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名家 >

“陕北鬼才”——拓红兵

来源:子洲方志 作者:武菊 时间:2024-06-11

拓红兵(1974— ),笔名红飞,号“陕北鬼才”,陕西省子洲县何家集镇拓家圪崂村人,非遗大师、书画家。现为榆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榆林市文化产业联合会书法顾问、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法家协会会员、《翰墨丹青》栏目特约导师、国家一级书法师、全国规范字讲师、国礼艺术家、中国文化CCTV艺术家。书画风格粗犷豪迈而又细腻独特,造诣深厚,成就颇丰。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梦》《武汉加油》《剑》《中国力量》《禅》等。2016年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作品展,展出作品100余幅。2019年应邀走进人民大会堂展出作品《中国梦》,同年《中国梦》登上中国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2020年,创意书法作品《武汉加油》登上公安部网站。2020年9月,书画作品《中国力量》在《建党99周年献礼》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12月,作品《中国梦》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

1.png

拓红兵,1974年出生于子洲县何家集镇拓家圪崂村。也许是因为红色年代爱国思潮涌动的影响,一批叫“建国、建军、爱国”等名字的人大量出现,跟随潮流;也许是不识字的母亲随便起了个名号;又或许是因为祖上出了许多参军报国、抵抗侵略的人物;总之拓红兵接受了这个时代特色浓重,而艺术气息淡薄的名字。他更愿意相信母亲起名“红兵”的含义:红色代表血性,代表热情、也符合家族的红色基因,而“兵”字,则寄希望于儿子有军人的气概,军人的正直、军人的方刚。因而“红兵”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意义,一直是拓红兵秉持的做人的标准。

拓家圪崂村,处于子洲县的大山深处,“圪崂”这两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在拓红兵6岁的时候,其父出门后杳无音讯,母亲一人勉力支撑,家境自然是贫寒的,四壁残破,每天为让2个孩子吃饱饭而拼尽全力。

有一天,丈夫好容易来信了,母亲是文盲,拓红兵年幼也不识字,她只好一边叹气,一边拿着信到村里四处找人,让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时至今日,拓红兵还记得母亲拿着信走在村里的那个消瘦、无助的背影,母亲教导的话语犹在耳畔:“儿子,一定要好好的认字写字,千万不能再做长眼的瞎子!”

偶然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放电影的师傅,名字叫封家佩,他在一个小黑板上写到:今晚上映《洪湖赤卫队》。母亲见他字写得好,走过去拉住师傅恳求说:“您能不能给我儿子教写方?”那个时候村里不知道书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写毛笔字叫“写方”。庆幸的是师傅答应了。

当天晚上,母亲顾不得看电影,一路小跑回家去拿纸。没有纸,母亲把糊在土窑洞墙壁上的报纸,小心翼翼的剥下来,用剪刀剪成大小相同的20块小纸片,用围裙“兜”给封老师,老师在纸片上写好以后再让拓红兵临摹,再后来家里的墙斑驳不堪,报纸也没有了,干脆拿树枝在地上写。条件很简陋,“文房四宝”连一件像样的也没有,但是拓红兵仍然高高兴兴地勤练不辍,一拿起毛笔,仿佛人世间所有的愁苦全消失不见了,心灵安静、欢喜,他喜欢这样的感觉。也许从那一刻起,书法便开始在他心里生了根。

学习书法的过程,于拓红兵而言,真可谓“满纸不容易,一把辛酸泪”。他清楚地记得,上初中的报名费5块,一年的学费、生活费10块钱,而家里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到几十块。母亲拿不出来这笔“巨款”。他只好自己想办法:给同学代写家书、情书,每写一封挣5毛钱,根据内容长短有时能挣1块钱,挣来的钱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剩下的全部买了笔墨纸砚,偶尔“富裕”一点,迫不及待跑去买向往已久的书贴。早上,别的同学还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睡觉,他已经临摹了一贴;晚上,其他同学嬉戏打闹,他左手捧书,右手执笔练习新学的字;他的不用的作业本反面,正面均是字迹淋淋;他的衣服、床褥墨迹斑斑;他的手指常年包裹着厚厚的老茧。十年寒来暑往,他不知道周末放假,不知道休闲娱乐,十年间勤练苦修,从未间断。

从20片墙纸起步,从20片斑驳的报纸上临摹,从“圪、崂”里走出来的拓红兵,传承碑帖法度,以师古法求正宗为本心,深研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从晋韵到唐法再到宋意,解锁透彻,又有师怀素、师米芾的笔法佐力,一手正大气象的正宗翰墨,让他成为了国家级的书法家,成了一代“鬼才”,作品在各大场合展出,荣誉囊括海内外。

拓红兵视晋、唐、宋法帖为珍宝,挥笔纵墨写行草,在提摁顿点的快意中,不粉本唯上,师而不拘,能写得进去,也能脱得出来,不做书奴,也不做毫无变通的抄书匠。在没有材料制幅限制的情景下,可以执大毫,书榜体,雄墨驱动,雄心惊人,写《一带一路》墨自天河而瀑落,笔在天涯有归处,书法合文质,逶迤连绵,横纵铺陈,笔法游天地,墨韵涌心田,书法毫无滞碍,气势写得惊心动魂,气韵生动魅力无限。行草书法晋韵渡新风,完成了法不失本源,技可入时代的双轮并进。

要论书法实力是不是足足盈盈,除了看行草,还要看楷书。楷法无欺,也是实力的见证。著名书评人曽这样评价拓红兵的楷书:是师法欧楷的精进成绝!奇欹映平正,变化是本色,精绝是成色。能把欧楷写到这般师古卓越的境界,非有志而不能为,非大家而不能修,所以他的书法作品是收藏界的热门,是市场的黑马,不但在国内大闻其名,在国际也是盛誉得享。作品入邮品,成为国家文化名片。亦有作品被日本前首相收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信物,国礼艺术家名副其实!

拓红兵曾经跟陕西省书协主席雷珍民、著名书法大师吴三大学习书法,不但修益笔墨,也与贤师悟道德,如今书法得其功,道德得其证,不负恩师所望,果然是三秦奇才,陕北鬼才,更是子洲英才,大财!

作品《中国梦》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


拓红兵作品欣赏






编辑:白糖

上一篇:本期画坛之星·许可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