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错字公文丢的是责任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何若 时间:2024-12-25

“呈沙医院”“指释中心”“急技任务”“技护车”……这些词组,您能看明白吗?离谱的是,以上种种竟然出自某县的一份公文 其卫健局向 ——一位市民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仅200余字,错别字却多达7处。不仅“救护车”“指挥中心”等词汇没写对,甚至连医院名字都错了。
  大量低级书写错误,怎么就堂而皇之出现在公文之上?原来,是工作人员将投诉回复件使用电脑软件转换成电子版,未进行校对审核便直接打印成红头文件,进而盖章邮寄给了投诉当事人。工作人员大概一眼都没有多看,后续审核等环节也同样流于形式,就这么发了出去,着实贻笑大方。
  翻看近些年的新闻,公文出错、别字连篇时有出现。或错字漏字,“森林放火”“学习惯彻”“文名市民”等引发群嘲;或全盘照抄,整改方案、宣传标语等“拿来即用”,连原本地名都不改。种种操作之粗陋,不仅让人目瞪口呆,更让人深感忧虑。公文是一种严肃且郑重的文体,作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它发挥着政策传达、民意反馈的功能,准确、严谨乃最基本要求。倘若连公文的文字表述都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又如何奢望相关部门或者干部能够将政策和服务精准执行?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抓着几个错字不放,当然不是小题大做。上述那些公文,从草拟到书写再到寄送、公布,但凡有一个人、一个环节上点心、过点脑,都不至于一路畅通送到大众面前。说白了,错的是字,丢的是责任,歪的是作风。恰如有人质疑,他们恐怕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没有把老百姓的事当事。如果是向上汇报,敢这么轻易草率吗?这背后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
  俗语有言“细节决定成败”,又云“细微之处见精神”。错字,该当注意。作风,更当严谨。防微杜渐、力戒浮躁,把日常事做实做细做好,是小事也是大事。
  作者:何若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晓佳

上一篇:学术语言完全可以接地气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