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银:誓向沙漠要绿色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周明 时间:2022-04-07
与沙漠斗争了大半辈子,石光银不仅将绿色带到沙漠,更将幸福生活带给了当地百姓。 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陕西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多年来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了一道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石光银从小就有个“治沙梦”。“世代饱受风沙之害,乡亲们的日子太穷了,不治沙就什么都干不了。”童年经历,让石光银恨透了风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治沙的决心。 “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石光银从小就笃定了信念。 1984年,国家首次提出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石光银辞去当时担任的农场场长职务,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从此,石光银就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一心治理荒沙、植树造林。“想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得把沙治住、把林造起!”石光银说。 治沙的道路并不好走,甚至可以说是异常艰难。“渴了喝沙糊糊水,饿了吃玉米馍,晚上住用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失败了再重来。” 石光银回忆说,“有时还会遇上沙尘暴,风暴把人刮跑了,我们就得赶紧停下来找人。”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风吹、日晒,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石光银形容,治沙的日子里他们“受骡马的苦,吃猪狗的食”。 那几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沙漠里干到哪里,就睡在哪里。为了方便治沙,石光银还把自己的家搬到了距离狼窝沙不远的村子。但经历的两次失败,引起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合伙村民也相继退出。石光银咬了咬牙,决定继续坚持。 “不能再蛮干了,还是要讲科学。”石光银发现,要想成功植树造林,必须得有过硬的技术。他带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治沙经验,还向北京的专家请教种植技术。 最终,凭着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石光银他们终于固定住流沙,并将树苗存活率提高到了八成。 如今,走进这片叫作狼窝沙的土地,望着一道道沙梁上长满的杨树、沙柳和花棒,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令人生畏的“不毛之地”,更难想象当初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治沙中历经的困难和艰辛。 “以前,人们都不相信沙漠里还能种出树来。我就有这个不服输的劲儿,非要在沙漠里种出树。”看着眼前成片的林子,石光银感慨万千。 “治沙已经成为我一生唯一要干的事业。只要我一天不死,就要坚持种树。”在石光银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和孙子也义无反顾加入治沙队伍中。 “荒漠变绿洲,就是我最大的梦想。现在,虽然荒沙得到了有效治理,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一刻不敢放松。”石光银说,早些年,为了加快治理流沙速度,种植的大多是杨树,寿命较短。因此,复种、补种工作必须及时跟上。“后来我们还新栽植了6000多亩樟子松。”石光银说。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一株株绿树迎风挺拔,不仅挡住了风沙侵袭,也让那些曾经“对毛乌素不再抱有希望”的乡亲们重燃生活信心。 为了帮扶困难群众,石光银的治沙公司搞起了生态移民,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许多南部山区的群众又搬迁到了这片曾经的“沙海”。 经过几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先后办起了林场、肉牛示范牧场、饲料加工厂、技术培训中心、蔬菜大棚等10多项经济实体,村民收入连年增加。 得益于治沙造林,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参与“撵沙”的人也越来越多,当地形成了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 人进沙退,点点绿洲连成片;岁月流转,治沙英雄已暮年。 近几年,身边人总劝说石光银歇一歇,纵使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即使已卸任十里沙村党总支书记一职,但他从未想过要停下治沙的脚步。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就用多少时间治沙!” 这是石光银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一生的坚守和使命。记者 周明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