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啥专业?“十八九岁只是学习阶段,不要太过功利”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编辑2 时间:2019-06-26
近日,各省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线,接下来就是报志愿这一“头等大事”了。在青年君看来,选择专业这事儿很重要,因为对很多人来说,高考是改变人生、追寻梦想最重要的机会,填报志愿必须“慎之又慎” ; 但又不那么重要,因为高考也不是“一考定终身”,很多人在之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找到了自己真正所擅长、热爱的方向。 今天,文艺君想和大家分享几件大咖(很大很大的那种)选专业、换专业的逸事,他们有的从一而终,有的“半路出家”,但都不妨碍他们成为业界翘楚和国之栋梁。人生很长,慢慢来,不着急。 鲁迅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母亲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阔了视野。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只是没过多久,他就改变了想法。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民族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 后来,鲁迅在散文《藤野先生》中回忆道: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这件事对鲁迅的触动极大,可以说是他“弃医从文”的导火索。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基础。 胡适 胡适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但令青年君意想不到的是,胡适最初的专业却是农科。 1910年,胡适公费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出国时,哥哥专门从东北赶到上海为弟弟送行。哥哥特意嘱咐胡适,要学点有用的,千万别学什么文学、史学、哲学,将来不好找工作。胡适很听话,到美国后,选择了农科,决心扎根农业。 胡适后来在台大法学院的演讲中回忆道: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入各大学。在船上我就想,开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中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俭,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另一是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胡适的成绩很优秀,门门功课在85分以上。一年后,由于可以多选两个学分,胡适又选择了果学,主要就是种植苹果。正学着带劲,他突然发现,安徽老家没苹果,就连自己想去的胶东半岛也没有苹果。就业无望,前途渺茫,胡适陷入了沉思。自己到底要学什么呢?此时,他想起古人一句话,那就是“性之相近,力之所能”,意思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兴趣。 “性之相近,力之所能”也恰恰是美国大学教育所看重的,因此,胡适转系比较顺利,如愿转到了文学院。胡适认为,不管社会将来是否需要,只学自己喜欢的。家人与朋友的意见,可以做参考,但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追求。果然,胡适在文学院如鱼得水,肆意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又成功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选择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为师。老年的胡适回忆起这段经历也曾唏嘘不已。他告诫年轻人,十八九岁的年龄还只是学习阶段,不要太过功利,要勇于追求。 钱伟长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开创了中国大学第一个力学专业,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中学毕业后,凭借着中文和历史双满分,钱伟长被五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清华大学历史系。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1940年,钱伟长考取了公费留学生,由于战争原因,被改派到加拿大留学。而后,钱伟长在多伦多大学学习弹性力学,1942年,钱伟长又获得多伦多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在1942到1946年间,钱伟长师从西尔多·冯·卡门,在火箭、人造卫星以及降落伞等领域进行研究工作。 抗战结束后,他放弃高薪研究岗位,回国应聘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开创了我国大学第一个力学专业;就任上海大学校长27年间,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也没有自己的房子。顺逆交替,荣辱数变,钱伟长的“力学曲线”始终围绕着国家利益这一核心。 费孝通 费孝通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教育世家的费孝通读中学时就表现出良好的文学天赋。大革命的失败使费孝通意识到,历史的发展可以决定个人的命运,个人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决定学医,救死扶伤。 1928年,费孝通到东吴大学医学预科学习。在两年的学习训练中,作为学生会秘书的费孝通不仅埋头读书,还积极关注国家大事,组织、参与社会活动。“该不该学医?学医能不能成为自己一生安身立命之所在?”费孝通思考着这些问题,并得出结论——“人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 于是,他放弃了协和医学院,毅然选择了燕京大学。后来,费孝通由燕京大学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又应导师史禄国的邀请去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世界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关门弟子。 1938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英文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江村经济》很快成为欧洲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步入世界人类学著名学者行列,1981年,费孝通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除了这些“半路出家”横跨多界的大师, 还有很多对所学专业“爱得深沉”的才子。 几十年如一日,“从一而终”。 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奉献了一生。 16岁时,邓稼先跟着26岁的大姐邓仲先离开北平,辗转来到云南昆明。不久,邓稼先上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他圆满地结束了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到昆明市文正中学、培文中学任教各3个月。抗战胜利后,北大复员迁回北平,邓稼先应聘当上了北大物理系的助教。 1948年,解放战争的炮火响遍了中国大地,国民党军大势已去。就在这一年的夏天,24岁的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有人问他怎么这个时候还去留洋?他回答了一句很有远见的话:“今后国家建设需要人才。” 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邓稼先攻读物理系研究生。1950年,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这年他才26岁,大家亲切地称他“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邓稼先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苦的工作,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点一点地损耗着他的身体,但研究却在一点一点地接近成功。终于,他最后签字确定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16日,东方向世界发出一声巨吼,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大漠上腾空升起,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1984年,他带病再次前往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核武器,攻坚克难,在最艰苦的黄沙戈壁中锻造青春。他将年华与智慧献给祖国,并给我们后人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艰苦不忘求学,求学不忘报国。 冯友兰 冯友兰是新理学的创始人和新儒家的开拓者。他最重要的三部哲学著作为《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和《中国哲学史新编》。这三部著作俱为鸿篇巨制,蔚为大观。民国时期,冯友兰就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是近代中国以来泰斗级哲学大师。在西方学术界,他被认为是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是西方人了解中国哲学的必经之路。 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1918年6月,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8年秋,任河南第一工业学校语文修身教员。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适逢胡适和梁漱溟二人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冯友兰幸逢其会,受益匪浅,对其以后研究中西哲学,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之关系启迪甚深。1919年,冯友兰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季羡林评价他说,“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然而芝生先生以他那奇特的乐观精神和适应能力,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终于走完了人生长途。” 汪曾祺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在西南联大,汪曾祺开始写作,开启了他一生的写作事业。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关于写作缘由,他曾写过一篇《我为什么写作》的诗,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汪曾祺爱美食、爱花草、爱戏曲、爱写字、爱画画……并且还把这些都写成了天真烂漫、趣味盎然的文章。几十年来,写作一直陪伴着汪曾祺,他和他书写的世界始终保持着一种刚刚好的距离,满怀情感地注视着它们,给予读者最深的感动。 高考试题也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人生却有无数选择。选专业固然重要,但又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只是人生际遇中的一个路口、一次选择。 文艺君提到的风流人物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是“半路出家”还是“从一而终”,都不妨碍你成人、成才。只要遵循内心的声音,就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