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要让人民喜欢 ——听老艺术家刘燕平讲述西工团往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编辑 时间:2018-01-26
1973 年8月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期间,刘燕平在首 都体育馆贵宾休息室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西工团受到李先念、习仲勋接见 西工团演出《白毛女》 习仲勋给西工团的题词 《边区生产歌》演出照 1952年,刘燕平与苏联演员在一起 1983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在北京人民剧场休息室与演职人员谈观后感。 刘燕平(左)与郝萌在一起 ○ 郝 萌 20世纪40年代,豆蔻年华的刘燕平加入西北文艺工作团(今陕西省歌舞剧院前身,以下简称“西工团”),走上艺术之路。 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演出后称赞了她演唱的信天游,并语重心长地说:“要走自己的路,向人民学习,让人民喜欢。”之后几十年间,刘燕平始终不渝地践行着这16个字。 近日,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青年歌唱家郝萌拜访了这位86岁高龄的文艺老战士,听她回顾西工团的峥嵘岁月。 坐在我眼前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一袭湖蓝色老式长款风衣,梳着一头银白如雪的齐耳短发,精神矍铄。她就是笔者仰慕已久的“兰花花”——新中国第一位将陕北民歌唱响世界的歌唱家、文艺老战士——刘燕平。透过老人那双写满故事的眼睛,我随着她走进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听取陕西省歌舞剧院前身——西北文艺工作团的光荣历史。 1978年,刘燕平时任陕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兼书记,后被调任至中国民族乐团任党委书记。对于刘燕平来说,陕西是她的故乡,陕西省歌舞剧院是她青春岁月最难忘的地方。 1940年的中国正处在全国抗战时期,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前身——西北文艺工作团就诞生于此时的延安。“当年毛主席为这个新型的革命文艺团体亲笔题写了团名‘西北文艺工作团’,并一口气写了好几幅,最终选了他最满意的送给了西工团。”刘燕平回忆说,当时的西工团分为一团和二团。一团1940年成立于延安,二团1942年成立于陕北绥德县。两团的演员是由一些热爱文艺,忠诚革命的年轻人组成。这两个团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都是为了宣传党的政策、破除封建迷信、为革命鼓舞士气,所以演出形式很丰富,有排演的秧歌剧、小戏、拉洋片、快板书等等,只要群众能接受的都会演。为破除迷信,当时排演了《红孩儿女妖精》,为提高农村妇女地位排演了《妇纺》《一朵红花》。当时团里要排《白毛女》,刘燕平饰黄母,时年才14岁,之后又在《白毛女》中饰演善良的王大婶,并参加《兄妹开荒》《军民关系》和秦腔《串龙珠》《三回头》《血泪仇》等剧的演出。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全体文艺工作者都明确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排的剧目也都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些现实题材。“队伍走到哪里,我们就演到哪里。团里有一位叫白龙(音)的文艺战士专门负责突击创排,为当地老百姓现场编创节目。到学校就讲学校的内容,到哪个村就讲哪个村的内容。再套上陇东民歌,每次开场两位演员就以对唱的形式表演,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当时的生活工作状态就是‘一天三上台,三天一搬家’,因此也就有了后来时任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给西工团的那句题词‘西工团是延安文坛一劲旅’。” 当时的西工团隶属西北局管理,文工团经常要随着大部队转移。“遇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到一个村庄找个台子扎四根木头,围上幕布,点上油灯,就开始演出了。后来有人从西安捎来了气灯,团员们也都开动脑筋发明创造,找一些透明的红纸、蓝纸、黄纸罩在灯前这就算有了舞台灯光了。遇到紧急转移,每个人都会背着一床被子、一双草鞋,皮带上吊着个搪瓷缸子,为了保护这路上唯一吃饭喝水的容器,大家都会给自己的缸子缝个布套套。尤其记得生病时几个同志挤在一间临时避雨的窑洞里,白天好心的村民会给我们送些干粮,即便是那样的艰苦年代,我们都觉得很快乐。”刘燕平微笑着说道。 “1947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阶段,我们文工团的工作并不只是单一的文艺演出。不演出的时候,大家还会帮助农民耕种收割。战时女同志在后方负责转移伤员,做简单的清创处理,男同志会在前线向敌军喊话劝降。各司其职、各尽其才。文工团还要经常随着大部队不停地转移。” 1949年5月,西安解放,一团二团合并称西工团,并转址到陕西西安交由地方管理——也就是转址到今天陕西省歌舞剧院的所在地。 西北文工团进城后把一个个创作、改编、移植的新歌剧送往工厂、农村、军营和校园。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选派艺术家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在这次活动中,刘燕平凭借自己编创并首唱的曲目《兰花花》,将陕北民歌在世界舞台上唱响。 刘燕平对当下的文艺环境表示了担忧:“中国的文艺,不是纯粹的娱乐品,更不是商品。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新中国文艺的性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绝不是今天有些艺人‘为人民币服务’的行为。从解放前到解放后我们西工团的宗旨就是‘艺术为人民服务’。西工团发展到今天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必须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责任,西工团不能脱离老百姓,不论是叫西工团还是叫陕西省歌舞剧院,精神不能变。” “1965年前后,我们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艺术水平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天天有戏,一天三上台,早午晚三场演出,可以说当时是非常辉煌的,演出的歌剧《兰花花》《白毛女》《红珊瑚》《向秀丽》等等都深受老百姓喜爱。中国人有自己的欣赏习惯,一味照搬西方歌剧的模式是否适应中国观众,这是当今创作要思考的问题。” 《白毛女》应该说是中国歌剧的里程碑。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真实故事,思想境界、艺术水准都很高。刘燕平在回忆当年演出时说,现场演到黄世仁逼死杨白劳一幕,确实有人太入戏,拉开抢栓就要对这舞台上的演员开枪,还好被人及时拦住,还有的观众气得浑身发抖把石头砸向台上的黄世仁。这说明,通过文艺演出,观众从心底接受了教育,也真的入戏了,说明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达到了。 追求先进不是遗忘过去,追求高品位更不等于崇洋媚外。对于陕西省歌舞剧院来说,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只有坚持用中国方式讲中国故事,才能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文艺。 刘燕平说:“文艺团体就要培养自己的演员,不要靠花大价钱去请大牌。我就是个白丁,是西工团培养了我。年轻人需要机会、需要培养,外面请演员沾人家的光,没啥大出息。培养自己的演员、自己的导演、自己的编剧,这样才有大的出路。” 刘燕平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陕西歌剧是西北乃至全国原创歌剧的行业重镇。早在解放前就创作有歌剧《兰花花》《王贵李香香》《孙大伯的儿子》等大型剧目,解放后创作了大汉三部曲《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可以说原创中国歌剧是陕西省歌舞剧院一贯秉承的创作道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歌剧《大汉苏武》在2016年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上获得了文华大奖。这就更加坚定了未来我们陕歌将继续坚持中国原创歌剧道路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讲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陕西省歌舞剧院将秉承老一辈文艺家“文艺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努力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努力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在眼前这位86岁老人的身上,“文艺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口号。她是真正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刘老师了解到我是团里培养的年轻民族歌剧演员,很高兴,拿出笔,为我、为我们年轻人写下这样一句话:“艺术要人民喜欢”。我想,这就是老一辈革命文艺家为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的初心。 刘燕平,国家一级演员。她是第一位将陕北民歌唱响世界的歌唱家。曾在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兰花花》《神泉支队》《江姐》等30多部戏里担任主要角色。剧作家田汉称赞她:“把歌剧推向一个新的品位。” 编辑:阿七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