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莫让“有毒野史”侵害青少年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王琦 时间:2024-12-25

近日,网络上有多名家长举报称,孩子阅读的“课外历史书”《野史》中掺杂着大量恶俗网络用语。并且,该书被伪装成教科书模样,商品链接标题中带有“必修”“教科书”等字,书籍封面则印有“义务教育教科书”字样,开卷页还写着“见证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瞬间”等内容。然而,据多名家长反映,书籍内容错误百出,甚至存在故意歪曲历史、低俗化呈现严肃历史的问题。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过去的辉煌与苦难,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正因如此,历史书籍的编写和出版应该秉持严谨、客观、真实的原则。然而,这本《野史》却背道而驰,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歪曲历史事实,是对读者的欺骗和对历史的亵渎。
  此外,这本《野史》被仿照成教科书的模样,无疑增加了其迷惑性和危害性。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历史知识和辨别能力,容易受到此类书籍的误导。一旦这些错误的历史观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将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切实保护青少年免受“有毒野史”的侵害。首先,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对销售此类书籍的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对于已经上架的书籍,要立即下架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审核机制,防止类似书籍再次流入市场。
  其次,家长和老师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与孩子分享真实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正规的历史书籍来获取知识。
  最后,全社会都应该形成共同抵制“有毒野史”的氛围。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历史书籍质量的关注度,鼓励大家举报和抵制不良历史书籍。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但如果这面镜子被污垢所蒙蔽,那么它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坚决抵制一切试图歪曲历史、毒害青少年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传承性得到有效保护,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王琦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辑:晓佳

上一篇:漫闻天下 深渊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