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金台全域旅游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魏韬 时间:2022-11-09
近年来,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陕西省市文旅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金台区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坚持把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未来文旅业态升级的重要抓手,发掘独特的文化资源,以高质量文旅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加快推进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金台区依托区内历史文化遗存和中心城区优势,精心谋划包装项目,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初步形成了多元带动、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4个。今年年初荣获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工业遗产、城市休闲、西府民俗、乡村旅游4个旅游样板。2021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0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5亿元。 科学谋篇布局,下好长远发展先手棋 一是围绕金台区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推进转型突破、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目标,确立“龙头引领、重点突破、差异发展、区域协调”的发展思路,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级领导协调督办、部门任务分解销号、高分值单项考核工作制度,在全市率先组建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察大队等综合机构,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格局。 二是依托金台历史文脉资源和金硖特色自然资源优势,突出胜利塬、六川河、长乐塬三大片区,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文化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和节点规划,先后编制出台了《金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蟠龙新区战略发展规划》《胜利塬片区规划》《长乐塬总体规划》等四个规划,规划了大北坡文化长廊、渭河生态景观休闲长廊、城市文化旅游发展轴“两廊一轴”总体布局,为文旅产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突出项目带动,增强文旅产业硬支撑 一是坚持以项目的大开发、大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不断做优特色、做强精品。“十三五”期间,金台区共实施西府天地、玉池公社、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卧龙文创园等文旅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40亿元,2个项目进入中省盘子。目前,西府天地片区西府老街、天象公园项目,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一期项目、卧龙文创园一期项目已分别建成运营。 二是从2016年开始,金台区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开发建设,通过现代科技与遗产保护创新融合,全景展示民族工业内迁历史、工合运动和宝鸡工业发展历程,生动阐释了奋斗不屈的工业精神、抗战精神。长乐塬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工业遗产名录、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国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了打造了工业旅游的样板。 三是以特色休闲街区、城市景观、文化场馆等设施为支撑,大力开发休闲游、商贸游、文化游等新型业态,建成国金中心、宝鸡大剧院、市文化艺术中心、东岭廊桥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形成了高品质城市休闲旅游样板。 四是在宝鸡市胜利塬建设的集西府“街市”和建筑而成的西府老街特色街区,依托特色文化旅游景区优势深入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吃穿住用行各方面满足群众精神物质需求带动就业,景区品质和市场被宝鸡周边城市消费者认知认可。2022年上半年西府老街景区旅游人数达到73.6万人次,收入3256万元。 紧抓景区创建,打造国家级精品景区 2021年,金台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一举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验收,2022年2月被省政府正式命名;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也2021年10月成功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这两项重量级荣誉的取得既是金台区奋力创建的结果,更是省市领导支持指导的结果。 一是高位推动。宝鸡市将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4A创建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指导景区建设与创建工作,市文旅局全程协调、指导落实,为创建工作高水平落实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保障。 二是高效落实。金台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4A级景区创建指标体系,出台《金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书记、区长双组长组织保障,紧盯创建工作,逐项逐条分解细化,落实到部门到人,明确职责任务、标准要求、完成时限。区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60万元,推动创建工作高效率、高标准落实到位。 三是高标管理。在完善区级旅游服务中心、生态公厕、停车场、导览系统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在强化旅游管理、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形象上下功夫,成立区级旅游服务中心组织机构,落实编制,加强管理、学习、安全、宣讲、旅游服务、后勤保障等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认真组织开展行业技能、服务规范等培训,广泛开展岗位树标兵、青年服务岗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服务能力,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凝心聚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区级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新改扩建旅游厕所36座,“金台区旅游智慧导览”手机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 四是高标配套。大力发展连锁酒店和高档民宿,住宿床位达到1.1万张;新建景区公路109公里,开通3条旅游专线,建成连通三塬的S222西过境线,形成了市区“小北环”,城乡旅游交通条件实现质变。建成区级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城市驿站”旅游服务点等,新增停车场8处,重要交通结点、客流聚集区全域旅游全景图布设实现全覆盖,高A级景区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实现全覆盖。新增城市绿化55万平方米,造林6500亩。 强化文化惠民,培植提升文化软实力 近两年累计投入600多万元,改造和提升11个镇街文化馆、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双馆建设顺利通过省文旅厅验收;举办“风雨百年路,共铸新辉煌”——庆祝建党百年短视频征集活动;创作编排大型廉政剧《荷塘清清》、大型豫剧碗碗腔《董生与李氏》等剧目;《记忆中的老宝鸡》《金台观文丛》等丛书编辑出版,电影《书房沟》开机仪式及取景拍摄在蟠龙新区举行;每年放映公益电影1700余场次,组织各类文化文艺演出、展演活动800余场次,提高了金台文化的影响力,为更好地利用文脉资源包装项目奠定了基础。 全视角宣传营销,扩大金台旅游影响力 近年来,金台区不断加大对金台历史、文化名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普及力度,大力塑造金台文化标识、文化符号。 一是以大型活动树形象。按照“小投入、巧策划、大宣传”的思路,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连续举办三届“太极之源·祥瑞金台”全国太极拳邀请赛,打响 “太极之源·祥瑞金台”文化旅游品牌。 二是以展会活动促发展。组织带领旅游企业、景区连续三年参加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西交会等,宣传提升了金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以媒体宣传展风采。先后组织旅游景区赴北京、上海、四川、西安等地进行金台旅游资源推介宣传,主动邀请周边城市旅行社协会、网络媒体大咖、作家名人走进金台采风踩线进行宣传,积极参加大西线旅游联盟、陕甘川宁区域旅游合作联盟;依托文化艺术节、旅游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整合推广、集中宣传金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制作《金台旅游手册》《金台全域旅游手绘地图》等系列旅游宣传品;“金台文旅”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正式上线,积极创新符合金台特色的旅游营销模式。 四是文化活动打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展演活动800余场次,带动西府老街、盛世广场、银泰城等主题购物街区人气高涨,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省“九艺节”、海棠音乐节、民俗戏剧等活动,打响金台商旅品牌;积极参与市旅游局、市文物局组织的“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和 “6.14”世界文化遗产日、宝鸡市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推动宣传,2022年7月重点推出“阅世界 读宝鸡——金台研学万人游”活动,计划历时三个月组织百个家庭、万人游客走进金台旅游景区开展研学,进一步提升了金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结合地域特点,推动发展绿色乡村游 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目标,统筹区内农区、园区、景区建设,持续推进旅游“5+”战略,着力构建农业大花园、农村大公园、农民大乐园,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三园三子”发展格局,推动三产深度融合,以农商旅融合促宜居宜游,将西府天地、玉池公社等特色景区串点连线成面,建设金河城郊玉池公社休知青镇、硖石生态旅游特色名镇、蟠龙三产融合示范镇等特色片区,以“环境美”赋能“乡村兴”,通过乡村旅游推动金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展现金台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促增收的良好局面。金河镇、硖石镇获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西府老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金河镇周家庄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金台区创新文化领域集成改革思路和举措,取得了显著改革成效,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被评为“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摘取了“全国首批工业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四个国家级牌子,以宝鸡申新纱厂抗战工业为题材摄制的《窑洞里的抗战奇迹》爱国主义教育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并向全国宣传推广,为推动县域文化领域集成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思路是基础。坚持“做精品、出精品”的改革思路是做好“旅游+”文章的基础。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拓宽改革的视野,因地制宜、深入发掘景点的特色、亮点与优势,打造具有震撼力的巨制和精品,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景点的知名度和辐射力,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金台区在建设长乐塬、胜利塬、卧龙创意文化艺术产业园过程中,充分发掘景点国内一流、区域唯一、行业领先的特点特色,并聘请了一流的设计公司和专家团队设计规划,将每个景点做成精品,走出了一条以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二是改革是动力。唯有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才能破除束缚发展的瓶颈制约,才能做好“旅游+”这篇文章。旅游产业是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单纯通过市场运作或招商引资很难在短期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金台区在探索推进“旅游+”、发展旅游产业中,创新集成改革举措,打破旅游观光单一模式,探索推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吸收社会资金,用好PPP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构建旅游经济全方位产业链,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三是组织是保障。旅游产业涉及面广,需要聚指成拳、形成合力。在探索推进“旅游+”、发展旅游产业中,金台区委、区政府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组织各方面力量,统筹各方面资源,破解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国土规划、房屋拆迁、水利电力、文物征集等方面的难题,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全面落实“三项机制”,注重在项目建设和改革一线培养干部、历练干部、发现干部、选用干部,充分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改革热情,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编辑:卫卫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陕西69个!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