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 | 拜谒张骞墓 溯源丝路开拓历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3-08-12
采访团走进张骞纪念馆 刘青/摄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8月9日,“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参观城固县张骞纪念馆,拜谒丝路开拓者,感受古丝绸之路的人文魅力。 张骞纪念馆 刘青/摄 从汉中城固走出的张骞,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友好交往的窗口,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感悟张骞精神,探寻丝路遗迹。 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带回的“洋品种” 刘青/摄 位于城固县博望街道饶家营村的张骞墓,占地约933平方米,墓冢南面共有四通石碑。墓冢在清朝的时候就受到了政府的保护,1956年成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张骞墓也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陕南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张骞纪念馆、城固县博物馆副馆长方芳接受采访 刘青/摄 “很多古遗迹在乡村保护的难度特别大,但是张骞墓在清朝的时候就受到了政府的保护,1956年成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多种专业保护手段加强对张骞墓的保护,并发布文化保护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专门成立遗产监测部对张骞墓及附属文物进行监测,做好定期巡查、记录分析、整理存档。”张骞纪念馆、城固县博物馆副馆长方芳向采访团介绍。 采访团参观张骞纪念馆 刘青/摄 据了解,除认真协调处理张骞墓本体保护、保护范围景观保护、建设控制地带景观协调外,城固县还将文物保护与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等相结合,筑牢文物保护底线,带动当地居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从源头出发,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文物安全整体水平。 张骞第67代后裔、张骞与丝绸之路文化学者张利军 刘青/摄 作为“丝绸之路”的人物代表,时至今日,张骞精神正在不断地被后人以各种形式诠释、丰富和升华。张骞第67代后裔、张骞与丝绸之路文化学者张利军告诉记者,“我在过去几年里亲身实地重走、考察、探索了丝绸之路,见证了祖辈的足迹与荣光,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当时环境下,祖先出使的不易。距离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张骞文化和丝路文化已经‘遍地生花’,是对丝路文化最有力的见证和延续。” 采访团参观城固博物馆 刘青/摄 近年来,城固县高度重视张骞文化建设,张骞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张骞纪念馆内,林木荫翳、花草繁茂,随处可憩可游,研学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纪念馆东区整体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献殿内置张骞塑像及汉简,东西配殿为展室,利用绘画、照片、拓片、沙盘、视频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张骞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西区为综合展示区,依据城固县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物特点,设置了“汉上名城——城固、叩古宝山、城固出土青铜器、两汉城固历史文化、西北联大在城固及廉政教育”6个主题展,上展文物400余件(套)。 采访团合影 文化传承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城固县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五门堰和杨填堰等闻名遐迩,目前还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张骞传说》和省级非遗保护名录8项、市级名录4项,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省级传承基地2个,并整理出版《城固架花》《张骞传说》等6部非遗专著。为保护好非遗文化,城固县不断加强非遗活态保护传承,探索非遗保护工作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编辑:无敌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汉中圣贤贯古今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