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 工 合 ”的洋秘书

发布时间:   作者:吴凌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吴凌霄


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英国记者,一位曾经积极投身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担任陕西省凤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曾为中英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合作做出贡献的伟大青年。这位青年名叫乔治·何克,曾在1937年到1945年期间,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西北“工合”事业。

志合者,不以山海远。1937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乔治·何克跟随姑母环球旅行。在游历了美国和日本后,于1938年初抵达上海。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何克打算留华观察,“我不能丢下这些人,我要生活在人民之间,看看战争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1938年6月,他以美国合众国际社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到延安参观访问。他后来在《我看到一个新中国》一书中,对延安特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报道,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对中国人民的逐渐了解,他在与中国百姓的相处中看到了中国人重建家园的决心。想到自己留华的初衷只是出于对他国革命的好奇心,想到自己只是想留下来当一个旁观者的初衷,他不由得感慨道:“我在他们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啊!”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成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的种子便开始在他的内心萌芽了。

何克在汉口担任美国合众国际社自由撰稿记者不久,结识了路易·艾黎。路易·艾黎、海伦·斯诺和埃德加·斯诺是“中国工业合作”(简称“工合”)运动的发起者。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实施的高压经济封锁让华夏大地笼上了一层阴霾。为摆脱经济桎梏,补给军需民用,他们三人倡导的中国“工合”应运而生。众多国际人士为“工合”奔走宣传,国内爱国人士与广大中国人民的积极参与,使“工合”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1939年10月,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介绍下,路易·艾黎推荐何克成为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的“工合”西北办事处的英文秘书。虽然这个职位只发生活费不发工资,但却从此开启了何克轰轰烈烈的“工合”岁月。他深入西北各地采访工业合作社的情况,撰写报道,供“工合”国际委员会对外宣传。可以说,哪里有工合,哪里就有何克的身影。他的足迹遍布陕西、甘肃、晋东南多个西北省份。他采访社员们的生产情况,将收集到的资料整合编辑成报道,帮助西北“工合”赢得国际上的关注与援助。

作为“工合”西北办事处的秘书,他经常出差在外,记录报道“工合”事迹;往返于凤县与“工合”宝鸡办事处之间,为培黎学校筹措资金;他在难民涌入的小城镇里传授当地合作社的经验,以帮助建立小型的合作社;他奔波于兰州、洛阳、西安等地建立工合办事处。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何克翻过高山、推过推车、沿黄河步行……虽万苦千辛,却自得其乐,“(我有这样的)机会作广泛的旅行,大量接触中国真正的老百姓——农民、善良的老农,还有那些最具备社会觉悟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这真是一个好差使。”

1942年,经路易·艾黎推荐,何克担任起陕西省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的校长。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为沦陷区出逃人员的子女和战争遗孤。在办学过程中,何克遵循职业教育理念,提倡“手脑并用、创造分析、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施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培养了一批既懂文化又掌握纺织、机械、化工、会计等专业知识的学生,并先后成立了机器社、制革社、面粉社、耐火砖社等23个合作社,为恢复和发展战时经济、为新中国工业事业的黎明培养后备人才。

在何克眼里,经历了战火、天灾后的中国人民在荒芜中顽强地重建家园。何克这样形容道,“这些中国的百姓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坚持灾后重建。我感到重获新生,信心满满……直到今天,我才幡然醒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英雄孕育于平凡而普通的日子当中。”

英国青年何克与中国人民的相处真正跨越了种族与肤色的鸿沟,体现了国际共产主义的团结与友爱。他到人民中,参与难民安置、走访西北地区的工业合作社。他和村民们交流密切,中国人民也不会因为他是外国人而疏远他。在中国人眼里,何克是“工合”里的洋秘书、是“妇联”里帮忙女孩摄像的吉祥物、是《我们四兄弟的两位异国父亲》中拥有博大父爱的父亲、是“工合”孕育出的培黎学校的校长、是与人民一起经历苦难不改其乐的国际友人。

1944年,由于局势所迫,双石铺的培黎工艺学校被迫经历了1000多公里的长途大迁移,迁到甘肃山丹。英国作家詹姆斯·麦克曼纽斯的小说《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真实记录了这次迁徙。培黎学校在山丹进一步发展,增设了造纸、皮革、玻璃、电器、化工等车间。遗憾的是,为“工合”做出巨大贡献的何克在1945年7月22日因破伤风在甘肃山丹去世。弥留之际,他依然记挂着培黎学校,留下这句话:“将我的一切献给培黎。”这位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哈彭登的英国青年,永远地长眠于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山丹。路易·艾黎在《从牛津到山丹:乔治·何克的故事》一文中说过,中国革命的鲜血和激情的浇灌,使何克从一棵幼小的树苗,长成了坚实的大树。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的英名永存!

如今,从宝鸡出发,驾车穿过秦岭,经大散关、嘉陵江源头等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可看到何克当年为“工合”奋斗过并照顾过中国遗孤的山城双石铺。故人何克虽音容不再,但以何克之名命名的“何克巷”却承载了那段时光的全部记忆,将何克精神永远地铭刻在凤县人民心中,并铸成绿水青山中的红色丰碑!


编辑:王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