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旅 >

渭南潼关:以“诗”为媒讲好潼关故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4-06-2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古关、古城、古战场的潼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一代代先贤大家、文人墨客匠心独运,为潼关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曲赋。近年来,渭南市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文”赋魂,以“诗”为媒,充分发挥诗词曲赋在社会发展中的宣传和育人功能,搭建文旅融合新平台。

1.jpg

潼关县城航拍(本文图片来源于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


“诵”诗词 传雅韵

举办“诵读潼关诗词 感悟家乡魅力”诗词诵读活动。诵读会中,朗诵者们以诵寄意、以声传情,先后诵读了《潼关吏》《黄河春涨》《题潼关楼》等诗词作品,一句句饱含深情、声情并茂的朗诵,带领现场观众一起在诗词中感受潼关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温度,感受着千百年前先贤们的诗意情怀。朗诵者们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或慷慨激昂,或舒缓婉转,把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次诗词诵读活动,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干部学习潼关诗词的兴趣,引领干部在感悟传统文化中汲取勇毅前行、勇于担当的奋进力量。

2.jpg

干部秦伟(左)刘世鸿朗诵诗词《歌颂祖国》


“品”诗词 悟经典

为进一步营造学习诗词、赏析诗词的浓厚氛围,提升干部文学修养,开设“文旅潼话大讲堂”诗词背诵专题板块,全体机关干部轮流走上讲台,背诵《咏潼关古诗词选注》内容,并对作品进行解析、延伸,进一步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及抒发的感情,解读诗词背后的潼关故事。诗词背诵活动为干部提供了一个了解诗词文化、潼关历史的平台,通过常态化的学习分享,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使人人成为热爱潼关、宣传潼关的代言人。目前,“文旅潼话大讲堂”已累计开展58期。

3.jpg

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干部马静分享书籍《摩挲大地》

“赏”诗词 游潼关

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立足潼关诗词文化底蕴与基础,推出了“咏潼关诗词,增文化自信”系列短视频,用镜头记录和挖掘潼关悠久的人文历史、俊美的自然风光。活动由干部选取自己喜欢的潼关诗词诵读,以潼关美景为背景进行实拍,对诗词进一步阐述,展现了潼关景区(点)的独特之美,将其与潼关的历史文化相融合,交相呼应,相得益彰。系列视频在“潼关文旅”视频号、抖音号进行持续展示,让游客通过视频去感知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8名文旅干部咏潼关诗词短视频先后荣获第十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跟着诗词游三秦”优秀短视频奖、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诗意渭南”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

4.jpg

潼关县博物馆馆长朱红斌正在录制博物馆讲解视频

“讲”历史 展风采

为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对潼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发挥文旅系统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年轻干部化身讲解员实地讲解潼关的古建筑、古遗址、山水人文、故事传说等,用青年声音讲好潼关故事。青年干部们用满怀豪情的声音,用薪火相传的青春力量,向来潼游客展示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着青年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美好祝愿。通过实地讲解,不断加深年轻干部对潼关历史的认识,切实增强潼关文化自觉、坚定潼关文化自信,用情用力传播潼关好声音,展现潼关新形象。


编辑:佑怡           责编: 王越美          终审: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