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世界的,终将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吴嫚嫚 时间:2017-06-09
陕西乾陵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侯晓斌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乾陵是世界的,终将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乾陵博物馆大门 陕西乾陵博物馆,位于乾县乾陵东南方的永泰公主墓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 乾陵始建于唐光宅元年(684),神龙二年(706)重启墓门,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一处。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园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陵外,乾陵还有十七座陪葬墓分布在它的东南方向,其墓主人皆为其皇室成员与功臣。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乾陵是迄今为止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唐永泰公主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发掘最早、级别最高的一座大型女性墓葬。 乾陵司马道 以唐文化和女皇武则天为核心 文化艺术报:请您介绍一下乾陵博物馆的建制情况? 侯晓斌:1961年元月,在已发掘的唐永泰公主墓址上成立了乾陵文物保护管理所,乾陵从此有了第一个专门保护帝王陵墓的文博单位,在全国同行当中也算是最早的一个。1978年8月更名为“乾陵博物馆”。1998年底上划陕西省文物局直属管理,同时成立乾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隶属陕旅集团。2009年9月,乾陵下划咸阳市政府,隶属咸阳市文物旅游局。2010年3月,乾陵下划乾县人民政府,隶属乾陵管理处。乾陵博物馆现设有综合办公室、保管陈列部、社会教育部、田野文物调查、乾陵文化研究及资料信息中心等。 从整个“唐十八陵”的形制来看,乾陵是唐代帝陵葬制的典范,也成为宋以后帝陵效仿的参照。乾陵仅内城总面积约达230万平方米,陵园原有建筑378间。 文化艺术报:乾陵博物馆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侯晓斌:乾陵是遗址型博物馆。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唐文化旅游景区”。博物馆主要以唐乾陵及其陪葬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和唐代遗址为展示基础,以唐文化和武则天为核心文化。 乾陵特殊的文化元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帝王陵墓和陵园形制。 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勘探证明,乾陵是惟一没有被盗掘的唐代帝陵,有完整的陵园制度和陪葬墓制度。通过陵园建制,可以给我们研究唐代帝陵以及唐代历史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 具有“唐代地下艺术画廊”的称誉。乾陵永泰、懿德、章怀三座对外开放陪葬墓,出土原始壁画达1200平方米,内容包括:四神、仪仗、建筑、山峦、外交、体育、狩猎、列戟、使臣、侍女、游园以及宫廷生活等,内容丰富,场面宏大。 乾陵陪葬墓出土有珍贵而丰富的文物藏品。乾陵陪葬墓出土有36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唐三彩、彩绘陶俑、彩绘贴金、彩绘木俑、金银玉器、鎏金马饰、石质葬具等。 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展览馆”。在乾陵的神道两侧,陈设着120余件大型石雕群,计有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及牵马人、翁仲、述圣纪碑、无字碑、六十一蕃臣及石狮等。雕刻精美,雄浑大气。 形似“睡美人”的乾陵,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栖息地。梁山山峰有三,北峰最高为头,南二峰略低且对峙为乳,神道修长为玉颈,从东南方向远眺,酷似一位睡美人仰卧苍穹之下,故乾陵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永泰公主墓壁画是表现宫廷生活的经典之作 《宫女图》--永泰公主墓出土 文化艺术报:乾陵博物馆是在唐陵陪葬墓的遗址上建立的,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掘的唐永泰公主墓。请给我们普及一下历史知识。 侯晓斌:上世纪50年代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的乾陵隧道口被意外发现,从而使乾陵成为社会和考古界关注的焦点,人们期望着能一睹武则天的真容,看看埋藏了千余年的宝藏。特别是后来唐永泰公主墓的发掘,更是让海内外震惊。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与韦皇后的女儿。17岁时,因宫廷斗争的牵连,与其丈夫武延基及兄邵王李重润被杖杀。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以“号墓为陵”的殊遇将其陪葬乾陵,由此唐永泰公主墓成为大唐惟一一个“号墓为陵”的公主陪葬墓。 永泰公主墓位于乾陵东南方约2.5公里,发掘于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间。陵园地面设有城垣、门阙、神道和石雕,神道两侧置有华表一对、瓮仲2对、石狮1对。墓冢为封土,墓室总长87.5米,由一个斜坡墓道、天井、过洞、便房、前后甬道和双墓室组成。该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出土1300余件珍贵文物和约400平方米的墓室壁画,并有精美绝伦的石楇葬具、石门和墓志铭等。 永泰公主墓可以说是我国考古发掘以来陪葬墓等级最高的女性墓葬,特别是墓室壁画中的《宫女图》最为精美,画面人物,阔眉小口,丰肌玉面;发髻高挽,长裙短衫;肩披锦帛,袒胸露乳;姿态优美,雍容华贵。画工将众多的人物进行合理的组合,或持盘秉烛,或端盒执扇,或如意拂尘,或手捧盛着美酒的高足杯,或怀抱细软的锦包袱,正、侧、背,形态各异;思、忧、笑,神情内涵;时若伫立、时如驻足、时若行进,细腻而宛若,洋溢而典雅,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是唐代宫廷典型的妇女形象,也是表现宫廷生活的最为写实的经典之作。以至于国内外一些考古、历史、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对此赞叹不绝,称誉极高。 1971年至1972年又发掘了唐懿德太子墓、唐章怀太子墓、中书令刘仁轨墓、燕国公李瑾行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和墓室壁画。 乾陵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的一颗明珠,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节点,承载着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唐永泰公主墓墓室 乾陵有17座陪葬墓发掘5座开放3座 文化艺术报:来乾陵旅游的人气挺旺,特别是节假日。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侯晓斌:乾陵博物馆及乾陵景区全年开放,其内容主要包括乾陵陵园、唐懿德太子墓、唐永泰公主墓、唐章怀太子墓等。 来乾陵旅游的人,一般对武则天、无字碑、六十一蕃臣石像、乾陵地宫中宝藏、唐代原始地宫等兴趣十足。如六十一蕃臣石像,东侧有29尊,西侧有32尊,身高平均1.6米左右。这些蕃臣身着紧袖袍,腰束革带,足蹬皮靴,形态万千。石像背部原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西边群像的三尊,尚可看清有“朱俱半国王斯陀勒”、“吐火罗王子持勤羯达健”、“于阗国尉迟敬”等字样,说明了唐王朝和世界各国及国内少数民族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是那个时期中外文化广泛交流的标志。乾陵近些年来,旅游参观人数年均保持在60万左右。 乾陵有17座陪葬墓,计有太子墓二座(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座(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座(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座(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发掘了5座,向社会开放3座。其墓葬等级高,出土文物多,特别是《宫女图》《客使图》《打马毬图》《狩猎出行图》《阙楼仪仗图》这些珍贵的唐墓壁画,皆是国宝级文物。乾陵,也因为埋葬着女皇武则天而闻名世界。 乾陵六十一蕃臣石像 乾陵隧道口用石条垒砌因而未被盗掘 文化艺术报:有资料说,武则天的墓穴千年来无人能盗。为什么? 侯晓斌:上世纪60年代,陕西省组织专业考古人员在发掘、勘探和清理乾陵隧道时,发现其隧道口全部采用石条垒砌,石条之间的缝隙皆用铁或铅锡汁灌缝,再用铁栓板镶嵌,有的还用铁棍从上至下贯穿,整个封石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其次四周也没有发现任何盗掘痕迹。 历史流传的许多盗掘乾陵之事,但只有五代时的温韬有史可查。《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说明乾陵当时没有被盗成。 乾陵系石灰岩质的自然山脉,岩石坚硬,凿洞极为艰难,而非几十人、几百人短时间可为。另外,乾陵的隧道口当年用石条垒砌后,又在上面覆盖厚厚的黄土,广植柏树,使盗墓者无痕迹可寻,所以乾陵未被盗掘。 唐三彩贴花马 文化艺术报:墓葬群是否会像兵马俑那样有被开启的可能? 侯晓斌:乾陵与兵马俑有本质的区别,不可视同。乾陵的发掘是很多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许多人总想在有生之年能看一眼武则天的真容和地宫中的奇珍异物,特别是猜测会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武则天的《垂拱集》《金轮集》等。 乾陵是否发掘,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令来看,暂无可能。2005年10月1日,《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正式颁布,这是陕西乃至全国第一部关于帝王陵墓保护的地方性法规。2011年1月16日陕西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吴永琪提案,尽快制定《陕西省汉唐帝王陵保护条例》,将汉唐帝陵的保护纳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咸阳市原市长庄长兴签署的《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于2008年5月1日实施。2013年7月《乾陵总体保护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2015年3月29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其他原因如:科技保护还未达到理想状态;文物保护经费尚不充足;与传统观念伦理有悖。因此,古代帝陵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文化标志,我们有责任去好好保护它,而不是急着去“挖祖坟,探奥秘,观宝藏”。 无字碑 基础设施、管理和乾陵等级不匹配,发展缓慢滞后 文化艺术报:在您看来,博物馆的发展主要面临哪些困难?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侯晓斌:2015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开始施行,《条例》要求发挥博物馆功能,满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重新定义的“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此条例把社会教育放在首位。而社会教育是一种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来运作。 乾陵博物馆一直以来是一个自收自支的单位,经济收入主要是靠门票来维持。因此,保证职工工资待遇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任务。而乾陵博物馆又是一个基层单位,面对快速的发展、转型、机遇和社会要求,需要在制度、经费、人才、科研、文保以及政策等许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发挥一个博物馆的实际作用。 乾陵博物馆初建时因在唐永泰公主墓墓址上,鉴于在遗址核心保护范围内,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受到局限。尽管乾陵管理者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图谋发展,但基础设施和管理远远不能和乾陵等级相匹配,发展还是缓慢和滞后的。乾陵是世界的,需要更多、更高、更好、更先进的管理者、研究者和保护者。 乾陵和乾陵人历经了各种磨练,但我们相信,这块魅力无穷的文化瑰宝,必将成为东方的一片圣地。 未来发展方面,我们设想要建立一座新型的文物展示与遗址保护综合类博物馆。以李唐和武周为文化为视点,以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点,着力突显乾陵的惟一性和世界性,使乾陵成为我国的一个“唐文化的展示地”,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个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圣地。 文化艺术报记者 吴嫚嫚 编辑:admin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