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直播看病 科普初衷别跑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时间:2021-12-17

据《法治日报》报道,当下医生做直播现象十分普遍,直播打赏、付费咨询成为其主要变现手段。由此引发的患者隐私保护问题,也令人担忧。
  当越来越多的医生按下手机直播键,这是传统医学行业拥抱互联网新技术的直观体现。对患者来说,不用排队挂号就能与知名医生面对面,快速解答心中疑惑。对医生来说,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有可能得到一笔额外收益,也是劳动价值的应有体现。有数据显示,9000名网络用户中超九成的人看过健康科普视频,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超过一半。这也说明,医疗直播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满足不少网友的需求,帮助缓解医患关系,分担公共医疗压力,实现医患双赢。
  不过,必须看到,一幕幕医疗直播的场景,也因一些医生对边界感的模糊和商业的驱动而渐渐变味儿。有的医生直接录下到诊室看病的患者面容和身体问题,一些平台屡能刷到对患者来说较为隐私的病情,更有甚者,把患者在病床上痛苦的表情都通过镜头播了出去。据报道,在北京某医院的诊室,一名女患者发现医生一边问诊,一边对着手机讲解,让她感觉很不舒服。将心比心,哪个患者愿意满大街公布自己的病情?当看到医生一边兼顾直播间的数据一边给自己开方子,哪个患者不会觉得担忧和别扭?显然,这种看似鲜活的播出形式,涉及侵害患者隐私权的问题,甚至挑战职业伦理和法律边界。
  医生出镜直播是好事一桩,但万万不可在无形中诱导或强迫患者配合,更不可违背“医师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线上问诊的背后,对流量变现的欲望大过了看病救人的初心,势必会影响到医生看病的效果和患者就医的体验,最终伤及的是整个新兴业态。要想消除医生直播面临的诸多争议,还需要院方和业内完善具体的直播规则和罚则,保护这一形式健康和长久。
  当医生的初衷当然是看病救人,医疗直播同样不该以现金流为第一目的。好好的科普工作,可别自己先“生病”了。
  作者:辛音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