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面对黄土,面对艺术的本源与初心

发布时间:   作者:魏韬 陈慧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范华

范华青海写生

范华 《故园入梦》

范华《杏花时节》

范华:陕西国画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陕西科技大学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8年以来被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西安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西安市文化系统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等称号。

1989年创作《孕育大地》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1990年创作《高山流水》入选全国林业美展。先后获优秀奖、二等奖。1998年作品《高泉》入选全国山水画大展。

1987年赴日本举办画展。1990年赴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1991年在西安举办画展。1999年赴日本举办画展。2001年赴美国举办画展并讲学。2005年受法国卢浮宫之邀在卢浮宫举办画展。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影响陕西”文化名人奖。2010年授予陕西“十大名画家”奖。2014年至2016年国画作品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一、二、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并获奖。2016年10月国画作品《陕北记忆》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1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16年12月国画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出版有《范华范呈画集》《范华画集》《范华国画选》《范华赴香港作品选》《范华赴美作品选》,范华国画专题电视3部。

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京西宾馆以及海内外馆堂及著名收藏家日本原田观峰、中国香港徐展堂先生等收藏。

2018年深圳文博会上,一幅长达33米的《沿黄丹青八百里》中国画长卷作品吸引了中宣部领导和众多观众的围观,这幅作品将潼关、司马迁祠、处女泉、壶口瀑布、太极湾、乾坤湾、白云寺、香炉寺、鸡鸣三省等陕西境内黄河沿岸的景观一一描绘并巧妙地衔接起来,既有咫尺千里之势,又有精微具体的细节,既有纵横率意的用笔,又有大胆泼辣的设色。这幅长卷的作者,便是范华。而这长卷背后,是他几年来一趟趟地奔赴陕北写生,是他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自觉,是他对当下中国画坛种种现象的思考,是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担当与使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范华是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子弟,从小在蓝田的泥土里长大,上学时常常背着萝卜充饥,直到青年时期如愿考取了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才由此开启了他的艺术道路。从专职画家,到西安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再到出任陕西国画院院长,他多少年来都不能忘情于对黄土地的表达。或许是自幼听着父亲唱的秦腔长大,他骨子里有一种深沉、雄厚、慷慨、豪情的性格。他的绘画,即是这种性格、血性、禀赋在纸面上的反映。

今年3月以来,范华以黄土地为主题,先后在南京、广州、兰州等地举办个展,“强劲的西北风”给了江苏、岭南甚至甘肃人以深刻的影响。在外地观众的眼里,黄土地、西北风成了范华中国画艺术的最初印记。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对他的评价:“范华的画作继承了长安画派的风气,透露着浓浓的‘信天游’与‘秦腔’的气息,且感情真挚、气息浓郁,有着强烈的西部感觉和个人风貌。”作为艺术家,范华的画作继承了长安画派的风骨,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作品贴近生活,笔触豪迈,有其独特的艺术气息和艺术魅力。他最近三四年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蓝田和陕北、三原等地写生,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在这些地方的田间地头、沟底塬畔,经常会看到他戴着一顶防风防晒的帽子,时而挥笔画画,时而望着山川村庄沉思。除了自己长期下乡深入生活,他还经常带领画院团队及自己的学员扎根生活,在写生中教学,在实战中提炼笔墨训练与对景写生的关系。

9月上旬,范华带领团队一路向西到青藏高原的贵德县写生,期间,他创作出了大量表现青藏高原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的中国画写生作品,作品呈现出青海山水之大美。那么,一趟写生之旅为他的创作注入了哪些新鲜元素呢?作为艺术家的范华,是怎样理解“长安画派”的内核理念呢?“长安画派”的承续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当代的中国画有哪些危机,又将如何克服这些危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著名画家范华的工作室。

文化艺术报:从您以前创作的《青藏高原》系列作品,我们知道青海是您去过很多次的采风地方。这次的青海写生之旅,对您的创作有新的收获吗?能否谈谈此次青海写生的具体感受与收获?

范华: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的大草原我都去过,但是各地的景色与人文风情还是不一样,有很大的区别。9月初到青藏高原的贵德写生,那里的丹霞地貌变化无穷又气势磅礴,十分壮阔,又有超然出尘的感觉,很洁净,很纯。那里海拔很高,这种地貌的颜色变化很丰富,冷暖色的对比很强烈,犹如梦幻般。它那些远近起伏的无数山峦,就如同中国画的线条勾勒出的画卷,所谓的斧劈皴、云头皴、披麻皴等等,在这里能一一对应。这个地方美得让人想清空自己,归零,把自己交给大自然,让人想起汉唐时代的雕塑,弥散着宗教般的神秘与雄浑之美。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丹霞地貌的色彩热烈,形状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惟妙惟肖,能更大地激发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更多的不可预见的艺术思维,这为画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写生和创作资源。这些景象,古人没有表现过,也无从借鉴,要完全根据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的直观感受,用创造性的笔墨语言和方法去表达,包括色彩,尽可能地把现场的直观感受呈现在画面上。但这是有难度的,也是现代以来中国画要不断解决的面对新题材、新内容的问题。画为心印,中国画是让我们面对自己的初心。面对黄土,即是面对艺术的本源,面对自己的初心。

文化艺术报:那也就是说,写生的现场感对于画家的创作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您自己是如何看待写生之于创作的关系,对于青年画家来说有哪些可供他们借鉴的箴言?

范华:多少年来,艺术界比较浮躁,大家习惯于走马观花地走走看看,拍些图片。我们应该反省,应该对生活重新认识。我们应该十分真诚地面对黄土,真诚地坐在黄河边上。我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体会黄土高原的审美特征,体会黄河、黄土地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感受这里不同寻常的质感、气派和生命力。然后在这个案头上,把理念感受抒发出来——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应该尽快做到这一步。以前走马观花,或者从书本上到书本上,那个是远远不够,不能深层次地接触到中国画的内涵。我们不能愧对这个时代。我们对自然一定要虔诚面对,一定要深刻体会,然后通过我们的个性语言,创造出有气质有生命力的作品。

文化艺术报:深刻体会,再加上个性语言,才能创造出艺术品,似乎这也是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知道,您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和黄河,它们对您的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您是如何深刻去体会的,如何将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体现于画面之上呢?

范华:黄土高原是中国西部极具象征性的地方。首先,它地域广袤,沟壑纵横,民风质朴,创造了厚重而深沉的美学内涵,无论是丘陵还是平缓地段都异常厚实;其次,它雄浑,其沟沟壑壑随意大气的感觉以及黄土色调的一致性都使它不同于南方秀气柔美的气质;再者,它给人以崇高感,具有一种悲壮之美,这与中华民族在艰苦条件下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和情操有关。我每次到黄土高原、黄河沿线写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那里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还有西部人粗犷豪放、勤劳智慧和乐观向上的性格,那一种朴实、热情,这些都是打动我的地方,也足以让我用深厚的情感去描绘。我们要感恩大地!

同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图腾,黄河苍茫、朴实、博大,它雄浑粗犷、自由舒展、引吭高歌的壮美景观也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无尽的灵感。艺术家要表现时代,就必须到最有特点的地方去。只有到达现场才能发现美,只有真正将情感融入描绘对象,才能创作出反映当代中国的作品,才能有中国画的新表述,这样的作品才是真实的,才有生命气息,才能打动人。

文化艺术报:今天,当我们学习长安画派的时候,长安画派所树立的精神又有哪些现实意义?或者说,当代的艺术创作如何结合当下的现实情状?

范华:长安画派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我们陕西的艺术家延续了这一传统,包括年轻画家,他们一年中几乎有半年时间都在“走出去”。这不单是走向人民,走向生活,它实质是走向艺术的最深处,因为自然永远是艺术的老师。长安画派一直以来都是很开放的,这是它的包容性和文化气派。长安画派不仅是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更是一条具有探索性质的文化道路。所以,学习传统不单要学习精神,还要练习技法,要想继承长安画派就必须能“钻”进去,不仅要把前人的作品临摹好,研究好,还要熟悉技法,能“打”进去,如此才能“脱”出来。但是,现在陕西画家的作品地域风格已经不那么鲜明了,这是需要向长安画派学习的,特别是石鲁作品中的那种博大、雄浑、浩然的民族正气,尤值得当代画家学习。石鲁先生“大风吹宇宙,红日照高山”,这是何等的豪迈与壮烈呀!文化艺术报:现在很多画家将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作为口号,这对于今天的

中国画有哪些积极意义?中国画应该如何去表现这个时代?

范华:画家要积极地面向生活,比如我所画的西部的丹霞地貌。过去我们一般都是传承古人的艺术,以临摹古画为主,这是很重要的。而要去表现这个时代,就必须到有特点的地方去,到现场去,在现场才能发现美,才能捕获最强烈的感受。实际上,上世纪中叶以来,“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画家都是将“笔墨当随时代”发挥实践得很好的例子。那一代人的笔墨修养好,所以画点新题材新内容依然能保持中国画纯正的味道。但是现在的画家普遍传统修养比较薄弱,笔墨功夫欠缺,虽然新题材新内容画的很多,但是中国画的灵魂却看不见了。所以还是要认认真真锤炼笔墨功夫,只要笔墨锤炼得自如娴熟,画什么都是好画。

文化艺术报: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中国画重视神韵,着重表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性内涵,您如何看待和评价诗性内涵在绘画中的地位?

范华:说这个话题要讲王维。我自幼在王维居住过的辋川长大,后来学习他的文人画思想,“水墨为上”,受他的启发和影响很大。中国的艺术,是一个源头,一个价值体系,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结合得很自然。中国画讲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也就是诗性的美。中国画是诗意的、是写意的,中国画是书法。

文化艺术报:您刚刚说,“中国画是书法”,我们在华山景区看到您题写的许多匾额,很多人对您的书法造诣非常赞许。中国画与书法到底有何渊源?一个画家的书法水平与其绘画水平是否相关呢?

范华:中国画是书法,是说中国画的用笔来自于书法的训练,其笔法、笔力、笔墨关系,等等。所谓“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这是唐宋以来中国画的秘诀与传统。但是近现代国画被改良以后,这种传统越来越远,这几十年的中国画走了很多冤枉的弯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个情况,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这种危机。这几十年诞生的国画家,考美院的时候不考书法,书法基础本来就差。学院派的教育以素描造型为基础,也把书法丢了,所以这是中国画的悲哀。中国画到了明清以后,十分讲究笔墨的,不管是山水画,还是大写意花鸟画,都是以笔精墨妙为追求。为什么这样的传统现在失传了,或者说基本上失传了呢?这个是中国画的“重灾区”。现在的人物画也存在很多问题,西画的造型成分一过度就把笔墨削弱了。

文化艺术报:对于中国画,您似乎有着很深的隐忧意识?那么,现在中国画有没有危机,能否简单谈一下?

范华:危机虽然还存在,但是现在大部分国画从业者思路都很清晰,中国画应该正本清源,大家基本都能达成共识。特别是很多青年画家,他们的认识跟我们这一代人有些不同。他们的观念、学习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变,我们要看到中国画未来的希望。现在国家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画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国画从业者,我们应该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深入中国画的伟大传统,明确我们努力的方向,以更加开放的文化立场助推中国画在新时期的发展。



编辑: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