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以预防性保护留下更多古建筑

来源:珠海文明网 作者:元起 时间:2021-10-29

  连绵的秋雨,让伫立千百年的山西古建经受着巨大考验。10月5日6时30分,受强降雨影响(10月3日至5日降水量达120毫米),平遥城墙84号内墙发生局部坍塌,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受伤”的不止是平遥古城。截至10月11日19时,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古建筑博物馆)也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10月25日《光明日报》)
  尽管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已经不断加大,但古建筑现状依旧岌岌可危。作为历史上存留的凝聚着智慧和历史的宝贵财富,古建筑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但对于那些经历了战火和各种灾难幸存到现在的古建筑而言,当前依旧时刻存在着被损毁风险:地震、暴雨等天灾,可以轻易地让古建筑毁于一旦;不恰当的保护、人为的损害等因素,就可能让古建筑永久毁灭,再难重生。
  抢救式保护,已经不再适合当前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形势。一则,我国的古建筑数量巨大,很多并未被纳入古建筑保护的范畴。这些未纳入保护范畴的古建筑,由于管理不到位,更容易遭受损毁,损毁后的抢救措施极难到位。二则,即使是纳入保护范围的古建筑,一旦发生了灾难性的损毁,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救援难度大,救援的专业要求高,抢救不及时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因此预防性保护迫在眉睫。对于古建筑这种珍稀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言,“亡羊补牢”总是为时太晚。要避免古建筑抢救式保护带来的弊端,需要将眼光放长远。对于纳入重点保护范围的古建筑,要全方位加大保护力度,防患于未然,重点梁柱、砖瓦等结构加盖防护层避免雨水冲刷和强烈日晒,严格消防管理,避免火灾等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损害;对于未纳入重点保护范围的古建筑,则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逐步完善的保护制度,让社会认识到留存的古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个人力量,让古建筑保护不仅仅局限于保护部门,而是从多维度共同为古建筑的存留护航。
  感谢我们智慧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智慧的古建筑。作为古建筑的继承者,保护好古建筑,是我们对历史的应尽之责。充分发挥预防性保护的作用,让更多的古建筑能够留存得更久更完整,这将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的一笔珍贵财富。作者:元起 来源:珠海文明网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