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汉中圣贤贯古今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方鹏霏 时间:2023-08-09

 

        文/方鹏霏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说“汉中人做不了大官”!更有人编成顺口溜:“汉水向东流,十山九无头;富不过百万,官至五品休”。令人如鲠在喉。我不想说行文者是孤陋寡闻、坐井观天,但确确实实的是不对,大谬特谬!如果以山论风水:汉中海拔2730多米的透马驹山算不算高山?海拔2600多米的摩天岭算不算高山?海拔2290多米的米仓山算不算高山?海拔3770多米的太白山(历史上数千年汉中凤县辖)算不算高山……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曰:“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明许赞《初入栈道》曰:“梁汉起天中,形连百二雄;万山争地立,一路与云通”。可见汉中的高峰峻岭何等峭拔嵯峨。


2020年7月17日拍摄的汉中市汉江湿地旁的游乐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jpeg

2020年7月17日拍摄的汉中市汉江湿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汉中人高赡远嘱、深谋远虑、春山景行、卓识慧敏、急公好义、胸怀天下、德善疏财、抱朴守节,自古多出圣杰,故,汉中人做大官的太多了,而且有名有姓做皇帝的共有100余位!西晋常璩编篆的《华阳国志》赞汉中曰:“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画为梁州。而皇刘应之,洪祚悠长”。民国西北联大汉语言学家黎锦熙在编写《城固县志方案》时由衷感叹汉中为:“陕南天府”。汉中是块风水宝地,历朝累代赞美汉中和汉中人的不计其数。三国时大蜀皇帝刘备寿春节作《舜颂》赞美汉中人舜帝姚重华: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五典克从,四门伊穆。大道将行,天下为公。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斁无逸。绥厥品汇,光光得一。千辐临顶,十在随跸。大哉大同,为光为龙。吾皇则之,圣谋隆隆。纳隍孜孜,考考切切。六宗是禋,五瑞斯列。排麟环凤,披香立雪。四夷纳赆,九围有截。昔救世师,降生竺乾。唐代文功武略的皇帝李世民在《感旧赋》中赞美汉中人:“仰烟霞兮思子晋,俯浩汗兮想张骞”。

       上古三皇五帝时代的舜帝姚重华,是汉中城固妫墟(俗称双井,今龙头镇)人。中华之名就是舜帝“重华”谐音而来。《史记》载:“德自舜明”。这在先秦史书《世本》《尚书》《尔雅》和之后的《汉书》《后汉书》《帝王世纪》《清一统志》、明嘉靖《城固县志》、清嘉庆《汉中府志》、民国获国民党教育部三等奖的《城固县志工作方案》等国家和地方志书中,均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舜帝又称帝舜、虞舜、舜柯,号有虞氏,是4000年至4100年前之间的父系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尧禅位于舜,建立虞国;舜虚怀若谷,兼听纳谏,惩罚奸佞,开创了政通人和的社会局面,成为中国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禅位于大禹,自己乘车巡视天下,卒于苍梧郡,衣冠葬于九嶷山,尸体葬于成固(今城固县)家乡湑水河(古称黑河)边的宝山之前。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创立了中华文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精神之魂:“德为先,重教化、孝是本”。是中华历史上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领路人和重要推手,是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由于舜帝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历朝历代帝王均要定期祭拜舜帝,这就是城固县湑水河两岸和舜帝出生地妫墟(又名双井,现龙头镇)300多座高大的紫金台(大土包)由来。筑紫金台祭祀为燔祭,燔祭就是点燃柴火的祭祀仪式。高高的大土包(紫金台)上摆着青铜礼器和牲畜,点燃堆积的木紫,浓烟飘渺,袅袅上升,与天通话,交流信息,传递感情。有时皇帝不亲临成固(现城固)祭祀,也要命当地汉中郡官员代帝筑紫金台祭祀,或者派朝廷官员前往成固筑紫金台祭祀,而皇帝在宫廷设坛,眼望成固方向,静默哀悼,寄托哀思。

       夏朝建立的褒国(即今汉中辖地),有71位皇帝出生于汉中。古代非常重视祭祀,《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传说舜帝的手掌纹像“褒”字,故舜帝死后,其女婿大禹为了就近祭祀舜帝而特在舜帝的家乡汉中设立了褒国,命聪明睿智、勤劳勇敢的儿子有褒氏(舜帝外孙)为褒国开国君王,褒国共延续1500多年(秦灭褒应是1720年),子子孙孙按时祭祀舜帝和汉山。据有关史料记载,褒国是汉中地区(梁州)最早的政权。褒国是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夏后"所封的同姓诸侯国。《诗经》中称汉中为"南山"、"周南"。褒国雄踞“周南”(汉中),历经国君七十一位,均出生在汉中这块丰腴宝地!夏、商、周、春秋均主持舜帝和汉山之祭祀仪式,为秦岭以南巴、蜀、庸、苴等诸候国之“南国领袖”。《史记·夏本纪》载:禹“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褒氏……”清嘉庆《汉中府志》载:“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褒国首都在今汉水以北、留坝县以南、褒城镇东三里的骆驼坪。自夏起,历经殷商、西周、东周,后被秦灭,立国长达1500多年。褒国土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岭南膏腴之地。褒人引进周人的农业技术,培育出自己的特产“芜菁”(俗称长寿圣参或小人参,外形近似白萝卜),连同原有的“丙穴嘉鱼”特产等,进贡周廷,很为周人称道,广为流传。有专家研究:《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广》《沔水》等诗篇,皆为周公旦采译秦岭以南褒国乐歌而成。褒国与周天子历代有婚姻友好联盟的传统,如周文王娶褒国太姒为后(太姒为周武王和周公之母);再如周幽王娶褒姒为后,褒姒的儿子名伯服,伯,长子的意思。周武王伐纣时,周南诸侯国褒、蜀、巴、庸等均参与伐纣之师。每遇周王室举行重大活动,褒国君主都要亲赴参加,故被周室列为“友邦冢君”,接待规格高于它国。褒人的文化、风俗、民情也受周人影响较大,与周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发展、溶汇共进。

      从夏朝至西周,褒人一直平静地生活在秦巴谷地、汉水两岸。虽为“南国领袖”,但却对邻国不发动战争。到周幽王时,褒人生活被打乱,“幽王三年,周伐有褒”。褒国太后褒姁为免祸,将绝世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为妃。幽王被褒姒的非凡美丽所倾倒,百般宠爱。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幽王遂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幽王十一年(前771),申后的父亲申侯联络诸侯缯国、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烽火求救,诸侯慑于申侯、犬戎势力,未去救驾。申侯就把幽王、太子伯服及陪侍的郑桓公等杀死在骊山,俘获了褒姒,拥立宜臼为天子,称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平王二十一年(前751),秦国将犬戎逐出关中,孤立了褒国,之后,势单力簿的褒国孤立无援,最终被秦国所灭,1500余年的褒国翻过一页,不覆存在。

      褒国是夏王朝“夏后”所封的同姓诸侯国,具有当时先进文化、青铜冶炼、农耕渔猎、治玉做陶等技术;褒国建交巴蜀、臣服庸苴、兴盛发达、享誉寰宇。春秋时,巴蜀也建立了自己的奴隶制国家,形成长江流域巴蜀文化。褒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第一任国君“有褒氏”为城固龙头(当时名妫墟,俗称双井)舜帝的女儿所生,褒国的其他七十位国君全部出生于汉中这块宝地,其分别是:有褒氏、褒仲期、褒怀龙、褒康元、褒元、褒维、褒余成、褒光、褒华、褒仲辛、褒需、褒德、褒元甲、褒康、褒代祠、褒高、褒鱼臣、褒曾余、褒宗、褒巩、褒仁、褒孝延、褒革、褒天、褒义、褒君元、褒亥、褒尹、褒志甫、褒南、褒历、褒史华、褒吉都、褒和、褒辉、褒龙全、褒古祖、褒壬戊、褒祖癸、褒告、褒令、褒疏、褒单云、褒俶、褒易、褒无沮、褒贺、褒微、褒世央、褒郑、褒全、褒珦、褒洪德、褒戏曹、褒犬、褒舟、褒勾、褒鹿、褒积、褒封、褒屯诚、褒成巴、褒胡、褒月、褒思、褒道、褒求坛、褒鉴民、褒求期、褒子期、褒吉。

       前秦帝国君王符坚是汉中略阳县人。公元351年苻坚成为前秦帝国君王后,即与东晋断交。东晋屡次派殷浩、桓温讨伐,都被苻坚打败,国势渐固。苻坚推崇儒学,奖励文教,知人善任,由王猛等人辅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意欲一统天下,结束乱世。 370年,苻坚派王猛、邓羌率军灭亡前燕,攻取关东六州。 371年,灭仇池国,俘虏杨纂,吐谷浑归附前秦,平定了西域诸国,统一了黄河流域。373年,攻占巴蜀、汉中,邛、筰、夜郎皆归附于前秦。376年,灭前凉,同年灭代,势力逐渐扩大到长江流城的大半个中国,疆域成为五胡之最。前秦帝国教育建设、人文礼乐均为十六国之最,并涌现出各界大家,如王嘉、苏通、刘祥、赵整、郭瑀、梁谠、梁熙、法和、苏蕙、苻融、苻朗、王欢、释道安、宣文君、僧伽提婆、乐尊和尚、昙摩难提等人。前秦的汉化改革有效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延续与民族融合,并为后秦、北朝的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苻坚志向远大,意欲扫平偏安南方一隅的东晋,决心兼并诸州,一统天下。于公元383年发动“淝水之战”。符坚亲自率军八十万,浩浩荡荡挺进南方(今安徽寿县一带)。然而却被东晋谢玄以八万军力打败于淝水北岸,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优质战例,成就了历史上“风声鹤唳”的成语典故。拥有绝对优势的符坚败给了东晋八万军队的谢玄,符坚也因此一蹶不起,北方各民族也纷纷脱离前秦统治,分裂成为后秦、后燕等数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机北伐,把边界推到了黄河以南。一代袅雄前秦国王苻坚,因“淝水之战”而精神萎靡,前秦帝国这个五胡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由盛转衰,其中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350年10月,苻坚占据关中,从351年登基、设置百官、定都长安,历经五世共六帝,享国四十四年。

       十六国时蜀地成汉国帝王李雄、李期、李寿等是汉中略阳县人。虽是李雄建立了国家,但基业是由其父李特创建。李雄,字仲俊,身高八尺三寸,容貌俊美,少年时以刚烈气概闻名。道家术士刘化对人常说:关、陇一带的士人都将往南去,李家儿子中只有仲俊有非凡的仪表,终会成为人主 。晋惠帝元康八年(298),频岁大灾,饥民叛乱,李雄父亲李特持旨平息叛乱,李特顺势而为,率饥众流民数万在汉中起事,遂入巴蜀,居于巴西宕渠。李特因征讨赵廞叛乱有功,拜宣威将军,封长乐乡侯,被部众推为镇北大将军。永宁元年(301), 李特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太安二年(303),为益州刺史罗尚败于绵竹赤祖(今德阳境内)遇害。次年,李特儿子李雄自称成都王,改年号为建兴,置百官。光熙元年(306),李雄称帝,号大成,定都成都,雄霸三蜀,除晋法,约法七章,发展生产,增强军力,扩充地域。后汉中、平夷(今贵州毕节)、南广(今云南盐津)皆归于大成。玉衡二十二年(332),宁州十四郡,除牂柯郡外,十三郡俱归入大成版图。次年,其版图东到巴东,西至汉中,北越仇池(今成县、文县一带),南达汉嘉、沈黎、宁州(今云南晋宁)。二十四年(334),李雄病故,子侄争位,互相攻杀,太子李班即位不久,被李期刺杀,期自立为王。玉恒四年(338),李寿克成都,废李期为邛都公。四月,改国号为大汉,故历史上统称成汉。李氏皇族内讧不断,李寿肆杀李始及兄弟十余人,又杀李雄诸子,滥用刑罚,耽于奢侈。公元343年李寿死后,其子李势即位。公元346年东晋荆州刺史桓温率军伐成汉,兵临成都。第二年三月,李势降,成汉亡。李势及宗室被徙于建康(今南京)。自李雄改国号大成至大汉亡,成汉共历5主42年。

       十六国时汉中略阳人杨茂搜建立了仇池国,统辖甘肃和陕西南部以及四川北部。历史上的仇池国指杨茂搜建立的前仇池国、杨定重建的后仇池国。前仇池国被前秦国王符坚所灭,后仇池国被刘裕的宋国将领裴方明所灭。

       公元290年晋惠帝即位后,西晋陷入动乱,关中齐万年起义,杨茂搜趁机于296年在仇池建国。317年,仇池国在杨篡主政时被前秦国王符坚灭亡。符坚与杨氏同出略阳,属于乡党,甚为倚重杨氏王族,招杨定为女婿。“淝水之战”中符坚大败,随后前秦瓦解,杨定趁机回到故地重建仇池国,史称后仇池国。杨难当担任国君时后仇池国十分强盛,但杨难当盲目自大,不识时务,南下侵略蜀地,结果于443年败于宋国刘裕。“后仇池国”灭亡后,杨氏后裔又先后建立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最终被隋朝皇帝杨坚灭亡。

       前仇池国帝王从杨茂搜起,经杨盛、杨玄、杨定等13位国王,立国139年。后仇池国被宋刘裕灭亡后,杨氏后裔又先后建立起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仇池国共五个政权,延续时间350多年。

        五胡十六国时汉中略阳县人吕光,大破南羌,击败西秦,迫使乞伏乾归顺称臣,建立“大凉”帝国,自称天王。领土西起葱岭、东至大河,即今甘肃西部、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威震西北。其子吕绍亦被吕光封为天王。据《魏书》载:吕光家族是西汉皇后吕雉的族人;吕光之父吕婆楼是前秦开国重臣,任符坚前秦帝国太尉。青年吕光为人持重老成、喜怒不形于色。符坚的谋士王猛认为吕光是个人才,能成大器,便将其推荐给符坚,出任美阳(今陕西武功)县令,后逐步被提拔为鹰扬将军。吕光不负王猛和符坚的厚望,在南征北战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赢得了前秦大臣普遍交口称赞。符坚统一北方后,令吕光率大军进攻西域。“淝水之战”后,符坚的前秦政权瓦解。386年10月,吕光在姑臧(今甘肃武威)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后又改称三河王。396年6月,吕光建立凉国,自称大凉天王,史称后凉。吕光死后,太子吕绍继位,宗室内部,争权夺利。后吕隆继位,连年对外战争,国力衰弱。403年8月, 因屡遭北凉、南凉攻击, 吕隆投降后秦,至此后凉亡,历经四位国君共15年。

       历史上汉中人位列三公的亦不少,三公即司徒、司空、太尉,西周始置,官居一品。汉中人官坐到三公的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清楚。如褒国立国1500多年,像褒龙、褒期宰相和三公一级的一品大员,褒国有多少?前秦帝国享国44年,如吕婆楼这般的一品大员汉中人位居三公爵位的有多少?蜀地李雄立国的成汉政权,历5主42年,一品官爵的汉中人三公大员有几位?杨茂搜建立仇池国,经杨盛、杨玄、杨定等13位国王,建国139年,加上其后代建立的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先后立国350多年,汉中人担任三公爵位的一品大员有多少?吕光建立的大凉帝国,历四王15年,汉中人成为三公官位的一品爵士又有几位……历史久远,文字史料缺乏,无法统计出详细名单,但最低也有数百位三公一品大员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历史长河中。我只能从案头史书中整理,做以大概简介。

       东汉时汉中城固人李合,字孟节,官至“司徒”,行丞相职。司徒为三公之一,三公即司徒、司空、太尉。司徒掌管教化,司空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太尉掌管军事兵权。《后汉书·方术列传一·李合传》记:李合父亲李颉,以学问著称,官至博士。李合从小受家风影响,刻苦好学,勤俭质朴,奋力挺进;成人后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之术,时人异之。李合一生中有三个故事相当精彩。一是胸怀天下、掌握时局。在被县署衙门招为幕门候吏时,和帝登极后分遣使者,都穿着便服单独行动,到各个州县去收集风土民情的歌谣。有两个使者到了益州地界,住在与李合一起的官舍里。在夏天的夜晚坐于露天聊天时,李合问两个人说:“你二位从京城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两个使者到益州来吗?”二人默然,吃惊他相互看看说:“没有听说。”他们问李合怎么知道此事?李合指着天上的星星说:“有两个代表使者的星星向益州地界来了,故我知道的。”巧妙隐其了高深学问。二是知人守德、绝于俗同。后三年,这两个使者中一人坐了汉中太守,而李合还在作那个小小吏官(局长),太守很看重李合不张扬不炫耀自己深厚学识的品格,升任李合为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全国各地都去送礼庆贺,汉中郡也要派使者去送礼。李合劝太守说:“窦将军是皇后的亲戚,他不修养自己的礼德,却专权骄横,大祸即将来临,希望你能忠于皇帝,不要与他来往。”太守想了想:还是派使者去行个礼为好。李合劝不住,请求自己去。太守答应了。李合在路上逍遥自在,游山玩水,走走停停,以观其变。当李合走到扶风时,却传来了窦宪自杀的消息,窦宪所有的党羽都被处死!凡是与窦宪交往密切者均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未被卷入;太守赞他为神。三是不图名利、封候不受。李合低调做人,按孝廉被荐举一连升了五次官,成为尚书令,又被封为太常。元初四年(117),李合代(理)袁敞为司空(一品),多次上奏国家政治的长处与弊端,具忠臣节操;在位四年,托事请求免职。安帝驾崩,刘祜弟弟北乡侯刘懿登基,为李合恢复了司徒(丞相,一品)职位。刘懿患重病时,李合暗中与少府、河南的陶范﹑步兵校尉赵直,策划立刘保为皇帝,恰巧孙程等人先把此事办成了,故不显示李合谋立顺帝之功。第二年(127),因为不少官吏和平民身染疾病,又遇上自然灾害,皇帝免去了李合的官职。将作大匠翟酺上奏皇帝说:“李合曾经暗中图谋大计,使国家安泰。”于是顺帝调查后将李合封为涉都侯,李合谦让不受。李合到八十多岁时,在故里家中逝世。

       李合之子李固为东汉时三朝太尉,亦为一品大员的三公之一,但掌管的是国家最高兵权,策应国家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李固,字子坚,汉中城固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很多有志向的人,都敬慕李固的风度而来向他求学。京城的人都感叹说:“这又将是一位李公了”。司隶、益州府、都下令让郡府,举荐李固为孝廉,又征召他为司空属官,李固都不前往。阳嘉二年(133),发生地震、山崩、火灾自然灾害,公卿大臣们推荐李固立对皇上对此事的设问。诏书中还特别问道当代的弊端,应该如何改良政治,李固答复说:“君主把上天当作父亲,把大地当做母亲,把山河当作珍宝……”李固从天上说到地理、从朝廷皇室说到普通官员,从军事说到理政,并提出了一些高端的建议,顺帝听到李固的对策,心悦诚服,对他的很多建议都加以采纳,任命李固为议郎(五品,现国务院参事)。永和中(136),荆州盗贼猖獗,过了一年都没有平定,任命李固为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官吏慰问境内的人民,赦免了盗贼以前的罪过,给盗贼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盗贼的首领夏密等人纠集其头领、党羽共600多人,都把自己捆绑着来归降自首。李固把他们都赦免了,让他们回家,派他们招集其余的盗贼,向所有盗贼讲明了朝庭的法律以及自已执法的威严。半年之内,其余盗贼都来投降,荆州境内宴清河平。李固上奏检举南阳太守高赐等人收受贿赂。高赐等人害怕判罪,就一同加重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十分迅速的为高赐等人传递消息并加以救护。梁冀下令调任李固为泰山太守。当时泰山的盗贼连年聚聚在一起,郡中的官兵常常一千多人追击、讨伐,都无法将其制服。李固到任后,把官兵全部罢免,让其回家务农种田,只选拔了能作战的一百余人留下来,四乡宣传,用恩惠、信誉招降盗贼。不到一年,盗贼就全部消散离去了。李固平定盗贼有功,被升任为将作大匠(三品,掌管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建筑)。由于李固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有建树,不论到何地都能干出非凡而卓越的政债,冲帝即位后任命李固为太尉(一品,现军委主席),与梁冀一同參与统管尚书内事务。第二年,冲帝逝世。梁太后因为杨州、徐州两地盗贼强大,害怕招致国家祸乱,就派中常侍告诉李固等人,欲等被征召的王侯们来到后再发布皇上死亡的消息。李固答复说:“皇上虽年幼,但还是天下人的父亲,现在去逝了,人和神都会受感动。从前,秦始皇在沙丘去世,胡亥、赵高隐瞒而不发布消息,终于害死了扶苏,最后造成亡国,这是天下之大忌讳,不可以这样做”。太后听从了,当晚就发布了皇上去世的消息。在重新立帝的问题上,李固给梁冀建议立年龄较大、道德高尚、政治圣明的刘蒜为皇帝。梁冀没有采纳,而是立了年仅八岁的刘缵为皇帝,即东汉质帝。一年后又被梁冀毒死了。太后因为朝廷祸事不断,连遭不幸,就把权力下放给辅政的大臣。李固主政后匡扶正义、针砭时弊,一是把那些 黄门宦官全部排斥在外,不与使用;二是把顺帝时没有经过正常程序考核任命的官员一百多人,上奏罢免。使国家安定,人民顺心,天下太平。可是遭到了梁冀猜疑、专断,梁冀对李固既嫉妒,又忌恨。被凉到一边的黄门宦官和被罢免的一百多名官员怨恨李固,联合起来迎合梁冀的心思,共同造谣诬陷李固。梁冀力劝太后罢免了李固。一年后,甘陵人刘文、魏郡人刘鲔,各自谋划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又借机诬告李固与刘文、刘鲔为同伙,造妖惑众,反对太后立桓帝。就把李固与刘文、刘鲔一同关进牢狱治罪。李固的学生、渤海人王调,自己系上脚镣、手铐上书,证实李固的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亦在腰上带着砍头用的砧板,到宫廷为李固申诉。太后明白了此事的真相后,就赦免了李固。李固出狱时,京城街市上的人们都呼喊万岁。梁冀听后大惊,害怕李固高尚的德行日后会祸害自已,于是又编造谎言上奏李固的罪行,李固就被诛杀了,时年五十四岁。

      南北朝时汉中略阳人吕婆楼为前秦帝国符坚朝中一品大员太尉,后凉国吕光天王的父亲,辅助符坚夺取皇位。后又向符坚推荐王猛;于是苻坚召见王猛,二人一见如故,论及国家大事,符坚十分高兴,自认为如同刘备遇到诸葛亮!符坚在王猛的辅佐下,使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后,吕婆楼的儿子吕光割据凉州建立后凉国,追尊吕婆楼为“景昭帝”。

       唐代汉中略阳人权德舆,字载之,既是诗人,又是文学家,著有《童蒙集》10卷。元和五年(810)任宰相。理政主张德治和法治并举;以“民为邦本”,关注百姓疾苦,提出“天下理则百姓安,百姓安在赋税减,赋税减在经费省”的治国方略。在长期任职中乐于提携后进,为贞元、元和两朝文坛盟主,诗赋独具特色。任职期间让儿孙回略阳故里改姓“权”谐音“钱”姓,以免后代遭到朝中仇家陷害。元和十三年(818)58岁逝世后葬于故里略阳三岔子“相公山”,其三岔子还有相公庙、“读书台”等遗址,三岔子姓钱的一个村子全为权德與后代。

       元代汉中人李孟,字道复,号秋谷,元代中期仁宗时任一品丞相之职。曾两次协肋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夺取帝位,功勋卓著。第一次先发制人,主动进攻,一举成功,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夺取了帝位,但却旁落爱育黎拔力八达兄长海山(武宗)之手。后与爱育黎拔力八达多次密谋,在至大四年正月武宗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以储君不议即刻登基仁宗皇帝之位,罢免了尚书省、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罪名将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等人处死,任命李孟为一品丞相。李孟从小崇拜战国时越国范蠡和西汉张良,做人低调,不事张扬,曾两次隐退。第二次扶持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仁宗皇帝之事,不让朝中起居郎记入挡案,故,元史中毫无记载。但从同朝为官的姚燧(武宗时任太子宾客、翰林承旨)赞颂李孟赋中可以意会:“洪济于艰,嘉猷是赖,两扶青天之红日”;同朝为官的张养浩(武宗时任太子文学、中台监察御史)也明白说李孟:“两定内难”。佐证李孟是杰出的政治家。

       至于郎官,相当于现今的部长或副部长级别,就更多了。西汉时汉武帝封汉中城固人张骞为太中大夫,亦相当于现今副部长级别。东汉时汉中城固人李固之子李燮官至议郎。东汉和帝永元十六年(165),汉中南郑人李法被任命为五品议郎(相当于现国务院参事)、谏议大夫。三国时汉中南郑人李休被汉中王张鲁封镇北将军、拜议郎、赐关内候。南北朝时略阳县人垣遵官至员外郎,遵之子垣闳官至中郎。明代汉中沔县(今勉县)人张日新官拜兵部郎中。明代汉中人张羽,晋南大理寺卿、转南工部侍郎。唐代文宗李昂封汉中城固人崔觐为起居郎。起居郎从西汉开始设置此职,任务就是记录皇帝的言行,皇帝的无论大事小情、善行劣迹,需统统记录在案,以备后人修史之用。故担任起居郎的人都享有正直果敢、敢于碰硬的良好声誉。但历代皇帝对起居郎不放心,生怕自己不光彩的事情被记录下来。所以起居郎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官职,倘若遇到开明的皇帝还好,若是遇到昏庸残暴的君主,下场就不美妙了。北宋时黄庭坚担任宋神宗身边起居郎时,就遭到了政治迫害。当时黄庭坚年轻气盛,把宋神宗无论善恶的言行皆加以记录,结果得罪了宋神宗皇帝,被贬到荒蛮的南方,从此一蹶不振。

       汉中人做到将军这一级的历史上更多。汉光武时汉中略阳县人锡光为大将军。东汉末期三国时汉中南郑人张亮则被曹操拜为度辽将军。东汉三国时汉中城固县人方俗,被蜀汉封为司马,司马为将军,食禄二千担(假司马为副将军),“方俗司马”青铜印章现展出于上海博物馆“玺印馆”。北魏时汉中南郑人张元亮被封龙骧将军、死后赠左将军。南北朝汉中略阳县人垣护之为文帝时寻征右卫将军、封益阳候。北周汉中南郑人赵文表被封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爵为公。南北朝时略阳人垣询之官为骑射将军,询之子垣崇祖官至都督。十六国时略阳人李特,因征讨赵廞叛乱有功,拜宣威将军,封长乐乡侯,后为镇北大将军;永宁元年(301), 李特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历史上汉中由于当大官的圣杰太多,文人骚客便别出心裁地把汉中市一条街道辟为“挂匾巷”!凡是汉中圣杰做县令以上官员的,均需在故乡汉中挂匾巷悬挂一面挂匾。故挂匾巷属汉中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亦是全国首创,成为大江南北美谈。

       近现代、当代,汉中人当大官的就更多了。汉中城固县人刘秉钧,中共早期革命者,1922年在上海南方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全国仅有95名党员,任上海市中共法南区委第一任书记。汉中南郑人何挺颖 ,红军初创时杰出的领导人之一,随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前敌委改编为师委,毛泽东任师长,何挺颖任书记。汉中城固县人龚逢春,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汉中人南英,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汉中西乡县人余洪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汉中城固县人陈文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汉中镇巴县人符先辉,1961年被授少将军衔……

      汉中前瞰巴山、后居秦岭、陕南天府、厥壤沃美、人杰地灵、水木清华、历史久远、文化厚重、神仙福地、卧龙藏虎。先秦《诗经》描写汉中:“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上照于天”,“惟天有汉”;西汉丞相萧何赞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中历朝累代,人才辈出,历史上汉中人做大官的真正是太多太多了。    2023年7月31日


       作者简介: 方鹏霏,退休新闻工作者,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在有关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2000多篇,荣获中、省、市有关报刊各类征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多次;出版发行有54万字的散文集《秦巴揽翠》。


编辑:金苗           责编:寒苾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