝绸业很发达。可以想象塞族人骑着骆驼赶着驼群来到周原贩卖丝绸,所以这里发现了骆驼骨,留下了蚌雕人头像,周人为此铸造了驼首青铜四足器。这种早期的交流,也使后世对《穆天子战》记载的周穆王西行之事充满了遐想和现实感。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铜镜和漆器经由沙漠和草原,已远播至西域和中亚地区。 岐山古称西岐。作为西周京畿之地,商贸年代久远,自古就是丝绸之路要塞和繁华之地,人文荟萃,物流发达。自周太王率族定居岐山之后,便以“日中而市”进行商品交换,物资丰富,商贸云集。此外,丝绸之路路途遥远,条件艰苦,行进在古道的客商,从古西岐过往都要带上便于保存的食物岐山锅盔,这也是丝绸之路始于西周岐邑的有力佐证。 所有这些文化历史遗迹和近年来发掘的一些文化遗址表明,不仅丝绸之路开始于我国西周时的周原岐邑,而且从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都没有间断过,极大促进了中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编辑:金苗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考古新发现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